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楊世緘:只要「連規陳隨」 問題就不大 P.46

楊世緘:只要「連規陳隨」 問題就不大 P.46

財經政策搖擺不定,是陳水扁政府執政後,一直被在野黨批評的嚴重缺失之一,也因為財經政策擺不定,導致股市低迷,國民黨甚至挑明攻擊自從民進黨執政後,企業界在台灣的重大投資案不但已經減緩,「出走台灣」才是台灣最可怕的換執政後遺症。

高科技事業是台灣經濟構築國際級實力的重要基石,陳水扁雖然喊出「綠色矽島」遠景,但新政府運作至今,卻仍未見提出完整而具實質內涵的科技政策目標,更甚者,改朝換代後,推動科技政策的團隊,似乎也有斷層隱憂,到底新政府的科技政策應該怎麼走?科技團隊又在哪裡呢?科技業者真的人心惶惶嗎?

針對「新」科技政策, 本刊特別專訪前行政院「 NII 小組「召集人楊世緘、資策會執行祕書林逢慶,以及民進黨科技立委柯建銘,共同為新政府的科技政策把脈。

在國民黨執政時代,台灣的科技發展源自於前經濟部長李國鼎門下的「 CC 派」, 李國鼎的嫡傳弟子,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楊世緘所推動的科技化國家「 NII 小組」負責規畫台灣邁向科技島的藍圖。三月十八日,總統大選變天,隔天,楊世緘立刻遞出辭呈表明「與國民黨共進退」,「 NII 小組」形同解散。

李遠哲、楊世緘、劉兆玄曾經被形容為台灣有史以來最堅強的政府科技團隊。對於新政府的科技發展政策,楊世緘認為,只要照著原來所規畫的科技化國家、科技島政策去執行,根本就不會有問題,新政府不必為了面子,硬要全盤推翻,「連規陳隨」才能確保台灣科技持續發展,以下為專訪摘要。

理想與現實要兼顧


問:新政府上台後,陳水扁總統雖然喊出「綠色矽島」口號,不過也因為財政部放出對高科技員工配股採實價課稅風聲而讓科技業不滿,就你所接觸到的高科技業者,是否真的對新政府的施政有所不滿?

答:新政府上台就像一支新徵召的球隊立刻上場打球,沒有章法,沒有協調性,對台灣科技發展的憂心,絕對不是我一個人的感受,很多科技業者都明顯覺得無所適從,甚至形成「全民觀望」,如果今年年底之前,新政府不能有效解決問題,我認為不僅企業界撐不下去,連銀行都會有問題。

老實說,以前高科技業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緊張過,為什麼會緊張?原因不只出在政府政策搖擺不定,最重要的是基本觀念的偏差,像勞工問題、課稅問題,新政府都以所謂的公平問題來看待科技事業的發展,拿占台灣經濟產值最大比重的科技事業開刀,這到底智或不智呢?政府有理想是很好,但理想過了頭就會出題,業者也會跟著緊張起來。

問:你看得很悲觀,能不能詳細說明支持你這種「悲觀論調」的理由?

答: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動力包括政府投資等五大項,但大家可以仔細觀察從五二○到今天,政府投資沒有增加、公共工程停滯、民間消費低迷、民間投資也在觀望,只剩下對外貿易這一項,但只靠對外貿易是不是就能帶動整體的經濟成長不無問題。

多一點專業討論 少一些政治對話


在過去,行政院一直持續在推動一些重大科技投資,包括南科、南港軟體園區等等,但現在呢?新政府為了標榜「新」,對以前的政策幾乎理都不理,站在國家發展角度上思考,不管是科技島還是綠色矽島,其實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要有延續性,不要因為改朝換代就全推翻。

問:你的意思是說,新政府只要跟著舊政府所擬定的科技發展政策走下去,就不會有太多問題?

答:應該是這樣沒錯。從連戰到蕭萬長,行政院所擬定的國家發展方向一脈相傳,這些政策是產官學共同腦力激盪後的成果,並非國民黨專屬,新政府可以改個名字,但一定要分門別類去了解,不能一夕之間全改了,適度調整也可以,不過預算一定要跟下去。

陳水扁所說的綠色矽島,其實精神和以前的科技島差不多,不管名字怎麼改,政策內涵一定要認真研究,這樣才能達到國家中程發展目標,千萬不要只想到面子問題。而且老實說,以前行政院所擬定的國家發展政策,在科技與經濟政策上,能調整的已經不多了,新政府沒有必要再去動什麼手腳,只要持續做下去,台灣的科技與經濟就會往上發展,沒有問題的。

另外,我要強調的是,不管誰執政,都不應該動不動就罵以前政府的公務員辦事不力,你要想想看,政策是要靠人去執行,總統一個人高高在上,但再能幹的總統也只有二隻手、二隻腳,還不是要靠底下的人替你拚命,動不動就罵人,只會打擊公務員的士氣,執政黨是換人了,不過公務員還是那些人,罵人是激不起士氣的,而且要多一些專業性的討論,少一點政治性的對話。

科技政策要活用


問:最近高科技業興起一股大陸投資熱,你認為政府的大陸投資政策,有沒有必要針對高科技業赴大陸投資有所調整呢?

答: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家要先把什麼叫做高科技弄清楚,科技產業變化很快,今天是高科技,明天就不一定是高科技,了解這句話的意義後,就很容易找出要不要調整高科技業赴大陸投資的答案。高科技業赴大陸投資,是隨著技術升級在改變,台灣要的是真正的高科技,像半導體技術,十二吋晶圓廠出來後,八吋○.二五微米廠就不一定非得限制不能到哪裡投資不可,適當的調整才能導引技術升級,台灣的科技發展是要技術升級,要技術升級就要導引業者的投資組合,投資組合當然包括地點,總而言之一句話,高科技政策是活的。

問:你認為未來四年,新政府對於科技事業應該重點發展哪幾項?

答:我前面說過,以前行政院所制定的科技化國家發展政策中,有關科技和經濟這部分,能調整的空間已經不多了,所以未來四年,新政府對科技業的「關懷」,要把握住一個重點,那就是將大環境塑造好就可以,其他的不必管太多,也用不著去「指引」業者。

至於哪幾類產業應該重點發展?其實我認為以前行政院做得差不多了,各種產業都發展得不錯,不必特別重視哪幾類,如果真要指出政府應多關心的產業,我想除了生技產業外,其餘產業只要放手讓業者去做就夠了。

生技產業目前因為還在起步階段,很多相關政策還不是很完備,加上商業化程度也還不夠,政府可能要多費點心思去「照顧」生技業者,畢竟生技業是全球最看好的明星產業之一,台灣要跟上去才行。

延伸閱讀

讓沒買車位的人不用負擔車道面積!內政部手中預計可降5-10%公設比的「虛坪改革2支箭」是什麼?

2024-02-29

預防下一場奪命惡火 消防改革還有三大洞 再戰明揚條款 消防員盼加強源頭管制

2024-03-06

《遺贈稅法》限縮遺產捐贈節稅對象 金流監管成改革重點 遺贈不能抵稅 社團法人成善款冷門戶

2024-04-10

藍白推「國會改革」僅排一場公聽會?民進黨團提三主張:國會要健全而非擴權、濫權

2024-04-01

年金改革和年輕人有關係?房子寧願裝空氣也不急著賣 她揭「1族群」特別愛買房

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