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15歲就在夜市討生活…艋舺大姐頭用「笨方法」自組外送隊,拚到腎臟長血瘤,帶艋舺夜市重生

15歲就在夜市討生活…艋舺大姐頭用「笨方法」自組外送隊,拚到腎臟長血瘤,帶艋舺夜市重生

朱姵慈

焦點新聞

朱姵慈 攝影

2021-09-01 15:20

夜幕低垂,台北艋舺夜市的攤販紛紛亮起燈火營業,儘管路上人潮遠遠不及疫情之前,廣州街上的在地老店「香脆蚵仔煎」老闆卻還是忙碌得很,幾乎沒空放下手裡的鍋鏟。「外地人都說艋舺很恐怖,不敢來,但因為敏敏推廣外送,業績比5月增加了3成!」在一旁協助先生備料、包裝的老闆娘說。

 

自從4月底成為本土疫情熱區以來,萬華周邊的民生經濟遭受重創,艋舺夜市雖然做不了外地客生意,但當地居民終究需要吃飯,攤商因此合力創建以萬華人為目標客群的外送平台,用「自給自足」方式,合力熬過最艱困的日子。

 

串起這個生命共同體的,是外號「敏敏」的艋舺夜市商圈發展促進會會長陳姿卉。她在剝皮寮長大,15歲就到艋舺夜市討生活,賣過紅包袋、榴槤、男性絲襪、二手手機,14年前當選發展促進會會長,是當地極具份量的一號人物。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艋舺夜市攤商收入只剩外送平台點單,但平台過高的抽成,讓小本經營的生意人無利可圖,甚至有人因此抑鬱輕生,不願坐以待斃的敏敏,決定發起自救行動,號召攤商加入艋舺夜市專屬的外送服務。

 

沒有軟體工程背景的她,搭建平台只能土法煉鋼,靠著一支麥克風走遍各處宣傳,請居民加入Line點餐群組;她本人則扮演上世紀的「總機」角色,接到訂單後用廣播或電話通知各攤商,攤商做好餐點以後集中到她的攤位集中管理。外送員則由各攤位的空閒人力輪流擔綱,每單分別向店家抽一成服務費、訂餐者20元外送費,每小時收入可勉強達到基本工資。

 

▲外號「敏敏」的艋舺夜市商圈發展促進會會長陳姿卉

 

外送平台雖無力下廣告,但靠臉書社團及口耳相傳還是打開知名度,「外送種類多又都是店內價,外送的費用也很親民,所以我幾乎每天都點!」一位西門町豆花店的員工說,看著夜市攤商辛苦謀生,他所能做的,就是用行動力挺。

 

「有聽到我的呼喚嗎?鹽酥雞請接單,雞蛋豆腐1、玉米筍1、四季豆1。」撐起這個「純手工」外送平台的,是敏敏不求回報的付出,除了接單、下單之外,夜市收攤後,攤商還要和她結帳取款,每天超時工作,讓她一度腎臟長血瘤,住院治療。

 

敏敏與攤商的熱血行動,引來越來越多萬華人相挺,今年7月,在地立委林昶佐、舺夜市商圈發展促進會理事長李昭成與艋舺6大夜市商圈會長,共同媒合募資平台flyingV,推出「情義團結、萬華大奮發」振興集資案方案,上線一個月內就成功募得100萬元,要來強化外送系統,穩定外送人力,再來就是等疫情降級後,舉辦商圈振興活動。

 

去年暑假,iCHEF共同創辦人程開佑也發現這群艋舺庶民的奮鬥,主動向敏敏提議要無償建立點餐系統,協助攤商拓展銷售管道,讓敏敏不再需要人工填單,在地人能更有效率地在線上平台點菜。

 

「艋舺夜市的卓越之處,不會是線上系統,而是敏敏(陳姿卉)對這個地區的承諾。」程開佑認為,若沒有攤商決定攜手度過難關的集體意志,空有再便利的軟體工具也無法成事。

 

「多了外送管道,就是有多餘的營業額,額外賺了不同的客群。」在艋舺夜市賣了近40年地瓜球的攤商阿姨說,隨著疫情逐漸和緩,觀光夜市人潮也逐漸回流,她也不禁樂觀期待,在生活回歸正軌之後,大家的生意能在「虛實整合」下,比過去更旺。

 

突如其來的疫情,固然重創了這些賣蚵仔煎、地瓜球、仙草冰過活的小生意人,但他們用勤懇務實的態度與不願輕易屈服的強悍意志,硬是開出一條活路,疫情終將過去,而開展在他們眼前的,將是一條充滿希望的光明道路。

延伸閱讀

7點半前到校、放學續攤補習班...回家已深夜! 他:學校和補習班就是在養成奴隸

2021-08-31

上班族當沖5個月,工作都在看盤「心不在焉」!他慘輸87萬:航運、生技讓我存款都沒了

2021-08-29

快篩陽性率14%降至3%不到!「剝皮寮快篩團隊」是這群人守護著萬華

2021-06-01

網「住不進台北市也不會想去住萬華」...真有那麼糟? 資深在地人曝實情!

2020-11-12

年化報酬率逾30%,他如何做到?60億操盤手傳授私房招式,找到「一直漲的股票」

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