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矽谷成長最快速五十強 P.71

矽谷成長最快速五十強 P.71

這兩年是檢驗矽谷公司體質最嚴峻的時刻。全美第二大媒體集團旗下的聖荷西水星報( San Jose Mercury News )以及以德勤( Deloitte & Touche )為主的公信團體「體檢」 矽谷公司,分別公布矽谷成長最快速前五十家公司,迎春時節,頗有「鑑往知來」 的味道。

聖荷西水星報首次以矽谷公司營業額為主要評比標準,針對各家公司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 之前的四個季度營業報表,相較於前一年的成長率,找出成長率最高的矽谷五十家公司,最後由全美達( Transmeta ) 拔得頭籌。

從二○○○年第三、第四季,到二○○一年的第一、第二季,全美達的營業額為四千四百九十萬美元,成長超過一百二十三倍,但是,淨利則呈現負成長,為負一億四千五百九十萬美元。

全美達以低耗電量「克魯索」 ( Crusoe ) 系列晶片,席捲市場,令對手備感威脅,創辦人迪索( David Ditzel ) 一度成為媒體寵兒,而全美達與台積電的密切合作,並搶攻亞洲市場的策略,也拉近了全美達與矽谷華人圈的距離。


全美達躋身第一 成長最快五十傑只有三家獲利

去年十一月,迪索以主講人身分參加矽谷的華美半導體協會十周年年會,大力推薦「克魯索」 ,迪索與西班牙籍的新婚妻子,以及岳父母親大人光臨,令大會增色不少。兩人在一次研討會中邂逅,婚姻讓這位矽谷金童改變最大的就是「改頭換面」 ,聽嬌妻的話,把一把大鬍子給剃了。不過,全美達也的確度過了「蜜月期」 ,隨著日本市場的不景氣,大大折損了全美達的氣勢。

雖然頂著矽谷成長最快速公司的光環,仍不免讓人看了「心驚膽戰」 ,殊不知,五十家榜上有名的公司中,僅有三家公司獲利,近乎滿江紅的盈利報告,有人形容這是一張「泡沫」 成績單。也由於評估範圍大都在二○○一年六月底以前,九一一事件也不能構成公司衰退的藉口。

三家傲視群雄、既成長快又獲利的公司,分別是第二十一名的電力設備公司Calpine、網路基礎設備業Juniper Networks,以及半導體公司HPL Technology。拜加州供電吃緊之賜,電力設備隨之更新,Calpine 業績上揚,營業額為四十五億美元,淨利四億五千六百萬美元,獲利成長幅度為二一八%。

在全球最大的網路設備大廠思科哀鴻遍野中,Juniper Network 則有不錯的表現,無論是營業額或者是獲利的成長率都有三○○%多的成長幅度。

矽谷是 IC 重鎮,這樣的稱號,也被不少人引申為「印度人」 ( Indian ) 和「中國人」 ( Chinese ) 是矽谷不能少的兩大族群。 五十家成長最為快速的公司中, 來自中國大陸的華裔朱敏等共同創辦的 WebEx 列名十一(營業額成長率為五二二%) ,周良華的 CoSine Communications 位居十六(三八一%) 。

VeriSign 步步高升  NetIQ 前景樂觀

另外,來自新加坡的周炳晉創辦的 Interwoven 排名十九(三二○%) ,黃京發、車和道以及黃英漢共同創辦的 NetIQ 為二十八(二四八%) , 許春來、劉燕良等共同創辦的 Oplink Communications, 以及張茂德等創辦的 New Focus 分列三十二以及三十三(二三八%、二二七%) ,曹小帆創辦的 Avanex 也榜上有名,為三十六(二二二%) ,聯電獨立分出的聯陽半導體( ITeX ) 由陳文熙領軍,居於四十四名(一九七%) 。

五十家公司中,聖荷西水星報也從中評量出矽谷幾家「步步高升」 的公司,像是得天獨厚的 VeriSign,獨家擁有三大網路網域名稱:.com、.net以及.org,也就是說,凡是用到這些域名的網址每年都得付給 VeriSign 六美元,其他服務還另計。

另一家被看好的公司正是華裔黃京發、車和道和黃英漢三人共同創辦的 NetIQ,為企業網絡系統管理軟體公司,也被視為前景樂觀。黃京發與車和道是二次搭檔演出, 早在一九九一年,兩人共同創辦 EcoSystem,九三年被 Compuware 購併,九五年再邀黃英漢創辦 NetIQ,形成公司的鐵三角。

不過,在多事的一年中,NetIQ 仍得面對扳回虧損的壓力,而二○○二年一月二十九日, 公司宣布原執行長黃京發退休, 仍擔任董事長, 新任執行長為前Central Point Software 執行長伯森柏格。 這似乎又印證了矽谷華裔創業家在公司成長轉型中,完成階段性任務之後,便悄然退位的「創業執行長宿命」 ,結束其自九五年創業起擔任的執行長一職。


生物科技公司嶄露頭角 Sunrise 成長四十八倍

值得一書的是,NetIQ 在二○○○年與微軟正式簽約結盟,成為微軟的主要軟體供應商。此外,二○○一年,NetIQ 購併 WebTrends,使其軟體服務範圍延伸到網路架構管理,這套軟體還用在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網站上,這可以說是黃京發為公司立下的兩大里程碑。

不僅是 NetIQ,高層異動在矽谷這一年也特別常見,五十家中, 像是 Oplink、New Focus、CoSine 等華裔創辦人又都出來另闢天下了。

矽谷五十家成長最快速公司中,另一現象則是生物科技公司嶄露頭角。像是榜上第二位的 Sunrise Technologies,以其唯一的產品橫掃市場||矯正遠視眼的雷射系統。這的確也拜近年來雷射矯正視力蔚為風氣之賜。二○○○年六月,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通過該公司的產品,頓時,Sunrise 近乎成為全球視力矯正的重地,成長率高達四十八倍。

製藥、醫療設備業中在「成長快速五十強」 中,竟也占了十家,算是產業中的大贏家,除了 Sunrise 之外,像是腸胃治療醫技公司 Curon Medial、新齒列矯正技術公司 Align Technology也進入前十名;其他諸如避孕器研發公司 Conceptus、藥物分送系統科技公司 Durect,以及製藥界老大哥 Hyseq 都榜上有名。

除了成長快速五十名之外,這項評比也在成長快的前提下,再選出二十五名有成長、 又真有賺頭的公司。 華裔入榜的像是葉炳輝的矽碟( Silicon StorageTechnology ) 、楊盛世等三兄弟創辦的 AXT、黃建森創辦的 Nvidia、李學勉的ISSI、 曾是陳文雄一手扶植的旭電( Solectron ) 、莊思浩等共同創辦的 BEASystems,以及陳澧等共同創辦的 Foundry Network,都有豐收的一年。

其中,讓人眼亮的還有商品拍賣網站電子灣( eBay ) ,這個名字的出現倒是網路泡沫化之後,一件寬慰人心的事,營業額為五億八千四百萬美元,成長率為八四%;淨利達八千四百萬美元,有六二%的成長。


德勤也選出過去五年成長最快的五十強

管理顧問公司德勤、 《矽谷商業期刊》( Silicon Valley Business Journal) 、 矽谷產業聯盟( 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 Network ) 以及Microsoft bCentral 則針對科技產業, 第七年在北美選出成長最快速的五百家企業,也在矽谷地區選出五十家,全部名單並公布在十二月的《富比世 ASAP 》雜誌中。德勤顧問公司華人商務經理顧屏山表示,在北美五百家中,矽谷還是占了最可觀的家數,「矽谷仍是科技成長最為快速的地方」 。

德勤的評比主要是鼓勵中小型科技企業,所以訂的標準是以過去五年(一九九六年到二○○○年) 的成長比率為主,對規模已經非常成熟的大公司來說,出頭比較難。評比「矽谷五十強」 的幾個重要條件,像是至少得有五年歷史,一九九六年的營業額必須達到五萬美元,二○○○年必須達到一百萬美元的下限,而且總部必須設在矽谷的地理範圍中。

既然是從九六到二○○○年的評比,就不難想見榜單中一定有許多家「鯉躍龍門」 的網路相關公司,再細細比較,這些公司在二○○一年的走勢,的確是網路市場重整最為弔詭的一年。

雖然德勤未因九一一事件而停止這項評選,不過,原計畫盛大舉行的頒獎典禮倒是就此取消了,這五十家公司則一一在自家公司裡接受德勤的到府表揚,在「自家」 辦派對,還是最安全的。


軟體公司比重最高 電子灣拿下第一

德勤「矽谷五十強」 中,軟體公司占最高比率,為四四%,通訊網路則占一四%,生命科學則是一二%;「矽谷五十強」 五年的營業平均成長超過六十倍。

評選的五年中,正是網際網路起飛的五年,網路公司就拿下前三名,電子灣、奮揚( Excite@home ) 、BackWeb Technologies, 四到十名中許多也不脫網路軟體的特色, 依次為: Commerce One、 Gadzoox、 Numerical Technology、Inktomi、iManage、VeriSign、Exdous,其中, 奮揚、Exdous 已成過去式,令人唏噓。看看第一名電子灣的表現,從九六年的三十七萬美元到二○○○年的四億三千萬美元,成長一一五○倍。

那麼雅虎到哪兒去了呢?是的,在前一年相同的評比中,雅虎正是冠軍盟主,這次位子沒有保住,名列第二十八,九六年營業額是一千九百萬美元,二○○○年為十一億美元,成長率為五七二一%。其實,二○○○年公布的評比是華人最為亮眼的一年,華裔公司包辦前三名,分別是楊致遠等共同創辦的雅虎、成建中等三人創辦的遠屆( PCtel ) ,以及黃建森的繪圖晶片公司 Nvidia,二○○一年的榜單上,Nvidia 跌到十七名,入榜算是佳績, 遠屆竟從二○○○年的第二名,遠遠掉落榜單之外,算是相當慘重。


華裔公司包辦矽谷五十強的十二家

矽谷五十強當中, 華裔創辦的公司占了十二家( OmniVision、 Nvidia、 EBASystems、 Vitria、 Yahoo、 Altigen、 Webex、 Silicon Image、 DVS、Broadvision、Viador、Flash Electronics 等) , 比率雖高,但是,相較於前一年,名次明顯大不如前。名次最高的是華裔 Raymond Wu 創辦的半導體設備儀器公司 OmniVision Technologies,五年營業額的成長率是超過二十四倍,名列十一,營業額由九六年的十六萬美元躍升為四千萬美元。

陳丕宏創辦的宏道( BroadVision ) 從二○○○年的第六, 掉到二○○一年的四十名; 來自中國大陸的王犀等人共同創辦的 Viador,也從第八名跌到二○○一年的四十七名。不過,由於德勤以五年為評選時段,成長到一定規模的公司,入榜相對不易,這也是另一原因。

雖說,成長率節節高升的確是公司基礎經營得宜的證明之一,但是入榜不等於成功,也非盈利的保證,這一點經過網路的洗禮之後,該有一番新體認才是。

延伸閱讀

台積電德國廠動工時間拍板!為何A16未必用ASML新機台?原來一台要價百億元,高層親解優劣

2024-05-15

解放軍若攻台,ASML可遠端讓台積電EUV緊急關閉!美智庫:台灣被接管「很多方法能癱瘓晶圓廠」

2024-05-21

台積電連中國私募基金巨頭都重押、買到第6大重倉股!為何會挑護國神山下手?操盤人理由曝光

2024-05-13

台積電也是股東,美AI飆股Astera Labs來台設實驗室…6成營收來自台灣,營運長:我們在台灣有大計畫

2024-05-20

92%尖端晶片購自台積電!美商務部長示警,中國若犯台掐住護國神山 美國經濟恐「毀滅性」衝擊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