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中蘇貿易新貴轉戰生技 P.58

中蘇貿易新貴轉戰生技 P.58

十二年前,在遙遠的蘇聯和獨立國協,鄔之盛一個人離鄉背井,不畏銀色世界的天寒,一步一腳印,簽下無數代理鋼鐵的契約,成為同業口中的「中蘇貿易新貴」。

如今,鋼鐵工業已成「夕陽產業」,鄔之盛再度發揮靈敏的嗅覺,早在五年前就在台灣設立 GMP 藥廠仁濟公司,當千禧年的「生物科技」鐘聲一敲, 更盡速成立中華公明生技,搖身一變,做起「錢途無量」的生技大夢。


父親死於肝癌 啟發中草藥研究之心

提起以代理鋼鐵的「發跡」過程,高大的鄔之盛難忘當年的風光。「媽媽曾問我無數次:『為什麼賺錢一定要去蘇聯那種冰天雪地的鬼地方』?」答案自然是代理鋼鐵的「暴利」實在太誘人。

鄔之盛回憶著說,當時,他是蘇華貿易公司的總經理,從喝酒中學會說俄語,也從一雙雙握過的蘇聯人手中,拿到大批訂單,不但羨煞旁人,更因此成為少數打開中俄貿易死結的「強人」。

「生意好時,半年甚至可以賺上一億元。」他坦白地說。不過,隨著鋼鐵的需求日漸下降,再加上當時的品質參差不齊,常有退貨,導致利潤不斷往下掉,危機意識突起,便心生「轉業」的念頭。

當時,鄔之盛的爸爸因肝癌過世,恰巧中國大陸又與蘇聯鄰近,鄔之盛常到大陸「走動」,看到了當地中草藥研究的興盛,「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根氣』的產業,可長可久」,於是,驟然間下定決心,要將中草藥科學化,治療困擾許多中國人的肝病。

鄔之盛強調:「中草藥不應該只用來活血化瘀、養顏美容,若有人能用通過 FDA(美國藥物暨食品管理局)的方法,來研究中草藥,那麼,祖先遺留下來的千年智慧,定能走出一條路。」


要玩就要玩「世界杯」級的

為了達成「中藥科學化」的目標,鄔之盛在鋼鐵買賣之餘,開始與大陸知名的學者與醫院合作,以委外付給顧問費的方式,嘗試以中草藥為起點,從事疾病防治與藥品的研發。

「公明|乙肝康」膠囊與注射液,是中華公明預定在今年底前推出的「重量級」產品,已在大陸人民解放軍醫院與三○二醫院,通過人體臨床實驗,亦通過台灣生技中心重金屬測試與毒性測試,但光是離台灣的人體臨床階段,就有一些距離,更遑論通過美國 FDA 測試,有多麼長的路要走了。

接下來, 中華公明還計畫推出「公明抗 HIV 愛滋病病毒」膠囊與注射液,同樣的,也已獲上海市傳染病院與北京地壇醫院臨床測試成功,但無論是在台灣或是美國,仍須進一步明確地測試結果。

儘管兩項產品在研發上都傳出好消息,但面臨的現實問題是,真正的上市日期還是個不確定的問號。

鄔之盛心裡當然有譜,對於轉戰生技業,依舊滿懷信心,他說:「就好像參加體育賽事一樣,要玩,就要玩『世界杯』級的,既然要參加『世界杯』,『選項』這檔事,就顯得格外重要。」


馬拉威政府來函求治愛滋

因此,他認為,除非適合國情,或市場潛力雄厚的疾病,才值得切入,中華公明便以這兩種標準,選定了亞洲人特有的肝病,及現今尚未找到有效疫苗,而引起全球恐慌的愛滋病。

外界一度盛傳,某位前生技中心的「高官」,拿了不少中華公明的技術股,好穿針引線,讓中華公明活躍於兩岸間。鄔之盛不願正面回答,只淡淡地說:「承諾該給顧問們的技術股,一定會給。」

目前中華公明股本為兩億元,鄔之盛和對岸好友的股份加起來,超過五○%。由於仁濟先前一直在做藥品 OEM 代工, 且前陣子亦有「醫肝康」保健食品的上市,致使中華公明還小有營收,倘若,「乙肝康」爾後順利在台問世,將有另部分的營收貢獻。

身為中原理工學院(中原大學的前身)第一屆的畢業生,讀的是國際貿易,鄔之盛的口才與說服力一流,令人印象深刻。他拿出馬拉威政府單位傳來的信函,指出:「馬拉威去年的國會議員有一百七十一人,其中就有三分之一人死於愛滋病,當他們得知中華公明有最新的研究成果,便迫不及待地邀請我們協助。」


中藥科學化 大陸領先台灣好幾年

然而,此「公明抗 HIV 愛滋病病毒」產品尚未通過 FDA 核可,怎能說給就給,豈不是把治人命當開玩笑?鄔之盛的想法是,「若馬拉威當地衛生署核可,中華公明一定盡全力去幫忙。」

為了解到底能使上多少助力,鄔之盛將於七月初組團,拜訪愛滋病的流行地馬拉威與南非,再視實際情況採取必要的行動。

無論是中草藥或西藥,只要朝向新藥研發之路,必定漫長無疑。起初,鄔之盛並沒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他以莫可奈何的口吻說:「沒想到,在大陸光是做六千個病例的臨床實驗,就花上三個月時間。」而每一階段的測試,總得花上好幾千萬元人民幣,讓他大喊吃不消。

年底,中華公明即將增資,儘管鄔之盛對於公司前景勾勒出美好的景象:「除了主攻 B 型肝炎的中藥新藥研發外,接著,還將著手研發 C 型肝炎,與肝硬化、肝腫瘤等相關疾病。」

但套一句某位創投業者的話:「在中國大陸,遍地都是各種中草藥的偏方,中藥科學化,大陸早已領先台灣好多年,台灣業者的競爭優勢在哪裡,投資人應該還是要多看、多聽、多比較。」

延伸閱讀

槓上特斯拉!小米電動車「SU7」最低不到百萬,夏天過熱問題有解?雷軍這說…3大版本、性能一次看

2024-03-29

中國電動車殺遍全球,特斯拉砍價又裁員...無力抵擋滅頂!指馬斯克缺2特質,謝金河:江山易曇花一現

2024-04-23

體檢自行車道…65歲王國材踩鐵馬拚6天環島,怎麼辦到的?原來腳下E-Bike有玄機,還藏百億商機

2024-02-16

比亞迪銷量超越特斯拉、歐洲每5輛電動車就有1輛中國製...德國汽車教父沉重:已被逼到窘境

2024-04-30

達方攻E-Bike商機,捷克越南電池廠下半年完工!自行車Q4庫存去化完畢,明年綠能營收增近5成

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