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智慧系統與晶片產業發展策略會議」 剖析AI趨勢與商機

「智慧系統與晶片產業發展策略會議」 剖析AI趨勢與商機

廣告企畫

科技

2017-07-13 07:54

行政院舉辦的「智慧系統與晶片產業發展策略會議」,繼首日討論「智慧科技應用與發展」,第二日議題主軸訂為「智慧系統與晶片技術」。經濟部長李世光表示:「臺灣已在晶片製造與研發累積雄厚能量,可以藉此衍生出新的應用、新的產業與新的體驗。」因此邀請國內外學者以及科技企業代表與會,透過探究全球AI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協助臺灣找出建立AI應用服務系統與打造AI晶片產業鏈的關鍵因素,成為全球AI應用新創群聚典範。

關於AI智慧應用系統的發展,經濟部技術處代處長羅達生強調,不只涉及商業應用,還可以協助解決環境變遷與社會轉型議題,此時正是切入時機點,所以為了打造臺灣成為全球AI創新研發樞紐,政府將透過「深分析」強化深度學習系統技術、「健雲端」建立先進雲端平台、「興晶片」發展自主AI晶片與感測晶片、「固安全」建構軟硬體安全防護技術、「厚應用」布局利基次系統與服務等作法,積極耕耘利基市場掌握話語權。

 

面臨人工智慧、物聯網跟巨集數據三大科技趨勢,力旺電子董事長徐清祥表示世界被緊緊串聯之後,也面臨無所不在的資安威脅,建議政府扮演重要角色,建置安全物聯網基礎建設、制定物聯網產業鏈安全規範、獎勵投入晶片安全技術產業,以及設立安全認證中心,讓智慧產業夠聰明又安全。以能夠看圖自動生成詩句的「微軟小冰」人工智慧軟體為例,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潘天佑指出該研發團隊包含兩位臺灣碩士實習生,說明開放人才與開放數據資料皆是AI發展的重要關鍵,希望政府擬定相關政策以及多多舉辦類似的研討會議炒熱話題,吸引更多投資人與人才投入AI產業領域。

 

關於半導體與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的關係,清華大學教授吳誠文提及一個重要觀念:成功的AI跟IoT產業背後一定有半導體作為支撐。恰好臺灣擁有完整半導體產業鏈,加以串聯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有機會創造世界一級AI應用服務。強調人工智慧的成功立基於深度神經網路(DNN)演算法精進突破,工研院所長闕志克則認為人工智慧系統研發方向,可以開發高效能低耗能的DNN機器學習系統,並且建構以DNN人工智慧演算法為基礎的雲端資料中心,推動產業AI化、AI產業化。

 

下午首場「國際接軌與促進投資」論壇在行政院政委吳政忠主持下,數位國內外知名企業領袖與優秀人才分享寶貴意見,尤其紛紛關注「開放人才」課題。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首先以「臺灣是寶島」破題,希望擅用半導體產業資源與人才,結合高端商業模式,讓企業願意把臺灣當成研發基地。之初創投合夥人林之晨語重心長表示臺灣跟矽谷的距離正在變遠,應該重新檢視臺灣經濟,他建議開始訓練產業需要的科技與AI人才,重現經濟奇蹟。擔任Google廣告部軟體開發經理的廖慧鴻以自身經驗,提及臺灣科技人才畢業後大多選擇在國外工作。建議鬆綁法規降低門檻,吸引國外人才來臺工作從事新創事業。

 

至於AI在當前國際知名企業應用方向,在Microsoft任職的藍遂青以多年投身軟體產業經驗,表示雲端應用與服務結合AI已是可見的趨勢。現任Twitter資深工程經理的吳紹群,認為大數據有助於驅動公司成長,而且AI並不複雜,主要是協助提昇產品跟服務效能。在不動產線上服務Zillow網站工作的陳明愉,說明ML跟AI可以運用在建立使用者檔案與市場行銷等多重環節,雖然需要投資成本,但只要願意做,一旦啟動成長會加速回饋。

 

接著在「加速產業發展與市場拓展」論壇中,工業局代局長呂正華表示全球正朝向物聯網與智慧系統世代邁進,產業運作模式勢必發生重大變革,臺灣企業可透過自主研發或者與國際大廠合作,切入智慧製造、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健康與金融等領域進行布局。研華總經理何春盛指出發展物聯網智能產業的關鍵,重在「以軟體帶動硬體」策略,藉以育成中大型智慧製造及智慧城市,以及研發AI人工智慧應用,如果再有效培育產業人才和鼓勵智能製造,可望協助臺灣轉型成AI大國。

 

當智慧科技影響日益漸增,臺灣大學陳東升教授強調應該考量產業發展與公共利益的平衡,包括建立合理回饋機制後,提高政府部門巨量資料開放性,同時政府鼓勵智慧科技產業發展時,也應該投資符合大多數公眾需求又可負擔的科技應用。工研院主任余孝先認為臺灣可透過應用選題聚焦策略、技術研發策略和國內能量活絡策略,打造高附加價值的人工智慧產業生態體系,以及發展民眾有感的人工智慧應用服務。最後,資策會所長詹文男表示臺灣雖然內需市場較小,國際化能量有限,但只要法規鬆綁、人才布局、強化科技創新與連結國際市場連結,同樣能夠取得新的經濟成長動能。

延伸閱讀

為什麼都已經限定繼承了,超出遺產的債還需要自掏腰包?現行繼承制度一定要懂的重要細節

2023-07-27

「提早分產以為孩子會孝順...」母子交惡、兄弟互告,2繼承案例警惕:遺產如何讓親人變仇人

2023-06-14

爸爸留下10億遺產,但分產沒共識,有部分繼承人不肯先繳遺產稅怎麼辦?地政士傳授1招解方

2023-08-07

越南媳婦能繼承兒子遺產嗎?一張圖看外國人繼承2差異...老倆口血淚:原來辦理繼承有時是拖不得的

2023-05-17

「爸爸的遺產都是我的,妳一毛錢都別痴心妄想!」60歲婆婆老淚縱橫:20幾年同居什麼都沒有?

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