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小蛇吞大象 聯想鯉魚躍龍門? P.100

小蛇吞大象 聯想鯉魚躍龍門? P.100

十二月八日,聯想宣布砸下十七‧五億美元購併IBM PC部門,這項消息引起產業極大震撼,聯想吃下營業規模比它大三倍的IBM令人瞠目結舌。聯想這條中國巨龍將如何翻雲覆雨?對國際大廠戴爾、惠普,乃至台灣新銳品牌明基、華碩,又將帶來哪些重大影響?

十二月八日,早上九點鐘,北京。聯想宣布買下IBM PC部門,這項消息引起的產業震撼,隨著冷冽的寒風,吹向全球各地。

十二月八日,早上九點鐘,台北。台北資訊月超人氣的會場,卻沒有讓IBM台灣PC部門的員工心情暖和。因為,包括台灣IBM個人電腦暨列印系統事業處總經理黃維德在內的三十位PC部門成員,即將換老闆,黃維德忙著安撫騷動的人心,否認旗下員工想調職、異動的浮躁。

十二月八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IBM總部,同樣瀰漫一股躁動。這裡一萬名IBM員工,將有二千位換成中國老闆。這群以在全球最頂尖個人電腦部門任職為豪的美國人,一夕間將變成中國公司員工,騷動心情可想而知。

即將接任新聯想執行長IBM副總裁暨個人電腦事業群總經理史蒂芬‧沃德(Stephan Ward),並未飛去北京出席記者會,坐鎮北卡安定軍心。

事實上,一位曾在IBM任職多年的國內品牌大廠行銷主管,早在聯想宣布購併案的前後,就已接到好幾封來自國外IBM老同事寄來的履歷表,顯示這波IBM離職潮暗潮洶湧。

敏感的台北股市,忙著追蹤聯想購併案,誰受惠誰受害。畢竟二○○二年惠普正式購併康柏,給台灣電子產業供應鏈帶來的成本殺戮殷鑑不遠。

摩根大通證券分析,新惠普宣稱購併後節省的直接、間接採購金額達十一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六十億元)。其中,在直接採購金額約四億五千萬美元中,有三一%是對台灣電子廠商的下單,是惠普撙節成本的主要部分。

預估二○○七年前 撙節二億美元成本

因此,長期而言,整合後的聯想勢必循惠普模式節省成本。聯想財務長馬雪征的目標,就是在二○○七年前,透過合併節省二億美元的成本綜效。

不過,幸運的是全球各券商都認為,聯想吃下IBM的PC,現有的聯想與IBM產能依舊不足以支應未來的擴張。聯想買下IBM位於深圳的長城國際(IIPC)更只是筆記型電腦的組裝廠,因此未來產能必定會持續外包。包括廣達、仁寶、緯創、鴻海等原先聯想與IBM的供應商,將持續受惠新產能的釋出。

此外,聯想買下IBM PC部門,最令台灣電子業膽戰心驚的交易,就是IBM在PC架構擁有諸多專利,是否一併賣給聯想?

若賣給聯想,代表台灣代工廠整機出貨的營收裡,過去要向IBM「納貢」的四%到五%專利費,將轉納給聯想。不過,雖然聯想買下IBM在美國與日本的研發團隊,但PC專利通常也歸在IBM的專利部門(Patent Division),建碁副總經理卓竹順也觀察,若聯想也買下IBM的PC專利,交易金額絕對不只十七‧五億美元。看來,聯想宰制台灣電腦業的夢魘,僅止於讓人捏把冷汗。

負擔IBM五億美元債務 難看出短期合併綜效

「小蛇吞大象」,是全球投資機構對聯想、IBM購併案的主流評價。聯想今年營收預估達二百三十億港幣(約合新台幣九百二十億元),IBM PC部門則是一百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千三百億元),是聯想規模的三倍半。聯想帳上現金四億美元,這宗總計達十七‧五億美元的交易,聯想要付出六億美元現金,六‧五億美元的聯想股票(IBM因此持有聯想股份一八‧九%),還要一併負擔IBM轉移過來的五億美元債務。

因此,聯想必須舉債、發新股籌資,膨脹的股本、新增的債務,壓縮未來幾年聯想的獲利前景,看來合併的綜效短期很難看得到。

聯想的大手筆堪稱「傾家蕩產」,連聯想董事長柳傳志,都有「稍有不慎,四億美元家底打水漂」的感慨,讓聯想投資大眾身處另一個夢魘。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的聯想,購併案宣布後重新開盤,十二月九日、十日連兩個交易日,跌掉九%的市值。更有香港券商,認為聯想股價將下跌三○%。

全球PC龍頭戴爾電腦董事長麥克‧戴爾,十二月九日更直接說出許多等著看笑話的同業心聲:「上一次在PC產業看到成功購併案是什麼時候?恐怕要追溯到好多年以前了。我不認為聯想這項收購和以前那些案例有什麼不同。」宏碁董事長施振榮則認為,聯想並不具備管理海外市場經驗,現有的IBM管理團隊能留下多少?聯想能多快縮短學習曲線,將是未來觀察重點。

施振榮透露,早在一九九七年,聯想董事長柳傳志就對國際化躍躍欲試,並向施振榮當面請益。當時施振榮建議柳傳志,先專心發展中國國內市場,再談國際化。柳傳志聽進去了,也奠定聯想目前在中國甚至亞太市場的龍頭地位。

整合能力待加強 消費者仍在觀望

市場幾乎全靠中國大陸的聯想,幾乎等於沒有國際化經驗,一下子吃下比自己三倍大的IBM,扣除掉位於深圳的IBM長城國際三千名工廠員工,聯想等於馬上要擁有管理七千位國際人才的整合管理能力。

此外,IBM藍色巨人的品牌威力,聯想能否善用而不減退,更讓外界睜大眼睛。

二○○二年,惠普購併康柏,頓時超越戴爾,成為全球最大PC品牌。但在雙方品牌整合前三季裡,卻失掉三‧三%市場占有率,從此讓戴爾幾乎一路超前,如今穩坐全球PC老大位子,新惠普反而苦苦在後追趕。

根據IDC的最新市占率統計,合併後的新聯想將一舉奪得八‧三七%的全球市占率,居全球第三。但在整合期間,虎視耽耽的戴爾、惠普,乃至於富士通、宏碁,到台灣新銳品牌明基、華碩,全都磨刀霍霍,要逮住聯想與IBM千載難逢的整併期。曾任IBM個人電腦事業部總經理、如今為明基業務總監的洪漢青就說,「現在人人有機會!」

事實上,這種品牌認同危機已在隱隱發酵。台北資訊月的IBM攤位,人氣多少受影響,昔日IBM死忠的「小黑一族」(IBM筆記型電腦為黑色外殼),對聯想顯然缺乏信心。IBM攤位旁的大型液晶螢幕打出了「賀!聯想買下IBM PC部門,保證品質維持不變」的口號,力圖重振消費者信心。

一位IBM攤位的經銷商潘金應說:「這消息一出來,還是多少會受到媒體報導的影響,這兩天來的人的確變得比較少。」IBM台灣分公司的一名業務也私下透露:「真的有點影響,可能大家都誤會現在電腦產品就是聯想製造,其實不然,現在還是IBM原本的部門製造。」

聯想儘管擁有IBM的「Think」系列品牌五年使用權,但如何順利讓全球消費者放心,將是聯想寄望借重IBM品牌拓展國際市場最大的挑戰。

這點,柳傳志知道,聯想集團總裁兼CEO的楊元慶知道,將接任聯想執行長的沃德也知道。柳傳志直接地說:「風險在於未來的市場承不承認我們,人家買IBM的東西,將來是要買你們公司的東西,人家承認嗎?員工呢?那些員工本來是為IBM工作感到自豪的,現在到了這個公司他們還願意效勞嗎?第三就是業務上能對接嗎?文化能磨合嗎?深層次和淺層次的風險都存在。」

IBM擺脫負債樂翻天 入股成為第二大股東

從淺到深的風險,讓聯想這步棋,是險中求勝之局。今年,是聯想二十周年慶,五年前,在中國市場意氣風發的柳傳志,心願就是五年後營業額破百億美元,躋身《富比世》全球五百大企業。按著聯想近三年緩慢的茁壯,今年營業額約三十億美元,只靠內部成長、只靠中國市場是絕不可能迅速成為百億美元俱樂部一員。於是,重新聚焦在PC本業的聯想,大膽下了這步棋。

去年十一月,IBM重返北京,重新敲了一次聯想大門,談起PC業務的求售可能。其實,早在三年前IBM就有心求售給聯想。當時,IBM全球副總裁John Joyce談到這個想法時,柳傳志、楊元慶心裡只有一個想法,「真是天方夜譚!」

但僅只一年多的時間,聯想的態度有了轉變。重新聚焦在PC本業的聯想,深信擁有規模才有實力進軍國際,而在筆記型電腦領域缺乏設計、研發能力的聯想,對IBM的ThinkPad筆記型電腦品牌更是垂涎三尺。

於是,新一回合的談判展開。從去年十一月迄今,聯想與IBM的合併談判保密到家。外界最大的誤解,是聯想有意購併IBM位於深圳的長城國際,這是深圳出口百強的績優生,IBM筆記型電腦的組裝廠。而鴻海有意競標長城國際的傳言更是甚囂塵上,甚至傳出與聯想一同合作買下長城國際的傳言,逼得鴻海在股市觀測站上,三度重申澄清。

頂尖設計人才去留 將是成敗重要指標

長達十三個月的談判,雙方談得最久的還是價格,外界均認為這是IBM的重大勝利,不僅拋開非核心的PC業務,進帳六億美元現金、甩開五億美元債務,還入股聯想成為持股一八‧九%的第二大股東。IBM有權在三年內每年出清三分之一的股權,但聯想相信IBM並不會拋售持股,將成為聯想長期夥伴。

的確,至少IBM承諾,將來IBM採用的PC,將向聯想購買,這使聯想可以確保一家超大企業用戶。而這宗購併案除了採購承諾和五年品牌使用權外,IBM還將位於美國與日本的實驗室,一併賣給聯想。

聯想的十七‧五億美元交易金額,除了買下一百億美元的IBM營收、通路與品牌,最重要的就是位於日本東京近郊的大和實驗室「Yamato」。這裡正是筆記型電腦ThinkPad品牌的誕生地,有ThinkPad之父的IBM設計師內藤在正,以及其設計團隊仍在此實驗室任職,一併移轉至新聯想。因此,未來聯想能否留住這批頂尖的設計人才,也會是觀察聯想這次購併成敗的重要指標之一。

中國企業戰略專家姜汝祥所著的《差距》一書,詳述中國一流企業與世界第一企業的距離。聯想在中國市場稱霸,與稱雄全球的戴爾,在經營模式上卻有根本差異。

有趣的是,姜汝祥給聯想的建議之一,正是「不要試圖很快成為國際PC老大」,恰恰與聯想買下IBM PC部門背道而馳。姜汝祥認為,聯想的核心競爭力對它的國際化沒有什麼幫助,更遑論與戴爾直接硬碰硬。

不過,柳傳志與楊元慶還是選了一條讓差距最快縮小,卻也最容易失控的購併險棋。

今年,聯想以近億美元的贊助金額,成為二○○八年北京奧運的贊助商,就引起極大驚奇與爭議,也代表聯想力圖敲開全球知名度的氣魄。這回買下IBM PC部門,需要的氣魄更大。

的確,從過去的歷史看來,中國企業最不缺的就是氣魄與膽識,然而在競爭慘烈的財經世界,只有氣魄與膽識,永遠是不夠的。(本期轉載自今周刊第417期)

延伸閱讀

兆豐金、第一金、合庫金...為何今年官股很敢配股票?存股100張金融股達人:股利2大特色「這檔最吃驚」

2024-04-25

台新金(2887)、永豐金(2890)...除了中信金升降息雙贏,達人點名存股這3檔金融股兩頭賺

2024-05-06

24檔金融股股利一文看》中信金、富邦金、兆豐金...2家現金殖利率逾5%、這檔還原殖利率11%最驚豔

2024-05-05

臺企銀(2834)還原殖利率11%可以存股?一表整理24檔金融股股利,股海老牛3招撿便宜:我買金融股全都賺錢

2024-05-03

中信金、富邦金、開發金...11家金融股現金殖利率誰優? 2檔衝破5%,存股族敲碗本週「這檔」重頭戲

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