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飛中電腦是家什麼公司? P.82

飛中電腦是家什麼公司? P.82

曾經有一家未上市電子公司,從事筆記型電腦的生產製造,由於策略錯誤,以八十四、八十五年連續兩年發生虧損;後來接獲康柏的大訂單,該公司遂轉虧為盈,八十六、七年的EPS都高達八、九元之多,並在八十七年底掛牌上市,上市後最高價來到三一九元。短短兩年多的時間,由谷底到高峰,創下另一個未上市股票傳奇。

這家公司就是華宇電腦,從每股虧一.五元到每股賺九.一二元,都是華宇在八十四年到八十七年之間發生的事。華宇和近日遭調查局偵辦的全球統一集團沒有關係,唯一牽扯得上的,是全球統一入主的飛中電腦也是一家筆記型電腦生產廠商,而目前飛中也是虧損累累。如果華宇能夠麻雀變鳳凰,飛中電腦為什麼辦不到?這就是全球統一集團大力推薦飛中電腦的一大賣點。

但是拿飛中比華宇實在有點不倫不類,雖然八十四、五年華宇分別虧損一.五元及一.○九元時,每股淨值最低都還在一一元以上。然而飛中自八十二年成立以來,只有在八十五年乍現微幅的獲利(EPS○.○五元),其餘年度不只是虧損而已,而且是虧得嚇人;八十三年每股虧五.○三元,八十四年虧七.八七元,八十六年虧九.九五元,八十七年虧五.一五元。

飛中股本從一.四二億元暴增至十億元,其間還曾在八十六年減資二.四億元再增資八.九七億元,但是虧損與股本同步成長,淨值始終在零附近沉浮。但股價卻一度被炒高至三、四十元。

飛中電腦過去由荷蘭飛利浦及日商佳能所投資,其他主要的股東還包括東元資訊、中華開發、環電、聯昌等知名上市櫃公司,過去以接飛利浦、佳能及歐洲筆記型電腦廠商的ODM訂單為主。但是因為不堪賠累,原本主導的飛利浦已顯意興闌珊,並在八十六年宣布退出個人電腦市場。

全球統一卯力包裝飛中

去年底飛中再次申請減增資案,希望能減資五億元再增資三億元,以提高淨值;雖然該案獲得證期會核准,但是卻在大股東不願再丟錢的情況下,撤銷減增資案。

募不到新資金,飛中電腦連備料的錢都沒了。據說在今年初年關之際,飛中手上每個月還有一萬五至二萬台的訂單,但是手頭沒錢什麼都免談。

二月中飛中召開攸關生死存亡的臨時股東會,討論的主要議題是針對連年虧損,到底要以解散、合併或是其他經營方案解決,並改選董監事。全球統一集團旗下的建金國際企業早以一、二元的價位接了飛中電腦近四○%的股權,董事長由全球統一的總裁楊恭福自己出任,並派陳康龍擔任總經理。

新人新氣象,全球統一入主飛中後確實有一番新的改變,包括企業瘦身,繼續辦理五億元的現金增資,推出兼具桌上型筆記型電腦的優點與功能的可攜式桌上型電腦,以及超薄液晶顯示器等新產品;並在九月初舉辦大型發表會,在媒體的烘托下,全球統一的招牌就更令人目眩了。

飛中面臨斷炊命運

據說飛中的可攜式電腦已接獲兩大日系訂單,將在十二月初開始量產;而筆記型電腦則可維持每個月一、二千台出貨量。在經過這番整頓後,全球統一宣稱飛中電腦今年在增資後,以十五億元的股本,每股盈餘將可達○.五元到一元之間。看起來飛中好像有機會拉近與華宇神話的距離。但這一切都是全球統一自己的說辭,實情如何外人誰也不知道。

全球統一以多層次傳銷的方式「包銷」未上市股票;傳銷業最需要的就是說故事的能力,特別是全球統一身上始終揮之不去十多年前鴻源投資公司的影子,那就更需要特殊的題材來包裝了。

在檢察官起訴全球統一包銷的十八種股票中,卻不包括飛中電腦;因為飛中的情況已壞到不能再壞了,只要有錢進來,或許多少都會有起色,所以符合說故事的基本素材;再加上引用華宇的真實見證,實在很難不讓自己或投資人動容。

但是這個故事禁不禁得起檢驗?原本九月二十二日的增資繳款截止日,在除了球統一以外的大股東都興趣缺缺的情況下,而延至十月底,但是老股東仍無加的計畫。原本建金國際和全球統一集團都有意認股,但是在調查局這一波的強力搜索行動後,楊氏兄弟能否全身而退?飛中的增資計畫是否還能執行?更重要的是,少了全球統一集團的奶水,飛中會不會就此斷了炊?近日飛中電腦在未上市的盤價已經從十一元跌到六元附近,後勢恐怕仍無法樂觀看待。

貪念讓人失去理智

在調查局搜索前,全球統一集團除了利用平面媒體刊登未上市股票的訊息外,也自行在網路上架網宣傳。在全球統一的基本資料上刊載,集團的資本額為三億元,奇怪的是集團只是個概念,並非公司組織,資本額如何計算就是一大問號。員工人數二千人,主要業務為「全球代理預上市上櫃公司股權,為專業投資顧問公司」;而公司介紹則是「目前為全台第一大預上市上櫃投資諮詢公司」。

雖然在事發之後,全球統一的網站已經連不上去,但是在一些其他蒐尋的殘餘資訊中,仍可看到全球統一不久前風光的一面;其中不少創業勵志性文字,令人如今看了不知所以,如:「民國八十年,楊氏兄弟胼手胝足,靠著十餘年的業務生涯所學習到的經驗與常識,在桃園成立一建金開發公司。在僅有雛形狀況下,楊氏兄弟不斷求教於商業前輩,一路披荊斬棘……」;「雲林分公司執行處長,回顧爭取全球統一集團到雲林設立分公司的經過時,自信驕傲……」;「也由於許總經理受到總裁的賞識後,累積許多的工作經驗……」。

看了這些,讓人想起當年鴻源投資公司也是在一連串的造神運動中,逐步壯大成集資千億元的金融巨獸。而一大群具有社會經驗的人,竟然讓幾個三十上下的毛頭小鬼耍得團團轉,是楊氏兄弟背後另有高人指點,還是貪念讓人失去了智慧?

延伸閱讀

00878、0056...領悟不能只存金融股,小資女改存股高股息ETF,2年資產475萬→704萬、還買了一間房

2024-01-17

兆豐金存股均價28元、合庫金20元...金融股價再跌也不怕!2條件挑選會填息的股票「專心累積張數就好」

2024-01-17

達人教你存股00929月配息ETF「定期定額+年終獎金」!每月靠股息繳水電瓦斯費、本金還能長大

2024-01-10

00878、台積電、中鋼...上班族最愛3檔定存股大PK:買對賺4成、買錯賠1成

2024-01-11

玉山金、合庫金還能存股?營收創新高為何股價低迷?股海老牛金融股體檢:2024年發放股利預估

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