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罵人是在職訓練! P.35

罵人是在職訓練! P.35

罵人是在職訓練:黎智英不大會直接罵員工,但他偶爾不經意講的一句話:「記住, I pay to you 」,沒錯,他要的是一分錢一分貨,完全是生意人的口吻,他不會直接罵人,但他用的主管為了完成目標,底下的員工就只好作牛作馬,壹傳媒集團員工私底下也常說:「我們的薪水有一半是用來被罵的」,香港蘋果日報社長董橋就說:「罵人也是一種在職訓練」。

鋤報會是鬥爭會:肥佬黎經常批評中國人,講話喜歡拐彎抹角,所以他會鼓勵員工講話要直接。所以每天的鋤報,不是批評上級、批評主管,有段時間,鋤報會成了向香港老闆黎智英交心的「鬥爭大會」。

新聞要有共鳴:黎智英要的新聞題材,就是要引起市場的共鳴,而要引起共鳴,新聞一定要有記者自己的價值觀,沒有價值觀,沒有人想看,共鳴就是「新聞要有血有肉,要主觀,讀者憤怒也是一種共鳴」。台灣記者就完全脫離市場的共鳴,蘋果日報要辦的是有市場共鳴的報紙。

只有新聞沒有朋友:二○○二年八月,《壹週刊》報導靈鳩山心道法師的新聞,新聞尚未見報,一位二十年前他經營佐丹奴時的台灣合作夥伴打電話給他,說看在老朋友分上,可否不要刊登,黎智英爽快地馬上說:「可以啊!你明天帶一張支票過來」,這位朋友喜出望外,問肥佬黎是不是要登廣告,沒想到黎智英說:「我的《壹週刊》賣給你好了。」肥佬黎的說法是,媒體是賣資訊的,如果有關係就可以不登,報社裡社長有朋友、總編輯也有朋友、十位副總編輯也有許多朋友。這個不能登,那個不能登,辦媒體幹什麼,不如賣了算了。

心中只有讀者:台灣報老闆太有使命感,經常不重視市場反應,不重視小老百姓的感受,心中只有大官、大財團。社會變化極大,很多報紙包袱太重,改不過來,對政府力量奇怪地依賴,但讀者都已改變了,媒體還是不變,台灣媒體把讀者趕出去與香港傳媒現象一樣。蘋果是賣報紙,不是辦教育,我們沒資格,也沒有能力辦教育。想領導、教育讀者,是現在台灣報紙失敗的主因。
來到蘋果忘記過去:要拿批判的心態到蘋果日報,要忘記過去,從零開始,沒有過去,只有將來。如果只學習香港蘋果日報,絕對不會比蘋果日報好,用批判的態度吸收會更好,將問題呈現出來,用虛懷改變現狀。

政治娛樂最重要:台灣很重視政治,叩應很熱,所以除了大事外,一定要走政治娛樂事件,《壹週刊》證明這點是成功了。我雖然對台灣不了解,但沒有過去反而看得更清楚,台灣人對政治會淡化,未來對民生、生活新聞,一定比過去重視很多。所以要做未來傳媒,不是過去的傳媒。依此邏輯推演,我預測扁總統一定會連任,沒有人會想回到過去。


延伸閱讀

銀行員中年失業,淪為高速公路下流浪漢:工作搞壞身體「沒有忍下來是我的錯」,沒料到50歲後沒人要

2023-10-03

50歲存股都來得及!她月薪2萬多、中年才存養老金,退休後月領1萬股息遊山玩水: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2024-02-19

54歲突收到公司優退通知,60歲退休計畫全亂...跟資遣有何不同?勞保年金請領秘訣、職場中年關鍵9問一次看

2024-02-20

半導體研發副總一句「實力輸台積電」被打入冷宮...54歲中年失業:中國有缺不想去、薪水太高台灣請不起

2023-09-14

失業、不婚、無孩...上班族陷「35歲魔咒」告白:若孩子只繼承貧困「不生也是一種善良」

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