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台灣不會泡沫化 P.62

台灣不會泡沫化 P.62

過去二十年,台灣資訊產業以個人電腦為核心,並專精於以反整合(Dis-integration〕的垂直分工模式, 打破原先 IBM 等國際大廠的垂直整合競爭模式,從而在世界資訊產業舞台上扮演耀眼的明星角色。

但在未來, 全球資訊產業在個人電腦領域之外,將朝輕薄短小的資訊家電( IA〉 與流行科技商品( Fashion IT 〉 延伸擴展市場規模,而這些新興產業將重回再整合( Re-integration 〉 的競爭模式,像日本新力( Sony 〉 與韓國三星(Samsung 〉 等國際大廠就發揮了垂直整合與國際資源整合的競爭優勢,這樣的變化對台灣產業與企業是禍還是福?會造成更大的衝擊,還是帶來更多的商機?

所謂的反整合, 就是將個人電腦( Personal Computer,PC 〉 分解成許多獨立的模組( module 〉 ,分別由最專精的廠商開發製造,並且建構一個無限延伸與擴充性的開放空間( Open Space 〉 。例如 PC 主機板也可獨立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同時 PC 以主機板為平台,建構各式擴充槽,銜接各種創新的延伸功能模組或外加各式周邊產品。所以,在反整合時代下,擴充延伸的機會越多,對台灣廠商越有利,因為台灣最擅長於模組的專精經營模式。

至於在已經降臨的新再整合時代中, 我們看到新力以軟硬體整合方式推出 PS2遊戲機, 諾基亞( Nokia 〉 、摩托羅拉( Motorola 〉 與三星也以整合方式推出各式手機, 多家世界時尚名廠更以單晶片( Single Chip 〉 整合方式推出引導流行的 IT 商品,如錶式或腕式個人數位助理器( PDA〉 。

因為新一代的資訊家電與流行科技商品會以系統單晶片( SOC-System On Chip〉 為核心,並以特定應用功能為主,強調輕薄短小,因而新產品設計均以特定廠商訂定的規格為標準, 朝簡單模組化( Parts Count 零件數量大幅降低〉 、掌握自行發展的核心控制晶片組與嵌入式軟體等更高度整合的方向發展。

其次,國際大廠新產品開發過程均大幅整合運用公司內部資源,例如新力的新手機整合該公司的 Memory Stick (簡稱 MS 〉 記憶卡、數位相機技術、 IC 設計能量與數位內容( MP3 音樂和數位多媒體〉 等; 三星的智慧型手機垂直整合程度更高,該公司自行開發嵌入式通訊中央處理器 Embedded Mobile CPU、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DRAM 〉 、 液晶顯示器( LCD 〉 等而形成高度整合的新一代經營模式。 只有國際標準規格的軟硬體模組才向外購買或取得,如手機與 PDA 作業系統等。

在再整合時代下,除了更強的垂直整合之外,新的國際競爭要素是國際知名品牌,尤其是資訊家電與流行科技商品更重視品牌。新力與三星兩大廠,既能有效整合公司內部龐大資源,又具國際知名度及高檔品牌形象,可望成為資訊科技再整合新時代的新典範。

有趣的是, 新一代掌上型電腦( Pocket PC 〉 則可能介於反整合與再整合的中間點。 一方面因為 Pocket PC 尚無全球真正的標準規格,世界領導大廠(如新惠普等〉 未來有可能自行開發 Pocket PC 的系統晶片組( SOC 〉 ,使整合程度提高,其他部分則會沿用 PC 反整合模式,亦即,大量採用外部提供的標準模組, 更以 Compact Flash 插槽做為介面向外連接延伸各種附加裝置或周邊,如衛星定位系統( GPS 〉 、行動通訊卡、數位相機擴充卡、無限區域網路卡等, 這種標準模組式的反整合最有利於台灣廠商的發展。

從 Pocket PC 的競爭模式中, 可以看到台灣廠商熟悉與擅長的 PC 反整合模式, 台灣廠商必須提升 Pocket PC SOC 設計開發競爭力,以提升反整合層次至系統晶片,同時避免國際大廠自行開發並搶走系統單晶片( SOC 〉 商機。 此外,台灣最大優勢與商機在於以反整合方式開發各式各樣延伸周邊產品。

未來會有更多廠商的精巧型 IT 產品走向再整合或高度垂直整合,如果大多數廠商採用新力與三星的垂直整合模式,則台灣廠商的機會與發展空間自然會被擠壓。

再整合時代下,台灣廠商競爭取勝之道在於下列幾種方式:

台灣資訊產業大廠或集團也採行再整合模式。例如鴻海企業集團、明碁企業集團、廣達企業集團等多角化經營布局下,已有能力提供高度垂直整合加值服務。更進一步,這群企業集團未來也將走向全球品牌之路,使整合程度更深。

台灣廠商提升自行開發設計( ODM 〉 的層次,尤其是 IC 與 SOC 設計能力,以專精模組技術提供最佳價格功能比,爭取國際大廠的青睞與訂單,避免被邊緣化甚至於泡沫化。未來嵌入式軟體的重要性更凌駕於硬體模組之上,台灣廠商應特別強化熟悉各式嵌入式軟體的應用或開發。

台灣中小型或新創企業則應以大膽創新取勝,掌握先機開發推出領導流行的創新整合式產品,或是針對特別利基市場推出整合性產品。

在反整合時代下,台灣廠商會活得較輕鬆愉快,商機與國際競爭優勢亦較大。處於所謂的再整合時代下,台灣廠商會遭受強大壓力與生存威脅,但相信以台灣廠商的韌性與活力,仍可避免被邊緣化或泡沫化。

(陳清文為拓璞產業研究所所長,電子郵件信箱是 cw@mail.2300.com.tw 〉

延伸閱讀

其他國家是如何靠AI打假? 2023亞洲事實查核論壇分享3國經驗談「自動化就是把人放在對的地方!」

2023-07-04

工研院攜手墨西哥 簽署科學園區策略規劃顧問協議  深化半導體、電動車、AI、自動化產業交流

2023-09-27

從巧新到健信—股價總是預先告知我們不知道的未來

2017-09-14

「我遭掃地出門,一億元資產也蒸發了!」 巧新前總座獨家告白 爆內鬥、閃辭隱情

2017-08-31

熬過內鬥風暴 「鍛造輪圈王」董座首談心路

2019-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