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勝負在二○%的創新部分 P.82

勝負在二○%的創新部分 P.82

一個地方的經濟文化發展,常繫於水陸交通發達與否;所以,馬路、鐵路會帶動工廠興起,創造繁榮。今天的電信網路,就像是工業時代的馬路、鐵路;當它愈來愈普及,也將改變產業結構、帶動新的經營模式。

編按: 楊丁元目前為優網通國際資訊公司董事長, 正積極推動資訊服務工廠(information foundry )的網路營利模式。楊丁元投入半導體事業二、三十年,曾任職工研院,華邦電子總經理、副董事長,屬於國內第一代半導體前輩,親身見證了台灣半導體事業發展。他向來走在產業前端,當台灣半導體走過十數年的發展歷程後,楊丁元進一步跨入知識經濟領域,準備運用網路平台,開創台灣全新的知識服務事業。本刊特別邀請楊丁元,未來不定期在本專欄內發表他對產業趨勢、企業經營的觀點。

其中,我預期一種類似半導體領域中「晶圓代工」的營運形態,將從中崛起,我稱它為「資訊代工( Information foundry )」, 在市場上,也有人將「資訊代工」稱之為「加值服務」;現在,優網通( UniSVR )公司所架構的網路平台,提供客戶資料處理服務,正是「資訊代工」的業務模式。 在一般傳統工廠內,強調生產製造流程;而網路上的資訊代工,也有一套商業流程( biz process ),進行資料處理,它是二十四小時運轉; 運用這一套商業流程,可以為客戶提供服務。目前,大環境正由生產製造走向知識經濟時代,我認為「資訊代工」將一如「晶圓代工」,不僅是一項全新的營運模式,也將締造龐大的商機。 在知識經濟時代裡,從事資訊代工者,需要具備特定的核心競爭力,這些核心專業的內涵與「晶圓代工」神似,它們是什麼呢?首先,就是一套標準化的流程,你想,台積電會特別為某一家客戶提供不同的流程服務嗎?答案是:不會,因為,若是如此,就不能發揮它提供製造服務的效益;第二,則是藉由共用平台,幫助客戶降低成本; 第三,是提供資源共享( share resources )的機制;最後,就是保密。 在描述資訊代工的核心專業後, 可以發現: 資訊代工的精神也類似外包(outsourcing )的概念;不論是製造或是知識經濟時代,承接外包業務的成功關鍵,就是取得客戶的信賴。如何才能取得客戶的信賴?除了上述的前三項專業外,能不能為客戶提供徹底的保密功能,尤其重要。事實上,保密的專業性極高,業者本身可能都不見得具備如此的專業;而且,能將保密做好的人,通常不會四處宣揚,因為,他知道不聲張的重要性。 其實,外包型態的商業模式,早已存在於我們生活之中,最早承接外包業務的事業單位,正是銀行。如今,大家把錢交給銀行,會不放心嗎?它已經是一件很自然的事;這是因為,長期以來,銀行保密、安全的專業體系,建立了民眾的信賴感。 當銀行收到客戶的錢,就開始啟動高度的安全系統,也不會將甲客戶的資料透露給乙客戶;所以,現在一般人認為,把錢放在銀行,比留在自己身邊安全。看著銀行的安全架構,再對照目前「晶圓代工」的模式,及萌芽中的「資訊代工」,可以得到一個結論:三者之間的精神很雷同。 雖然,資訊代工的商業模式及精神內涵,類似晶圓代工,但,資訊代工的經營特性更優於半導體事業。怎麼說呢?因為,資訊代工沒有劇烈的產業景氣循環,也無庫存問題,最後,它可能不必負擔營運成本( overhead )。 在我看來, 資訊代工事業只要衝上損益平衡點( breakeven ),之後的成長將相當驚人;同時,只要業者做好服務,客戶也不容易流失。在知識經濟的環境裡,只要將知識轉換為有價值的事物,知識本身即能獲利;像是資訊代工,它在網路平台上提供的商業流程對客戶有價值, 它就會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 ); 現在,要考量的是:它切入市場的時機對不對,該如何穿透市場( penetrate market )? 我經歷過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歷程,看著晶圓代工在半導體產業架構中,由一個新創的商業模式,到今天,它已經在全世界扮演重要角色。對照晶圓代工的發展進程,資訊代工在網路世界裡,算是剛起步;因此,教育客戶、市場,顯得格外重要。只是,我預期,它成長的速度應該非常快,這就像是黑白電視機和網路用戶,兩者的普及速度差別很大;在台灣,黑白電視機成長至二十萬台,走了好幾年;而第一百萬個網路用戶,不過花幾個月的時間就產生了。 我對資訊代工的模式,有一種信仰( belief )及堅持;當然,走在市場前端,做一名先鋒者,本來就必須承擔很大的風險及挑戰。如果成功了,就會被市場冠上「XXX之父」的封號;反之,萬一失敗,就是先驅、烈士。 資訊代工是一種網路營利模式,那麼,它與之前的網路泡沫化,有什麼兩樣呢?網路環境具有多重優勢,它的可擴充性很強,因此,網路可以讓小公司像是一家大公司;同時,它可以跨地區,沒有地域限制。但是,如果一再強調「網路服務不要錢」的概念,它終究無法走得長遠。 資訊代工的商業模式,就是要利用網路優勢,產生價值、創造獲利。資訊代工設定在客戶對客戶( B to B )的架構中,以優網通的業務為例,觸角並不延伸到消費者端;因為,要說服一般消費大眾付錢,並不容易;在台灣,客戶對消費者( B to C )模式,成功機率不高。 一般 B 端的客戶,認定對自己有價值的事,就會付錢; 對資訊代工的業者而言,只要客戶願意付錢,就是一個好的開始,積沙成塔慢慢累積,就可以走向獲利之路。 除了走 B to B 的架構, 選擇的客戶必須貼近成長型產業,如軟體、IC設計等,客戶成長自然可以帶動資訊代工事業發展。 類似像優網通的資訊代工商業模式,如果順利運作成功,可以提供知識工作者很好的創業環境;像是晶圓代工,讓 IC 設計業更蓬勃一般。 資訊代工和晶圓代工都做了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將流程標準化。流程標準化的重要性如何?我以「工匠」與「製造業」的差別為例說明,「工匠」打造工藝,憑自己的經驗法則,這套產出流程不容易被複製;可是,「製造業」就不同了,它把「工匠」打造工藝的流程標準化,具有複製性,並且,可以利用這套流程,提供服務。 資訊代工將網路上的商業流程標準化,等同於晶圓代工將製造流程標準化,使得網路上商業流程的知識,也可以產生工匠與製造業的差別。不論是製造流程或是網路商業流程的知識,都可以重複使用,同時為提供知識與使用知識者帶來效益 。 依照知名經濟學家熊彼德的理論,產業創新有三個進程,一開始是產品,接下來是製程,最後,就是商業模式創新。在此創新歷程中,產業分工將愈來愈精細,這也符合社會學的觀點,並不是每個人都應該知道所有的流程,個人應該是在特定的位置上發揮功能。 處於資訊代工的運作模式下,未來,在所謂「數位企業」內部,可能有八○%的知識是可以重複使用,也就是說,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有八○%的知識,不容易產生差異化;最後,取決勝負的關鍵會是那二○%的創新( innovation )及客戶關係維繫;所以,很多人認同,在「知識經濟」時代,競爭會愈來愈激烈。 楊丁元為優網通國際資訊公司董事長,電子信箱是 dyyang@unisvr.net.tw

延伸閱讀

就業數據超預期,美股漲多止步,郭恭克:聯準會上半年啟動降息路徑不變,總統大選後,台股將重回多頭

2024-01-08

去年6月舊金山的一頓晚餐 促成美超微砸百億回台設廠

2019-05-02

美通膨回升,聯準會3月降息預期會落空?不只這變數!華爾街點出「紅海危機」等3事件得觀察

2024-01-17

非典型通膨降溫,促成創新高股市 ——聯準會追求「經濟軟著陸」歷史定位

2024-01-31

聯準會暗示降息,官員卻潑冷水?「現在談降息還太早」:通膨回到「這目標」才會放寬

202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