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老二的無奈?曹興誠 三嘆! P.84

老二的無奈?曹興誠  三嘆! P.84

青山依舊,人已白頭。張忠謀與曹興誠兩大晶圓龍頭,
從二十年前曹興誠還是黑髮時,吵到現在兩人均已白頭華髮。
就算在曹興誠最意氣風發的黃金年代,始終要屈居老二,
身為老二的他,有那些氣憤與無奈?

十一月十三日,風城新竹。一年一度的聯電家庭日,UMC旗幟飄揚於交通大學,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在聯電家庭日的致辭,格外引人注目。

就在十一月八日「台灣創投論壇」上,沉寂已久的晶圓雙雄論戰火花再現。

曹興誠針對市場要求員工分紅費用化的呼聲,力捍員工分紅制度;他更在冠蓋雲集的創投二十周年會場,指名道姓抨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我在二○○○年退下董事長位置後,至今就不曾再拿過分紅。張先生在後面扯後腿,但又未廢除自己分紅制度,張先生的誠信得畫上一個很大的問號!」

面對曹興誠的隆隆炮火,再隔幾天的十一月十一日,正好是「二○○四FSA全球IC設計供應商大展」,張忠謀應邀為大會作開幕演講。演講後,當記者問及員工分紅議題時,只見張忠謀一臉嚴肅:「我今天不談員工分紅問題,抱歉!」

無聲勝有聲,當天晚上應邀為FSA晚宴致辭的曹興誠,同樣低調。曹興誠婉轉地改由聯電執行長胡國強代替他演講,並且全場不再提及員工分紅話題。

一嘆!「張先生」猛扯後腿

只不過,隔不到一周,曹興誠在聯電家庭日的致辭,再度強力捍衛員工分紅制度。為了員工分紅,和其他曾享受員工分紅好處的電子大亨相比,曹興誠數年前迄今始終如一的態度,加上嚴厲的批張表態,他可以說是跳上火線了。

「我們認為員工分紅配股是很好的制度,但要防止濫用。現在金管會限制員工配股的市值不得超過盈餘的五○%,我們是完全贊成的。不過我認為這樣還不夠。在股票除權時,股東雖然股票增加,但股價也相對往下調整;因此股東不但沒有利得,還要負擔員工分紅而有虧損。

所以員工股票在股權適當填權以前,應該暫時鎖住;以後的發放,也應視填權情況決定,這樣才能維持公司法所定的比例原則。」

這是曹興誠在聯電家庭日上,對員工分紅改革的提議。強烈反對員工分紅費用化的曹興誠認為,費用化不僅沒有解決問題,還可能把問題複雜化。

曹興誠的發飆,是氣憤在員工分紅上,應該與聯電站在同一陣線的張忠謀卻改口贊成費用化?還是因為多年與張忠謀的競爭,如今到了爆發的臨界點?

沉寂兩年的曹興誠,最近開始炮火四射,火力不減當年。但面對外界對員工分紅配股制度鋪天蓋地的批評,還能夠從容應戰的曹興誠,面對主客觀情勢的改變,這次已有更多潛在的挑戰等著他去克服。

二嘆!「第一名」真的很重要

十一月十日,宏碁董事長施振榮一連發表二本新書,其中《宏碁的世紀變革》,揭露了宏碁參與台灣產業變革的歷程。二○○一年三月,明碁(現改名為明基電通)旗下的達碁科技,以及聯電旗下的聯友光電決定合併。雙方合併後的「友達光電」,成為台灣第一大TFT-LCD廠。

在這次合併過程中,曹興誠提到股價的重要性,讓施振榮感受極深。

由於聯電是晶圓代工業的第二名,只輸一家公司而已,但兩家公司的本益比就差很多。曹興誠對施振榮說:「合併後的友達是台灣最大的液晶顯示器公司,雖然世界第一更有價值,不過台灣第一的價值也不低。」一直屈居在張忠謀之後的曹興誠,當然很清楚第一名與第二名的差別。

二○○○年三月,當時聯電董事長宣明智,在發給內部員工的「致同仁書」中,可以看出聯電對於當老二的感慨。信裡提到:「聯電去年每股獲利約為台積電之八成,但股價卻常常不及台積電之六成。

去年聯電毛利率五一%,台積電為四四%;聯電淨利率四八%,台積電三九%。按理市場應給聯電較台積電更高之本益比,使聯電股價超過對方之八成以上。但聯電除因股權較為分散,造成股價較低外,另為台積電不斷強調每股盈餘方為最高績效指標,使股市忽視了聯電已是營運績效最佳的晶圓專工公司,股價亦因此未能獲得合理評價。」

這段話,道盡聯電身為老二的辛酸。因為,市場會給老大較高的本益比,這是無奈的事實。也因此,聯友與達碁的合併談判裡,曹興誠會語重心長地對施振榮說,「第一名很重要。」

在爭奪晶圓代工寶座戰裡,曹興誠與張忠謀之爭,已延燒二十年。資深的半導體人都知道,早年張忠謀出任聯電董事長時,擔任總經理的曹興誠就已累積了滿肚子苦水,甚至在誰才是晶圓代工原創者的議題上,老曹也有他的版本。

一九八四年,聯電兩位員工張原淙、羅瑞祥,銜曹興誠之命策畫了一份「百億計畫」,其中包括晶圓代工的原始創意。不過,當時仍未回國接任工研院長的國家科技顧問張忠謀,卻反對這項計畫。

這段公案,也因為張原淙(Andy Chang)與羅瑞祥(Morris Lo)的英文名字,合起來正好是Morris Chang(張忠謀的英文名字),讓聯電老員工直呼天意弄人。這也是半導體界猜測張、曹二人紛紛擾擾二十年的原因之一。

曹興誠當不成原創老大,只能在業績上奮力超越台積電。一九九五年,聯電從IDM(整合元件製造廠)轉型為晶圓代工廠,無奈已晚了台積電八年,從此在後苦追老大台積電。

三嘆!經營權將生變數?

能否鞏固經營權,也是曹興誠煩惱的事。還記得今年初,中華開發金控經營權爭奪戰裡,開發金控的子公司開發工銀,由於持有母公司開發金控達七%股權,一度被前董事長陳敏薰視為經營權保衛戰的重要籌碼。不過,財政部長林全明確宣示,不鼓勵金控子公司持有的母公司股權,行使表決權,並將修法限制子公司對母公司的投票權。

既然金融事業母子公司的交叉持股,已經被財政部盯上。那麼經濟部主管的其他公司事業呢?一位財會專家表示,經濟部限制母子公司交叉持股,限制子公司對母公司股權投票權是勢在必行。於是乎,聯電過去以迅捷投資公司,在每三年一次的董、監改選中,支持曹興誠為首的經營團隊,勢將產生變數。

聯電今年新產生的九席董事、三席監察人裡,其中為迅捷投資公司代表出任董、監席次,包括董事張崇德與監察人曾子章。迅捷為聯電九九%持股的子公司,持股聯電達三‧○六%,堪稱聯電最大的法人股東。未來,經濟部若開始限制子公司對母公司的投票權,迅捷掌握經營權的角色將一夕生變。

因此,以曹興誠為首,加上其他聯電經理人組成的另三家投資公司:群策、群力與協力投資,未來在鞏固聯電經營權上,勢將扮演更吃重的角色。畢竟,這三家投資公司對聯電的持股比例,合計約為○‧九五%;即使加上曹興誠持股聯電的○‧五%股權,宣明智的○‧四九%,依舊抵不過一家迅捷投資持有聯電的股權。

如果迅捷投資的持股無法計入投票權,加上聯電股權更為分散,曹興誠如何確保經營權成為他的最大挑戰。

只是,放眼當今半導體業界,恐怕也沒有任何人有能力取代曹興誠團隊在聯電的地位。就像張忠謀對台積電的貢獻,如今也是無人能代替,只是,張忠謀還有行政院開發基金及飛利浦兩大股東聯手支持,但曹興誠則一切要靠自己。

從迅捷投資衍生的問題,就是持聯電達三‧○六%股權,其中潛藏的跌價損失,依聯電第三季財報,迅捷持聯電五十四萬張,帳面金額約二九六億元。但若以十一月十五日每股二○‧五元收盤價計算,這批五十四萬張的聯電股票,如今約值一百一十一億元。換句話說,依聯電目前的股價水準,迅捷持股聯電隱藏的跌價損失約達一八五億元。

一位產業專家分析,曹興誠的新挑戰,就是能否破釜沉舟、將迅捷持有的聯電股票全面出脫,還給聯電一個不複雜的母、子公司持股結構。「大破而後大立」,是這位產業專家對曹興誠的諍言。

在營收、獲利都追不上老大台積電之際,老二能否收起無奈,重新振奮,讓晶圓雙雄大戰再現高潮,我們拭目以待。(本期轉載自今周刊第413期)
/圖說/
曹興誠能否收拾追趕不上張忠謀的無奈,關係著聯電的未來

/小檔案/
曹興誠
出生: 1947 年
現職: 聯電董事長
學歷: 台灣大學電機系學士、
   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 經濟部助理
   工研院企畫工程師
   工研院副研究員
   工研院電子所副所長
   聯電副總經理
   聯電總經理
家庭狀況: 已婚,育有三子

延伸閱讀

必勝客聯名「庫洛魔法使」員工崩潰 背後的這男人發起披薩革命,為何各國難模仿爭討食譜?

2024-06-03

17所「黃仁勳大學」放榜,中正、政大2頂大為何變遺珠?這大學被老黃點到,不少人卻喊可能先倒

2024-06-03

上班到一半「老闆跑了」!科技公司800員工見部門長官臉色鐵青 才知公司燒光277億「明天回家吃自己」

2024-05-30

免看聯準會臉色苦等降息 台積電持有前10大債券都是它!「這種債券ETF」表現強勢,投資人直呼:係金ㄟ

2024-05-27

曾經沒有存款全靠著信用卡額度過日子...一個月光族的財務逆襲:《聖經》裡的4個金錢觀改變我的人生

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