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我看余紀忠 P.40

我看余紀忠 P.40

「自由民主愛國家,開明理性求進步」,是余紀忠先生辦報的原則與信念。五十年來,中國時報就是按照這一原則與信念行事的。

這裡有幾個顯著的例子為社會欣賞:


反對出版法力爭新聞自由

一九五八年,政府修改出版法,加強行政官署審查出版品,余紀忠認為此舉不僅違反憲法精神,更扼殺了新聞自由,於是在中國時報發表社論指出:「若報紙成為一定形式,報人都成為緘口金人,國無諍臣,官無諍友,民無諍言,那我們將不得不為國事前途望其慨嘆了。」在當時那種戒嚴狀態、威權政治的氣氛下,敢於挺身力爭新聞自由,是要有道德勇氣的。

而在新聞戰線上,我曾與之並肩戰鬥、形同手足的李荊蓀,先後出任南京和台灣中央日報總編輯。一九七○年,卻被台灣當局以「匪諜」罪名拘捕、判處無期徒期,後改為有期徒刑十五年。他的名字還刻在綠島的受難人士紀念碑上。他的罪名之一,即在大華晚報「星期雜感」上著文反對修改出版法。至於判刑的主要根據,只因他年輕時在福建參加過「讀書會」,留下了一條「小辮子」。

余紀忠幸而無任何「小辮子」可被抓,寫下了挺身力爭新聞自由的歷史紀錄。

其次,使我印象深刻的即八十年代在美國重逢本來在重慶就相識的著名政論家陶百川先生,談起五、六十年代台灣的白色恐怖,陶公就舉出他只是倡議保障言論自由,就被軍情單位發動一些文化界的打手,對他進行圍剿,且不准報紙發表有關的消息。


從大局考量支持李登輝

我問陶公:難道台灣報紙都那麼聽話嗎?陶公說:當然也有主持正義的。並舉余紀忠的中國時報為例,在中時社論中建言政府應以虛懷接納的態度,面對不同意見的表達。力陳若是連站在愛國立場的平正論述,都可深文周納,豈是國家之福?

另外一件事情,為八十年代黨外人士稱道的,即民主進步黨成立時,黨政部門緊急通知對此新聞一律不准報導。但堅持新聞自由的中國時報卻做了忠實的報導,而且發表了評論。黃信介先生在美國懷俄明州首府接受筆者訪問時,還對余紀忠的報人風骨伸大拇指。

一九八六年十月,著名的美國華盛頓郵報董事長葛瑞翰夫人率團到台灣訪問,在會晤蔣經國先生之前,先到中國時報會晤余紀忠先生,從一個角度,反映了中國時報的分量。

余紀忠對台灣民主的貢獻,還有一件為人稱道的,即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蔣經國逝世,政局陷入動盪。他基於一貫顧大局的政治態度,希望在重新部署權力交接時,盡可能促成國內族群的有效團結,故力主黨政一體,鞏固領導中心,團結族群,共維大局。


對李六次修憲不無感慨

剛巧那年一月二十七日,執政黨中常會輪由他擔任主席,會前凌晨三時得知蔣夫人有函致李煥,原先推舉已接任總統之李登輝兼代主席一案,勢將生變。深感關係重大,從大局安定考慮,在破曉之前,電告俞國華,若因此變動而引起族群之間的疑忌不安,導致黨內對立,絕非國家之福。

嗣後,就是台灣媒體創造的加在宋楚瑜頭上的一個名詞叫做「臨門一腳」;原案在余紀忠主持下恢復討論,一致通過。這在《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一書中也曾提到。另外。中國時報率先主張落實直接民權,採行總統直接民選,也是對台灣民主政治的一大貢獻。

不過,後來余紀忠在回顧台灣民主發展的進程時,不無感慨地提到,國家權力的賦予,必須要有相對的制衡機制,才能確保民主憲政的體制不致變質。

李登輝任內修憲六次,六個階段的修憲僅見總統職權之擴張,卻未見任何制衡機制的配套規畫。到了一九九七年六月,中國時報在余紀忠親自主持下,以(修憲不能逾越的四項憲政禁忌)為題發表社論,強調:「修憲不能破壞制衡,修憲不能造就強人,修憲不能助長金權改治,修憲不能犧牲民主換取政黨利益。」


向江澤民提出中華邦聯體制

綜觀余紀忠先生九十多年來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不能不提到他為了化解台海兩岸僵局,向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提出的「中華邦聯」架構。

一九九九年余紀忠在九十生辰之後,重返故鄉江蘇常州。在上海,接受中國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的接待,汪邀他和江澤民晤面一談。因而在五月十六日到達北京,十八日在釣魚台國賓館與江澤民會晤,晤談長達一百一十分鐘。

江表示,中國統一是天經地義的事,統一的問題不能無限期推遲下去。還提到他與柯林頓會面時曾向喜萊利提醒美國南北戰爭的故事,意在言外,即不排除動武。

余紀忠向江澤民指出,當前是中國歷史上重大關鍵時刻,坦白地說,「一國兩制」和「中華聯邦」都行不通。如果最終不幸走上戰爭,不僅聯繫兩岸的民族感情將化為烏有,半世紀來辛勤締造的建設成就,同遭摧毀,同時也必然導致中共與美國的嚴重衝突。這段話,直是可圈可點!

妙的是,談話至此,時間已達一小時,余紀忠準備起立告辭,江澤民大概是感到對方言之有理,建議繼續談談,同時考慮到年過九十的老人需要上洗手間,照顧周到。


從艱困中創業成功的報人

接著就是余紀忠先生要大陸改變對李登輝先生的態度,爭取李的諒解與合作,開誠布公地與李協商;採取外交休兵,加強經濟合作;兩岸簽署和平協定,逐步實現「中華邦聯」的目標。

江澤民對余江會談的評價是:「今天碰面,我們難得有這一番暢談。」

余紀忠回台北後,將北京訪談經過寫出送呈備考,李登輝當即約他相談,並邀丁懋時、殷宗文、黃昆輝、章孝嚴、蘇起、謝深山、林碧炤等大陸政策決策人士與他一同餐敘。

當余紀忠老大哥將其北京訪談錄出示給我這個新聞界老弟時,我充分體會到這位年逾九十的報人以對兩岸提出和平統一大計並獲重視的喜悅心情。

但是,歷史真會對人開玩笑。就在李登輝歡宴余紀忠大陸行歸來,並在席上面告當時的陸委會主委蘇起:「以後大陸政策應向余董事長請益。」

不到一個月,就在一九九九年七月九日利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的機會,突然拋出「兩國論」,無異向全世界宣布:台灣告別一個中國!這對一直以兩岸生民為念的余紀忠,不啻是個玩笑。好在他是一位從艱困中創業成功的報人,久經鍛鍊,飽歷風霜,可以堅持文化薪傳,緊跟時代步伐,前進再前進。


九十歲開始學上網

最有說服力的事例,莫如年逾九十還興味盎然地學習上網,迎接新時代的挑戰。

事實上從一九八四年在美洲中時推動自動化作業起,中國時報數位化的腳步就一直向前邁進,今天,全球華文世界最大與最優的新聞網站,仍然首推中時電子報。

這主要反映了余紀忠先生對電子媒體的發展具有深邃的眼光,記得二○○○年春《財訊》雜誌有意就此專訪這位傳媒前輩,考慮到他年事已高,不好打擾,讓筆者以朋友的身分,用聊天的方式做一探索,以(九十歲當上網路報老闆||余紀忠是網路時代實踐家)為題刊於《財訊》二一六期。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位報壇老大哥否定了西方一種論調:預斷三年時間,報紙不是被網路領導,就是死亡。明確指出:根本不存在報紙死亡的問題,肯定平面媒體還有發揮餘地,關鍵在於提高素質,適合讀者品味。

人們都知道,近年由於整個經濟環境不佳,傳媒經營也遭遇到困境。前不久傳出中時中南部編輯部撤銷而且發生了員工抗議的事。看來,大的經濟環境如不改善,傳媒的麻煩還會有。


遭惡意構陷仍屹立不搖

根據我對余紀忠老大哥的了解,這是一位以傳媒為終身事業的戰士。任何壓力都打不破他對貢獻社會服務人群的決心。

最突出的事例莫過於一九八二年九月當美洲中國時報創刊後,在其既定的「自由、民主、愛國家」的基本原則下,開創華人報業前所未有的風格,只是刊載中國大陸體育代表隊在洛杉磯奧運獲得十面金牌的報導,以及該報採訪主任胡鴻仁為江南案訪問我的看法,我當時指出:「不是仇殺、不是財殺,也不是情殺,而是政治謀殺。 」與當時的行政院新聞局長張京育在接受美國 CBS 「六十分鐘」節目訪問時,信誓旦旦地表示與台灣政府無關,形成了鮮明對照。因此,招致國民黨保守派系的誤解與誹謗。

當時主持中央日報的曹聖芬竟在國民黨中常會中惡意構陷,指美洲中國時報「為匪張目」,妄圖置中國時報於死地。加之由於當時外匯實行管制,中時申請外匯一再受到刁難,終於在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宣布美洲中國時報停止發行。但中時要在台灣挺下去,則毫無動搖。

正是那一天,我邀約了丘宏達、唐德剛、翟文伯、田弘茂、楊力宇、鄭心元等發起在紐約舉行左、中、右、獨各方面人士參加的「中國前途討論會」,會議結束時,傳來中國時報美洲版停刊的噩耗。所有與會的人都表示了遺憾,有的朋友激動之餘,還流下了眼淚。

但了解余紀忠的朋友都相信他是禁得起風雨與邪魔抗衡的,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去年,中時在台灣歡度了五十周年慶,作為中時之友,相信在新的世紀,中時會有更新的貢獻。(本文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延伸閱讀

中租、網家、台灣大...都來搶大餅!「先買後付(BNPL)」能分期付款又不收利息,那些業者賺什麼?

2024-02-15

看好是「下一個中租」,這檔金融股王殖利率6%!點名3檔私房菜、達人:吃高股息ETF豆腐有訣竅

2024-04-08

靠進口蛋恐釀國安問題? 茂生、大成、卜蜂攜手創「台灣精緻洗選蛋品協會」 盼洗選蛋市占率達八成

2023-03-25

洗選蛋盒每開必定弄破蛋?盒子破損割傷手?原來側邊有個秘密「安全開」...

2022-03-27

新能源國際論壇》中租控股:台灣可把發展綠電經驗轉為海外商機 熙特爾:儲能應用廣,從設計確保安全

20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