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宏碁向美國線上看齊 p.102

宏碁向美國線上看齊 p.102

近幾年來宏碁電腦集團大力布局在網路產業上的動作,已讓宏碁電腦成為國內網路事業發展得最徹底及完整的高科技公司,宏碁電腦「軟、硬兼施」充分結合實體及虛擬企業的靈活手段,已順利讓宏碁電腦集團從硬體轉型為網路時代的代表性企業,近來收購台灣誠品書店、香港嘉禾娛樂等實體企業的做法,除了為宏碁贏得亞洲的 AOL 美譽之外, 施振榮也成為亞洲國家中最具代表性的新經濟時代企業家。

在國內許多資訊企業中,宏碁集團的策略一向走在最前端,施振榮更是許多風潮的帶領者。對於未來的布局,宏碁可以說是目前國內唯一做到「軟硬兼施、新舊經濟融合」的企業。過去宏碁電腦集團總計分為五大次集團,但是,在網路時代來臨下,宏網、宏碁智融同時成立,至於半導體次集團、宏碁國際集團則先後解散,宏碁電腦集團再度成為五大次集團,領導人則由施振榮、林憲銘、李焜耀王振堂及黃少華等五人擔任,其中宏碁智融次集團及宏網次集團的領導人為施振榮及黃少華。

宏碁從過去以硬體為發展主軸,包括個人電腦( PC )、周邊、半導體及通訊產品,但是在產業競爭愈來愈加劇、製造利潤轉薄的情況下,施振榮很早就體會到必須朝向軟體及網路的方向發展,這也是宏碁集團能夠領先其他廠商,最早切入軟體及網路產業的布局,由於軟體及網路領域將是未來的發展重心,也成為宏碁五大集團內最閃亮的新星。


收購嘉禾集團 AOL 亞洲版

更引人矚目的是,繼宏碁收購全國電子及誠品書局等實體企業的股權後,宏碁聯網也在日前結合中華開發主導的東南亞投資公司,共同取得香港嘉禾集團總計三成的股權,未來將與嘉禾合作發展新一代數位娛樂服務,宏網並藉此在亞洲電影、音樂及發行市場取得快速的發展平台。

宏網集團一直以發展科技娛樂、網路教育、電子商務、網路關鍵技術、資訊家電聯網服務等五大領域為發展主軸,此次與嘉禾集團策略聯盟,對於發展娛樂及資訊家電等領域有相當大的幫助。由於嘉禾在華語及國際電影製作及發行市場占有領導地位,並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等地擁有二百家戲院,同時嘉禾還擁有目前全亞洲最多的 A 級(最高級)錄影帶、光碟、音樂帶等, 未來一旦頻寬、光纖傳輸影視節目等技術愈來愈成熟,嘉禾無異是亞洲市場中最強勁的影視內容領導者,宏網集團將可結合亞洲娛樂影視第一的嘉禾,共同發展新一代網路娛樂媒體及服務。

事實上, 有很多人把宏網與嘉禾的合作,比喻為美國線上( AOL )與時代華納合併案的亞洲版,這樣的比喻其實是有根據的,因為嘉禾在亞洲影視娛樂的地可以和英文世界的時代華納相比,至於美國線上是全美最大的網路連線服務業者( ISP )與最大的網路內容供應者( ICP ), 宏碁過去曾經成立以 ISP 為發展目標的元碁資訊, 雖然占有率及知名度不高,比中華電信的 Hinet 及數位聯合電信 Seednet 落後,另外,宏網已經宣布投資的 Acer121.com 家庭入口網站, 目標是以適合全家人上網的 ICP 為目標,標榜的內容和美國線上相當接近,若從這些角度來看,宏網與嘉禾的合作,確實與美國線上及時代華納的合併案相當類似。

網路生活的推手組織靈活創造轉型空間

在新發表的 Acer121.com 的網站中,宏碁要做到的就是結合 ISP 及 ICP 的功能,同時以全家人都可以使用的入門網站為目標,至於提供這些服務的價格要非常的便宜( 121 元的 ISP 價格),讓使用者能夠忘了 Acer121 的存在,而將重點放在所提供的網路經驗上,讓 Acer121 成為一個與 AOL 一模一樣的垂直整合服務網;同時,施振榮也表示,宏碁要做的就是「網路生活的推手(
Internet Enabler )」,並且將推動百萬家庭上網的 e 計畫。

這種結合實體和虛擬世界可以產生的綜效,是非常容易預期的。例如,一旦宏碁所推動的百萬人上網成功後,未來能夠上網的資訊家電( IA )產品相當多,因此宏碁也可藉此切入網路電話、網路電視、網路隨身祕書、上網機、智慧型電話、電漿顯示器、網路育樂家、網路投影機、影像電話、全彩印象機等市場,這些都是過去以發展硬體為主的宏碁電腦在網路時代新產生的商機。

以宏碁在網路產業的積極布局來看,不僅超越目前許多日本大企業的腳步,即使與許多積極朝向網路發展的香港及新加坡企業集團相比,像宏碁這種擁有 PC、通訊、消費性電子的基礎,再跨向網路產業投資的企業集團,也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在這種策略布局中,宏碁集團既合作又競爭的靈活組織型態,以及類似邦聯式的五大次集團,為高科技公司跨足網路產業提供了一個相當成功的模式。

同時,近來網路股大幅崩跌,許多網路公司的市值都大幅縮水,股價也相對便宜,宏碁集團內的宏網計畫在兩年內將投資領域擴大到一百家網路公司,未來這種將新舊經濟勢力結合起來的策略應該可以推動得更順利。

網路股重挫新舊經濟勢力逐步均衡

事實上,近來網路股修正的最大意義,應該是網路股已正式宣告脫離「雞犬升天」的階段。在過去的一年半中,每一支網路股上市後都出現大幅飆漲的現象,更不乏有初次公開發行( IPO )當天上漲十倍以上的情況。網路不僅改變了經濟發展的方向,更在資本市場上產生一個相當大的影響,許多資金湧進與網路產業相關的「新經濟」個股,並對「舊經濟」產業的資金產生排擠,造成資本市場一片「向網路傾斜」的失衡狀態。

中經合集團副董事長黃齊元表示,儘管許多人批評香港是個充滿投機及炒作的地方,但是在這一波網路熱潮中,香港網路公司掌握得比台灣公司好許多,尤其是在資金募集的速度上,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大約有五十餘家香港的網路公司已募集到大筆的資金,作為未來在網路事業上擴充業務之用,儘管近來股價下滑,但是,香港網路公司已站在更佳的起跑點上。

去年網路新經濟從美國燒到全世界各地,香港是華人地區中最早引發熱潮的區域,在香港熱熱鬧鬧了近三個月以後,台灣的網路熱從去年十一月才開始點燃,結果在最近美國網路股崩盤下,全球網路熱潮可以說是暫時結束。黃齊元認為,在短短的四個月內,台灣網路熱潮也跟著消失了,但可惜的是,「台灣網路公司相對地從資金市場拿到的錢卻少了很多,對台灣網路公司的發展來說將是一個不利因素」。

事實上,以華人之中最早上市的網路公司中華網( Chinadotcom )為例,從去年七月上市以後至今,已從股市取得近五億美元的資金,包括 IPO 時取得的一億美元,以及後來再發行新股募集近四億美元,這種資金規模已讓中華網能夠迅速布局並搶占市場,即使近來美股大幅修正,中華網的股價也從最高點近一五○美元跌深至三○美元左右,但中華網的整體市值仍有高達十六億美元,在華人網路股中依然高居第一位。


華文網路股面臨考驗許多公司延緩上市

另外,上個月十八日上市的和信超媒體,上市當日股價上漲達二.二六倍,股價最高曾達到九十一美元,但近來也是大幅下挫,離最高價已不到三分之一,日前已跌到二十七美元左右,總市值則達十三億美元,距離最高時的市值只有不到三分之一。

不過,最近掛牌的網路公司情況更差。以最近新浪網在美國那斯達克市場掛牌例,上市的第一天以十七美元上市,最後收盤價也僅上漲二二 % 左右。若以近幾日的收盤價格二十美元上下來計算,新浪網的市值約在八億美元左右,是中華網目前市值的一半左右,若比較兩家公司從資本市場取得的資金規模,新浪網上市當天總計募集七千萬美元,和中華網不到一年就募集了五億美元規模要小很多,在未來網路股募集資金困難度逐漸提高之際,新浪網要從大眾市場取得資金的困難度將更為提升。

網路股重挫也影響到另外一家華文網路公司到美國掛牌的進度,日前中國大陸搜狐網也宣布,將暫時停止赴美國那斯達克市場掛牌的計畫。搜狐也是中國頂尖的入口網站,原本計畫赴美上市並募集八六○○萬美元。許多網路股受到股票崩盤的影響,也出現不少延後或取消上市的計畫,國內甚至還有網路公司的負責人表示,由於網路股的熱潮消褪,未來半年內將不會再有網路公司計畫到美國上市。


大陸市場尚待發展政治反成影響變數

但是,這些外在環境的變化,卻讓擁有相當雄厚實體基礎的宏碁有更多收購企業的機會;同時,在宏碁持續推動實體企業與虛擬企業相互結合的策略下,未來在網路事業的影響力必然與日俱增。

不過,這樣的布局仍然有待考驗。因為宏碁電腦自去年從美國消費性個人電腦市場退出後,並轉向以發展中國大陸為主的亞洲市場的策略轉向,近來卻受到中共質疑施振榮是台灣新任總統陳水扁的國政顧問而產生波瀾,並且出現不讓宏碁電腦繼續投資中國大陸的傳言。儘管這些傳言後勢發展都還不甚明朗,但是宏電股票也成為這波全球科技股股價修正中最弱勢的個股,從元月四日的近期高點一百元,一直跌至六十五元才停止,跌幅高達三五 %,甚至跌破年線六十八元附近。

事實上,沒有人敢忽視中國大陸的市場潛力,甚至已有許多人看好未來五年內,中國大陸很可能是僅次於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不過,宏碁目前在大陸的營業額僅有一億美元,僅占整個集團八十五億美元中的一.二 %;同時,宏碁雖頂著亞洲第一的電腦集團名號,但是在大陸電腦市場的地位卻逐步由當地品牌取代,甚至與微軟共同在大陸推動的維納斯電腦計畫都無疾而終,全數由大陸廠商接手。在施振榮被列入黑名單之後,宏碁最大的考驗將是要如何持續地推動在大陸的投資,並且繼續在中國大陸市場深耕,才能建立實質的影響力及市場地位

延伸閱讀

受財神眷顧的金錢習慣,讓她從年收入48萬社畜翻身資產破億有錢人:3個京都婆婆教會我的致富智慧

2022-09-14

投資前輩炒股票賺幾十億,卻不教4個小孩學炒股給我的警醒:靠投資致富哪那麼容易

2023-05-12

「這時代,大學畢業也不能保障成功!」主播兒14歲資產140萬:與其留遺產不如幫孩子找致富方法

2023-08-24

商界首富鋃鐺入獄應證「有錢人沒幾個有好下場」?2案例看窮人財富瓶頸:渴望致富卻不是真心愛錢

2023-11-15

退休後最可怕是錢花完人卻還沒死!離職老前輩教會我的人生智慧:投資並不是選擇,而是生存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