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陳時中堅持普篩沒必要 前疾管局副局長:未來損失經濟利益恐以「億」起跳!

陳時中堅持普篩沒必要 前疾管局副局長:未來損失經濟利益恐以「億」起跳!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

張家麒

焦點新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提供

2020-08-09 09:46

國內近日COVID-19(武漢肺炎)境外移入確診增加,更有比利時工程師、赴港確診台女等,多起不確定感染源案例;普篩議題再次掀起討論,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態「目前相關的檢驗政策,還沒有打算要做更動」。

對此議題,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則在臉書發文,表示若未來依然堅持不入境普篩,可能會損失的經濟利益恐是以「億」起跳。

 

施文儀7日於臉書,以「檢驗與檢疫」為題,表示指揮中心堅持以檢疫十四天來處置入境旅客,又再度引起「普篩之亂」。

 

他說明,檢疫是最古老而有效的圍堵疫情方法,行政成本最低,但經濟成本可能很高。缺乏好的實驗診斷方法時,依賴檢疫是不得不的方法,除非疫苗問世。

 

施文儀強調,指揮中心擔心普篩會有防疫漏洞其實其來有自,「COVID-19之檢驗除了核酸檢測外,已有各種抗原或抗體之快篩試劑可資利用,各有其精確度,當然,若沒有100%的準確度就會有偽陰性,必會有防疫漏洞;若沒有100%的精密度,必會有偽陽性,不會有防疫漏洞,只會造成困擾。目前尚無精確度百分百的試劑。」

 

他說,「台灣採取古老但穩靠的防疫手段:檢疫」,指揮中心把所有入境旅客都當作「準接觸者」看待,一律檢疫14天,可把所謂的「偽陰性」降到最低,這是指揮中心最盡責的做法,在全球COVID-19疫情嚴峻,採取檢疫措施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及觀光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指揮中心對入境旅客不普篩政策,尚是可以接受的。

延伸閱讀

入境不普篩...居家檢疫完也不採檢? 陳時中:自己很動心,但「實務跟理論上」沒必要

2020-08-06

境外移入確診暴增 指揮中心仍堅持「入境不普篩」? 莊人祥曝原因

2020-08-03

立院衝突15小時大亂鬥,韓國瑜疲憊22字寫心情、柯文哲批「帶風向」還原法案真相…到底在吵什麼?

2024-05-19

數學博士年薪500萬還慘扛房貸、陷中年憂鬱...20年後的同學會:成績最好,未必最有出息

2020-10-19

星宇股東專屬優惠來了!機票折扣1500元還不快去領…怎麼用?買零股也能拿?7大條件一次看

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