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京、滬、深晶圓廠人來人往一片混亂 P.96

京、滬、深晶圓廠人來人往一片混亂 P.96

新年剛開始,中國華北一帶的天氣就特別怪異,一月一日先來了場冬季罕見的沙塵暴,風沙捲得北京市民出不了門,一月六日又降下本世紀第一場大雪,黃土高原上蓋滿一層皚皚白雪。

這一個多月來,台灣半導體經驗移植大陸的步伐,也如華北多變的天氣一般,有時黃沙遍野看不清楚方向,有時風雪夾雜備感寒意襲人,雖知春天終究會來臨,卻難估計寒冬的盡頭在何時。

開年前後最為半導體界討論的話題,應非宏力半導體的人事變化莫屬。原本被視為宏力建廠中流砥柱的前任德碁工程師群,在結束上海張江工業區風光熱鬧的奠基典禮後,回到台灣上班才一周的時間,大老闆王文洋就安排了一位新主管──蔡南雄到任,幾經斟酌,王文洋安排他出任宏力副董事長。

蔡南雄在台灣半導體業界的地位著實不低,與他同班的台大電機系同學包括聯電集團董事長曹興誠、華邦副董楊丁元、矽統總經理劉曉明。蔡南雄發跡於一九八三年創建茂矽時,在茂矽十餘年間有相當不錯的口碑,無論是在國際間與大廠的關係人脈,或是公司內對部屬員工的帶領,評價都是業界公認的強手。但四年前他黯然離開茂矽集團,開始時運不濟沉沉浮浮的日子。


蔡南雄擔任宏力副董事長


蔡南雄在過去四年間,主要經歷有兩大方向,第一是大陸半導體產業的扎根,第二就是在台灣嘗試執行一座八吋晶圓廠投資案志同積體電路公司。其中,第一項的布線神州算是頗為成功,他在北京、上海、無錫、廣東等地,與官方及研究機構都建立相當關係。但後者歷經三年多的波折,投資者從竹南廣源紙廠、大同公司、到創投老店和通創投等,業界許多資深人士都看在他的名號掏錢投資,最後志同積體電路因天不時、地不利而宣告流產,大多數投資者領回本金也不埋怨,但少部分股東卻因收不回全額,而與大同公司、和通創投尋求解決之道中。

其實蔡南雄算是王文洋開始籌畫宏力投資案最早期的顧問,一九九九年時,他就與王文洋一起與上海市政府交涉,洽談在張江工業區設廠的各項優惠條件,但到了九九年底,蔡南雄與子弟兵薛永瑞決定回台專心策畫志同積體電路,王文洋才又開始另覓團隊,並在次年第二季確定德碁團隊的投效意願。

據上海傳回的消息指出,當蔡南雄「忽然」鳳還巢加盟宏力後,原有的德碁團隊大部分出現「怠工」現象,最明顯的例子,是十一月十八日典禮至今,那塊工地竟然還沒開始整地開挖,荒涼的場景很難想像出一個半月前的冠蓋雲集。加上半公里遠的中芯工地正如火如荼地趕工,轟隆隆的施工機械聲,更增添兩樁建廠案一緩一急的對比。某位台商在上海與蔡南雄寒暄過後,回台談起來,形容「宏力現在看起來有點慘」。


李康智「請辭不待命」


現在海峽兩岸對宏力案稍有接觸的業者,最關心的變化莫過於執行副總李康智將何去何從。據李康智好友指出,早從十二月一日開始,他就已經處於「請辭不待命」的狀態,在台北宏力辦公室內也不太管事,雖然有許多半導體廠開始與他接觸,但他真正的去向要到舊曆年後才會水落石出。而原來由李康智號召而至的宏力團隊,目前也各自有各自的盤算,不過這群平均年資八年左右的工程師群,要在其他公司落腳也不算難事。

要說德碁在宏力的團隊「不爽」蔡南雄,其實並不公平。蔡南雄與跟隨多年的子弟兵薛永瑞,在圈內都算是口碑不錯的「好人」。只是王文洋的用人與管理風格,令宏力的種子部隊有點適應不良,可能是最近上海宏力出現怠工的主因。

至於另一個常被視為宏力未來高層主管人選的莊炎山,自從交出南亞科技總經理棒子後,目前仍每天照常到南亞上班。雖然莊炎山與王文洋交情不錯,王文洋也頻頻盛情邀約莊炎山到宏力幫忙,但莊炎山已年過六十,論財富地位也在水準以上,於情於理應該不會找個火坑往下跳。未來宏力的戲要怎麼唱下去,還是要靠王文洋的智慧去解決。

而莊炎山這位業界大老,與中芯執行長張汝京的交情也不錯,他倆的友誼始於二十多年前的德州儀器,德州儀器資深華人圈現在幾乎成為中芯的人才庫。除了張汝京的精神導師德儀華人大老邵子凡外,中芯建廠團隊中,有不少處長以上主管,是五、六十歲剛自德儀退休的台灣留美人士。最近張汝京又請來一位德儀的院士( Fellow )張德明,負責指導中芯未來的 IC 設計服務部門。


張汝京網羅更多人才投效中芯

不過,張汝京一月初從台灣請到上海的台積電廠長邱慈雲,雖然在台積電內並非重量級人物,但是他的學經歷完整,多少仍可為中芯團隊產生加分效果。邱慈雲在台積電內任職時間約五年,在八座晶圓廠廠長中算是升官速度極快者。但是他接手台積五廠後,似乎與這座廠有點八字不合。五廠頻頻出狀況,前年九二一地震後,就是復工最慢的生產線,去年因為製程設備的問題,曾經一季內損失數千片。

在台積電慣以每座晶圓廠進行績效比較的管理模式中,五廠的狀況頻出讓邱慈雲被視為「黑五類」,去年十月就被調往研發部門。當十二月間傳出他將辭職赴大陸發展的消息時,同事間似也不感意外,因他平時言談間就頗有大中國情懷,前往大陸工作應是遲早的事。

有趣的是,邱慈雲向台積電遞出辭呈時,據聞中芯及宏力雙方都已與他談妥新職,中芯請他擔任營運副總,宏力給予的職位是研發副總。在他於一月五日赴中芯報到前一個多禮拜,還有人看到他前往宏力上海辦公室洽談,可見「台積電出品,同業有信心」真是不變的堅持。中芯國際慢慢招兵買馬初具成效,宏力「團進團出」似也成定局,北京另一座八吋廠華夏半導體,目前算是處於「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狀態,這個東風,指的也是人才。


張復興、胡定華、連日昌同門師兄弟


華夏半導體的產生,與北京市政府、首鋼集團的極力促銷有絕對關聯,但最後拱出來的計畫主持人張復興,雖然在台灣沒沒無聞,但是許多矽谷半導體人對他的評價都相當正面。

張復興在台灣是成功大學電機系畢業,在美國密蘇里大學拿到電機博士學位。台灣 IC 業界的密蘇里校友不多,但張復興與旺宏董事長胡定華、南亞科技新任總經理連日昌,先後在密蘇里念書時,博士論文指導教授都是同一位,三人算是同門師兄弟。

張復興博士班畢業後,就一直留在美國工作,他鑽研的領域是台灣赴美者較少涉獵的功率 IC 技術。功率 IC 產業不似現在台灣主流的邏輯 IC 製造,有著劇烈起伏的產業循環,而是屬於「小康之家」的模式,沒有太多競爭者,也沒太多客戶,技術上需要靠長期設計及製程整合經驗的累積,不是三、五年內就能一蹴可幾的霸業。

一名熟悉張復興個性的業者說,其實他膽子很小,如果他今天願意跳出來為華夏晶圓廠站台講話,背後的資金及技術應該已有相當準備。許多在矽谷與張復興接觸的朋友,公認他是一位 Nice Guy, 專業能力沒話說,雖然管理上有點急性子,但是論風度論氣質,都是一派讀書人味道。他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但是不至於到言必稱感謝主的地步。


郭台銘、凌安海八字還沒一撇


張復興這次被拱出來主導華夏半導體,在資金籌措上不可避免是以台灣業者為主,據創投業界傳出的消息,兩家上市上櫃知名半導體集團,都參與了華夏半導體的投資,且各自掏出的金額都有十幾億元台幣的手筆,只是資金流出的管道千迴百轉,同業之間雖心知肚明,也不願廣而告之。

華夏在資金面尚屬充裕,不過人才募集卻是個大大的問號。台灣過去二十餘年來的半導體製程發展,功率 IC 製程一直屬於另類技術,只有漢磊、漢揚、立生等小尺寸晶圓廠從事生產,且這三家廠的人才流向一般 CMOS 晶圓廠都已無法避免,要從中挖角一組團隊到大陸當先鋒更是不可能。

目前張復興積極奔走太平洋兩岸,主要就是希望物色經驗老到的 IC 業管理階層。部分業界大老對華夏半導體投入功率 IC 製造的營運模式還算稱道,至少中國大陸廣大的家電市場,未來在功率 IC 的需求量只會多不會少,但是能否找到適合的技術團隊,仍待張復興的努力。

至於最近財經報對打火熱的鴻海投資晶圓廠案,至今仍然在一片混沌中,台灣與廣東傳來的消息可謂莫衷一是。無論該項投資案是以八吋晶圓廠進行矽製造,或是六吋晶圓廠進行砷化鎵製造,仗著郭台銘積極開疆闢土的形象,似乎投入半導體製造對他來說,也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計畫。

另外,上周還冒出一個劍度科技凌安海計畫前往大陸興建晶圓廠的消息,雖然有記者向當事人查詢時,只得到一個「他媽的!八字都還沒一撇」的回應,但似乎到大陸蓋八吋廠已成為最近最流行的全民運動。不過對於各項投資案紛紛曝光,旁觀者最好還是多方觀察技術團隊主導者的口碑及過往信譽,再進一步判斷投資案的可行性。否則這陣子匪夷所思的建廠新聞熱潮過後,等個一、二年只能以天方夜譚視之,頂多再被歷史記上一筆「公元二千年的台灣投資中國半導體泡沫」。

延伸閱讀

晴空匯火災/吊車大王派5千萬元吊車無償救援、351人全撤!2勇消死因出爐,無法呼吸是它釀禍?

2024-05-27

一早被股息香醒,00919發錢囉!66萬人平均領7千元,未來還有配息續航力?跌回25元是好買點?

2024-04-15

想捧國營鐵飯碗?台電、中油+台糖、台水開缺655個,起薪4.1萬…只要撐5年能領「這麼多」

2024-04-17

輝達股價狂飆、員工暴富「錢從口袋滿出來」 工作態度驟變呈「半退休」狀態!讓黃仁勳發飆點名

2023-12-17

晴空匯6千萬豪宅火災,管委會4月竟忘通知消防安檢!住戶爆:聽消防車聲音才知,排煙、警報器都失效

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