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個人電腦大廠轉戰電信業 P.86

個人電腦大廠轉戰電信業 P.86

個人電腦產業如落日黃昏,晚景令人感嘆,但若能延續美景,締造第二春,相信自能從「死胡同」中翻身。有遠見的個人電腦大廠,近來動作頻頻,不約而同地向二十一世紀的明星產業||電信業靠邊站,為的就是能尋找出路,注入新活水。

「誰還需要個人電腦?」自個人電腦產業前景堪慮,相關股價應聲倒地之後,市場上便相繼傳出類似的聲音。 根據最新一期的《商業周刊》( Business Week)的報導,個人電腦產業也許不像大家想像中的僅一個「慘」字可以形容,但在歐洲,確實需求減緩,預計一直到二○○五年,家戶擁有率仍為五二%,和美國的七三%相較下,簡直是「慘不忍睹」。

個人電腦產業江河日下,股票難再獲得投資人的青睞,連國內個人電腦廠也受嚴重牽連。個人電腦大廠的領導人也不是省油的燈,警訊當前,紛紛尋求轉型之路。最積極的當屬全球第三季市占率高居第一的康柏電腦。

在十二月上旬剛結束的亞洲電信展,康柏展現了積極進軍電信業的雄心,在會場上打出「 Compaq Telecom 」的標誌,讓人還一度誤以為康柏已改公司名號。大大的攤位上,展示包括電信平台與工具,及網路與服務管理等各種電信服務,人潮川流不息,彷彿康柏已不再是單純的個人電腦廠商。

有趣的是,儘管一般民眾對康柏在電信業的著墨不甚清楚,但康柏副總裁兼總經理 Larry Schwartz 卻始終對外宣稱:「康柏在電信領域是一個老品牌,已有二十五年的經驗,能對用戶需求全面了解。」

康柏收購天騰與迪吉多


這二十五年是如何算出來的?原來,康柏也不免「自吹自擂」,把早年和電信業者的合作,全都一筆算在帳上,使得和電信業的淵源,看來頗為深遠。不過,平心而論,自從康柏在一九九七年購併天騰,並在次年以創業界紀錄的九十億美元買下迪吉多( Digital Equipment,簡稱 DEC )後, 天騰與迪吉多龐大的人才與資源也一併接收,帶給康柏巨大的電信資產。

康柏電信事業資深業務經理孔祥明便笑著說:「大家都還不習慣康柏是電信業的整體解決方案( total solution )的供應商,只因長久以來,康柏的個人電腦做得實在太好了。」

目前康柏正朝向無線解決方案,特別是無線數據服務與應用的研發,希望對所有電信公司、網路服務供應商( ISP )都能提供高附加價值的服務, 提高市場占有率。

全球最大的五十家電信公司都已和康柏有合作關係,在亞洲,康柏也交出了亮麗的成績,今年才剛在上海成立電信解決方案與技術研發中心,瞄準了飛速成長的大中國市場。

在電信建設發展領先台灣二到三年的南韓,南韓電信也選擇了康柏為合作夥伴,開發價值兩千萬美元的綜合客戶信息系統( ICIS ),用於計費、市場管銷與客戶服務。

貝瑞特呼籲電信業採開放標準模式


凡此種種,可以看出康柏亟欲打響「康柏電信」的名稱。正如孔祥明所說:「現在各個產業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康柏最大的競爭者不是別人,正是自己。」他很自豪的是,康柏底子打得很穩,「在台灣,六家大哥大系統業者,用的不是迪吉多就是康柏的設備」。

相較於康柏,世界最大晶片製造商英特爾,十二月八日盤後再傳利空消息,警告第四季營收將低於預期,理由是「全球經濟成長減緩,衝擊個人電腦需求」。或許是英特爾總裁暨執行長貝瑞特( Craig Barret )「先知先覺」,英特爾跨足電信市場「一步一腳印」,有目共睹。

在亞洲電信展上,英特爾宣布了兩件進攻電信業的大事。第一,將英特爾通訊基金的總值,由原來的兩億美元增加至五億美元;第二,呼籲電信業採開放標準模式,不要再自掃門前雪。

去年九月成立的英特爾通訊基金,主要投資於開發網路和通訊建構組件與科技的公司,由此不難看出,資金規模擴大之後,無線通訊服務將成為英特爾下一波的發展重點,也正是英特爾從個人電腦谷底翻身的一個契機。

至於電信業是否應採標準模式,見仁見智。表面上,貝瑞特的說法是,電信業的資料傳輸量和成本的不斷成長,收入也相對減少,為了製造「大家共贏」的局面,必須將電信業所開發出的產品和服務,由封閉性的系統轉向一個有共同標準的開放架構,好建立新一代的語音和數據網路。

貝瑞特登高一呼,能獲得多少回響,現階段不可得知。可以確定的是,一直積極參與建設新一代開放通訊網路的英特爾,若能在這場開放標準模式大戰中拔得頭籌,未來,在電信領域的表現,自然也將不遑多讓。

IBM 搶進全球電子商業營運中心服務


只不過,談到英特爾在電信市場的最新策略與未來定位,談笑自如的貝瑞特顯得保守許多,面對記者提出的許多問題,答案充滿不確定性,只表示會和台灣和全球其他業者,一起共同推動此標準模式,顯示英特爾的電信之路還很漫長,也充斥著許多不確定的變數。

相比之下, 在亞洲電信展上,聲音比較小的 IBM 也推出了電信產品,只是不像康柏、英特爾懂得造勢,也就令人差點忘了它的存在。

IBM 宣布推出供電信服務業者使用的平台,裡面的硬體、軟體功能超強,可以助業者建置完善的基礎建設。 IBM 並表示,已和阿爾卡特( Alcatel )、朗訊(Lucent Technologies )、 北電( Nortel Networks )等多家業者取得結盟,將共同搶進電信市場。

在台灣,IBM 最新的成果是,十二月初宣布和中華電信合作,藉由中華電信提供機房、網路設備與頻寬,IBM 負責所有硬、軟體設備的管理,預計從明年第一季起,一起推動電子商業營運中心服務的業務。 在日本,IBM 則已和 NTT 簽定電子商業營運中心服務合作契約。

IBM 來勢洶洶,總部也表示,全球 IBM 正積極與各國電信公司合作, 好努力搶進電子商業營運中心服務,為全世界的用戶提供最完善的服務。

轉戰電信業,不僅僅是隨便喊喊口號就罷,這些個人電腦大廠跨出第一步之後,將來能交出什麼樣的成績單,才更讓人關切。

延伸閱讀

不考試不排名比較好?他小學3年都沒考試,長大後告訴你:「快樂學習」同學付出哪些代價

2023-11-03

台大畢業到雪霸做房務員「掃70間廁所領悟人生」:追求做到100分的性格,為何在職場碰壁

2023-06-18

剛出社會時,以為人生就是賺錢、儲蓄、買保險...工作幾年後才懂:這不是投資理財,只是單純在存錢

2023-05-25

誰不想提早退休,但現實多是「沒錢,不敢離職」!竹科工程師棄百萬年薪轉職:讓投資理財成底氣

2023-06-21

郭台銘副手/60歲賴佩霞:32歲帶著兩個小孩離婚,是我生命中最美的事「人生跌到谷底才能看到自己」

2023-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