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金光閃閃的四大名師也得找出路 P.30

金光閃閃的四大名師也得找出路 P.30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醫師、建築師、律師、會計師過去一直是人人稱羨的收入高、地位高、專業高的「三高」族群。

曾幾何時,全民健保總額給付實施之後,醫師已經成了收入微薄的「夕陽產業」;房地產不景氣,金拍、銀拍當道,八、九成建築師竟然被打入失業族群;會計師因產業外移,業務大為萎縮,小部分會計師更受到連串地雷公司引爆的衝擊,成為欺騙投資人的幫凶;而律師固然因為商務糾紛的增加而維持一定業績量,但遭全面不景氣一掃下來,不但要靠旁門走道求生存,經常收不到足額的律師費。

過去金光閃閃的「四大名師」,現在落得要四處找出路。不論醫師、會計師、建築師,還是律師,在現在這個變化多端的社會裡,只能四處走闖,尋找事業的新契機。

曾幾何時,榮登「四大名師」之列,不但是家族鄰里間的盛事,更是窮苦鄉下人家改善生活品質、甚至邁向富豪之林的「保證書」。如今,考上律師、建築師、會計師者卻仍失業的大有人在。醫師雖然是「畢得了業就不會失業」,但是,全民健保實施「總額給付」之後,開業醫師也面臨了乏病患問津的窘境。


健保讓醫師身價不再 駙馬爺趙建銘薪水微薄

台灣曾有句俗諺:「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第一公主陳幸妤、高雄市長謝長廷女兒謝維芬,以及立委吳敦義的千金吳子安實踐台灣人的門當戶對價值觀,不約而同都嫁給了醫師,但即使身為駙馬爺的台大總醫師趙建銘,一個月的薪水也只不過七萬元上下。比起聯發科、台積電等年齡相仿的工程師來,駙馬爺趙建銘及還在念書的陳幸妤,加上剛出生不久的兒子趙翊安,恐怕只能過﹁小康﹂的生活。

「台北有四千多位建築師,有案子可接的人不到三十位,有大案子接的建築師不到十位,這些少數的贏家還能維持年薪數千萬元,其他即使有牌的建築師,年薪也只不過五、六十萬元」。這是目前在國內排名前十大的「大元建築師事務所」一位資深建築師對目前建築業的描述。

會計師的景況也只能用「慘」字來形容。過去兩年,台灣有將近七萬四千家的公司行號向經濟部商業司申請撤銷、解散或廢止。為了搶食少數的新客戶,有些會計師事務所還推出「第一次免費」的服務。有些會計師在財報上簽名,後來簽證公司成為欺騙投資大眾的「地雷股」,會計師喊冤,但是,投資人不堪受損,具狀要求會計師共同負擔損害賠償責任。

四大名師的產業悄悄改變中,他們的內心世界,更擁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苦悶,失業、轉業、官司纏身、過勞死、西進大陸找機會、投資失利賠掉一生積蓄……這些苦日子,竟然也成為四大名師當前的窘境。

「當了將近二十年的醫師,十幾年前當主任時,每個月還有二、三十萬元的收入,現在,一個月十幾萬元,足足減少了一半」。從退伍之後就在仁愛醫院工作的蕭醫師,和其他市立醫院的醫師一樣,十年下來薪水剩下二分之一,讓一大群醫師興起「不如歸去」的念頭。

長庚醫院的住院醫師月薪五、六萬元,總醫師七、八萬元;榮總、台大等大型醫療院所,過去還提供醫師「底薪加抽成」,現在,健保採取「總額給付」之後,病人看得愈多、分得愈少。一位醫師的平均收入大約二十萬元,特別在市立醫院因地方統籌分配款刪減之後,過去占收入一半以上的看診獎金,全部被刪除,導致市立醫療院所的醫師成為醫界的「低收入戶」。

其實,台灣的醫師人數實在太多了,目前參加醫師公會的西醫就高達三萬多人,中醫師將近四千人,加上近九千名的牙醫師,過去被視為「鐵飯碗」的醫師,也開始面臨危機。

一位已經執業十幾年的開業醫師就表示,台灣的醫師已經愈來愈難生存了,十幾年前,只有台大、陽明、北醫、中山、國防六所大學有醫學系,後來又加入長庚、成大,最近又新增輔大、彰基。過去每年一千五百位醫學系畢業生投入這個市場,已經讓市場完全飽和了,各大學醫學系再增加,「哪來那麼多病人可以看?」

而十位醫師有七位以上玩股票,其中不少人還是頗具市場影響力的金主。從四、五年前亞洲金融風暴引爆的地雷股事件,到目前股價嚴重下滑,很多醫師幾乎都把過去累積的積蓄賠進去了。一位曾經在長庚醫院擔任過主任的陳姓名醫,因為過度投資,個人名下在陽明山的兩幢上億元豪宅,都已經遭到拍賣的命運了。台北縣開業的林姓婦產科醫師,把一生的積蓄六千萬元壓寶在一家未上市公司,結果這家公司增資不成結束營業,他所有積蓄全部泡湯;在台北市,還有一位相當知名的皮膚科醫師,在股市賠掉一億二千萬元。    

上市公司南港、泰豐在林學圃大力介入的階段,背後靠的就是內湖地區的一群醫師幫,不過,林學圃出事,旗下股票大跌,這群醫師幫金主也同樣受到重創。

四大名師當中,建築師堪稱是最「慘」的業種,過去,年薪維持在四、五百萬元以上的建築師大有人在,而今卻是寥寥可數,九成以上的建築師,都在準備或進行轉業。

姚仁祿、姚仁喜、姚仁恭是國內知名的建築業三兄弟,目前專心在大愛電視台工作的姚仁祿,多年前就把自己一手建立的大仁設計公司交給前妻管理,自己幾乎不接案;姚仁喜的大元建築師事務所,則是目前市場上少數的贏家。在大多數建築師事務所「哀鴻遍野」的情況下,還能接下內湖的光寶集團總部與三立電視台總部大樓等大案。

不過,目前員工六、七十人,其中具有建築師執照的不超過五個人。這幾位「資深建築師」的收入又如何?一位建築師透露,一九八八到九○年台灣的建築業還算景氣的時候,考上建築師後至少年薪都在一五○萬元以上,如果再加上「出租」執照給營造公司,一年還可增加八十萬元到一百萬元的收入。而現在,大多數的建築師都只剩下「底薪」,執照也租不出去,大多數的建築師不是轉業開室內設計公司或從事家具業,就是到大陸找機會。北京清華大學及上海同濟大學,就出現一群一面念書、一面找機會的台灣建築師。

一位建築師感嘆,這一行真的已經「沒飯吃了」,真不知道每年從十幾所大專院校畢業的二千多位建築相關科系學生要怎麼辦?

會計師的情況,雖然比建築師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裡去。根據經濟部商業司的統計,去年一年,向經濟部申請撤銷、解散及廢止的公司高達三萬四千多家,資本額三千零五十六億元;二○○○年撤銷的家數近四萬家,資本額將近五千億元。新登記的公司,遠不如撤銷的家數。

「會計師這一行,真的開始進入冷冷的冬天」,一位當了五大會計師事務所經理的資深會計師說,過去,在五大事務所當上經理,年薪突破兩百萬元是相當容易的事,現在,只不過一五○萬元上下,各大事務所每年調薪的比率愈來愈低。

產業外移,找不到規模大一點的新客戶,舊客戶又因為公司經營陷入困境而要求降價,要不然就「換人做做看」。像勤業、安侯建業、資誠這樣的大型事務所,以前大多是十萬元以上的案子才接,現在,有三、五萬元的案子也不放過,尤其同業之間的削價競爭,更讓市場愈變愈糟。

一位資深會計師就透露,前一陣子一家準備到香港掛牌的公司,成了各大事務所爭取的對象。五大事務所中有一家出價二五○萬元,結果另一家事務所提出「半價優惠」,一百多萬元就承接下來了。還有些事務所為了爭取長期客戶,甚至打出「第一次免費」的服務。顯然會計師這一行已經進入了「互相殘殺、競爭淘汰」的混亂局面。


生意不如前 律師想學阿扁從政找出路

至於律師這一行,因為市場還沒有飽和,雖然有生意作,但是收入已經大不如前!一位北部地區的律師透露,前一段時間,很多律師連助理費都付不出來,只好把電話轉到手機上,從接案子、打文書、聯繫當事人一手包辦,像這樣「一人服務」的律師事務所愈來愈多。法律系畢業的年輕學生費了好大的功夫,從每年上萬人的律師高考中脫穎而出,之後當受雇律師,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小時,月薪也只不過五、六萬元,想要成為「知名大律師」,至少要十年以上的經驗。

雖然大陸始終未開放境外律師考試,很多律師還是拚命往大陸跑,跟著台商西進,成了「空中飛人」。但在大陸這樣一個人治的社會,有很多案件並非台灣律師所能使得上力的。六年前,為一次大陸境外律師考試取得大陸律師資格的龍柏法律事務所律師袁台龍,因為兩岸疲於奔波,三十八歲就英年早逝,讓不少忙於開拓兩岸市場的台灣律師不勝欷歔。

當前很多政壇名人,都是念法律出身,很多本本分分從事法律這一行的律師就感嘆地說,看到陳水扁,不免讓人聯想,或許只有「從政」,才是律師的最佳出路。

時機歹歹,連行情和專業度具高的四大名師都節節下墜,更何況其他行業?在這個人人自危的年頭,堅守崗位,已不再是就業的保障了。如何尋求新生機,在走過二、三十年榮景的台灣,正是人人得面對的課題,唯有修好這個課題,在不確定的年代,才有可期的未來。

延伸閱讀

短短33個交易日,股價從18元飆到83元!抱住連續23次漲停板的啟示:有時翻身需要點堅持的傻勁

2022-03-17

50萬從25歲複利到40歲也才780萬!他告別巴菲特派價值投資:投資是富人遊戲,投機才是窮人翻身捷徑

2022-11-16

從11萬操盤到7千萬!一個34歲才放棄國考的大齡菜鳥上班族,如何從薪水自由走到財富自由?

2023-01-11

住院醫師股市翻身記:他39歲用26萬本金開始,5年還完700萬負債、零貸款買下蛋黃區34坪電梯大樓

2023-07-13

30歲生日期許「踏出投資第一步」!月薪4.5萬男:每月存股1萬元,20年內有辦法財富自由退休嗎?

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