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讓台灣人死得更二十一世紀 P.58

讓台灣人死得更二十一世紀 P.58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生死學學者卻認為,「未知死,焉知生」,只有真正了解死亡、做好「死的管理」,才能做好「生的管理」,過一個更充實而有尊嚴的人生。

為了擴深國人對生老病死相關課題的認識,南華大學不僅首開風氣之先,在三年前創設了生死學研究所,更將以培訓殯葬產業的管理人才為宗旨,在明年設立全台第一個生死管理學系,希望能為殯葬業注入現代化管理的新血脈,帶動國內殯葬文化的改革工作。

殯葬業陋習多 消費者又罵又怕


「台灣的殯葬業如果再不改革, 加入 WTO 之後,台灣人將會死得﹃很西方﹄!」談到弊病叢生的殯葬業,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副教授尉遲淦很感慨地說,「歐美國家的殯葬業大多很注重對喪家的服務,日本的殯葬業甚至名列服務業的前三大:價格統一化、透明化,殯儀館裝潢得很漂亮,追思儀式設計得典雅精緻,連服務人員都是西裝筆挺。反觀台灣的消費者,﹃辦的時候每個都怕,辦完以後每個都罵﹄,這樣的品質,怎麼會有國際競爭力?」

「殯葬業本來應該是服務業,在台灣,卻是業者怎麼說,喪家就怎麼做,消費者配合服務業者,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尉遲淦指出,除了服務態度不佳、品質普遍低落外,國內殯葬業最為人詬病之處,就是市場價格紛亂,不肖業者經常漫天開價,對缺乏足夠資訊而只能被迫接受的喪家而言,形同雪上加霜。

「法規不健全及教育單位的不重視,都是加深殯葬業陋習的主因。」尉遲淦說,目前殯葬業的相關法規只對硬體部分有所規範,軟體管理隻字未提,全國共二千多家殯葬業者,只有內政部民政司的三個工作人員在管,根本很難善盡監督之責;殯葬服務的良好品質需要禮儀師、遺體美容、遺體防腐、火化操作及冷藏操作等多方專業的配合,但相關訓練在技職教育體系中卻付之闕如,而缺乏生死學的通識教育,也讓社會大眾對殯葬話題忌而不談,無形中造成管理上的黑洞。

建立證照制度 改革首要之急

要根除殯葬業的種種弊病,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有鑑於此,在創立之初,南華大學的生死研究所就開設了殯葬管理等相關課程,並由尉遲淦負責籌設大學部的生死管理系,以培養兼具生死學、臨終關懷、喪葬禮儀、喪葬流程及管理等多面向知識的管理人才。

此外,考慮到國內約二萬名殯葬從業人員在職訓練的需求,南華大學除將針對社區學院和專科畢業生設置生死管理學的在職進修專班外,目前也已經和華梵大學進修推廣部、高雄寶山公司等企業,合力開設了殯葬管理研習班、禮儀師訓練班等課程,供殯葬業從業人員進修。

「進修課程只是起步,我們希望以專業訓練為基礎,舉辦證照會考,建立證照制度。」此外,尉遲淦也呼籲教育部,把生死學納入中小學基礎教育的課程中,有機會的話,也可安排學生到殯儀館、臨終病房參觀,讓孩子從小就開始思考關於死亡的問題,做好面對死亡的心理建設,有了這樣的社會人文關懷的基礎,才可能全面地提升台灣的殯葬文化。

「殯葬是台灣文化最晦暗而充滿禁忌的一塊領地,這條改革的路真的很不好走,但很需要有人一起來走。」作為推動殯葬產業及文化改革的先驅、國內第一個從事相關領域研究教學的學者,改革的路雖不好走,尉遲淦還是對未來充滿期待:「要走出殯葬業的新局面,一定要結合現代化的專業技術、管理知識和台灣本土的文化內涵。希望大家未來不僅能死得有尊嚴,而且也能死得很台灣、很二十一世紀!」

延伸閱讀

00919準備配息,每季殖利率都10%!「搭這2檔月月配還能分散風險」

2024-03-18

數理天才讀台大醫浪費了?蘇姿丰父一席話掀熱議...學霸同學都後悔從醫?他揭台灣窮小孩:靠聯考翻身

2024-06-09

黃仁勳、蘇姿丰家族圖曝光,原來台南幫祖師爺侯雨利也是遠親!表舅坦言不熟外甥女「但以她為榮」

2024-06-05

黃仁勳愛夜市,有天可能吃牛排生魚片…楊應超:COMPUTEX帶台灣回到未來「矽盾外更要有AI盾」

2024-06-07

輝達研發中心落腳處未定,台灣分公司先搬家,砸29億租10年,離黃仁勳超愛的夜市有多近?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