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去年是光寶最倒楣的一年 P.94

去年是光寶最倒楣的一年 P.94

如果你遇到經營光寶集團已經進入第二十五年的董事長宋恭源,問他去年一整年最大的感觸是什麼,他會嘆一口氣跟你說,「我只覺得很倒楣,我們明明沒那麼壞,但是任憑我怎麼解釋,別人就是不相信!」

光寶集團去年的確沒那麼壞。如果統計光寶集團旗下包括光寶、源興、致福、旭麗及敦南等十一家公司,總計營業額達到一千三百億元,比前年成長四五%,至於本業獲利則可達到七十億元,也比前一年成長達一一○%,這個成績是光寶集團設立二十五年來最好的一年。

儘管業績不差,但是,去年一整年,外界看光寶集團的角度,確實有很多都不是正面的。從市場傳言光寶集團旗下公司彼此交換持股過多,引起市場擔心光寶集團在股市大跌時受傷嚴重,接著又傳出源興在海外存貨過多,以及收購致福後才發現公司的虧損及問題比想像中嚴重,導致市場擔心光寶集團在財務及營運上可能出現危機,也因此形成經營光寶集團二十五年的宋恭源最大的一次考驗。 

這個考驗確實很大,市場對光寶集團投下的不信任票,從股價來看最清楚不過。以去年光寶集團已上市、上櫃的五家公司股價變化來看,光寶、旭麗、致福、源興及敦南的股價最高跌幅分別為八三%、八一%、八七%、七六%及六九%,其中致福還一度跌破票面到五.二五元,光寶也跌到一○.七元,股價都創上市以來的最低點。


股價重挫威信受損


不僅股價重挫,最糟的還是光寶集團的威信受損。在傳言衝擊最烈的時候,任憑光寶集團出面開了多少說明會,宋恭源和光寶集團執行長林行憲率領集團的眾多幹部出來站台,但是說破了嘴,市場依然半信半疑,大家寧可相信光寶集團是出事了。

「所以我說光寶真的很倒楣。」去年每天忙著救火的宋恭源,坐在光寶集團位於敦化南路頂樓總管理處的會議室中,與林行憲一起無奈地道出他們的感受。「可是,我們會把去年的遭遇當做是一個很好的考驗,也是讓我們深刻反省的好機會。我們更藉著這個機會向內部的主管說,幸好是在我們只有一千三百億元的規模時就發生這種事,總比十年後我們達到五千億元的目標時才發生要好,因為讓我們有機會可以先進行企業改組及調整,以因應下一波更嚴格的考驗。」

宋恭源所說的改組及調整,去年在光寶集團內部如火如茶地進行,也是光寶集團自設立以來,所做過最大規模的內部合併、整合及資源重新規畫、調整的一次。講話一向很簡單扼要的宋恭源,說起來很輕鬆的「改組及調整」,其實是一項不小的企業改造工程。

先從致福談起。一九九九年九月,光寶入主致福,當初看中的是致福擁有無線通訊及寬頻兩大產品線,這兩大領域是未來發展最快的部門,也是光寶集團最缺乏的部分,因此在致福出現轉型危機時,光寶集團順利入主致福,並取得絕大部分的股權及經營權。


重整致福降低負債比率


「可是,出乎我們預料的是,致福的財務結構相當不好,又遇到去年外在環境的因素很差,原本已經弱勢的公司,在不好的環境中就更加惡化,」宋恭源說,「但是,我們堅持朝向整合的路途走下去,雖然外界人心惶惶,沒有人相信,但是,我們現在確實走出來了!」

致福原來擁有個人電腦及通訊兩大產品部門,其中個人電腦部門也有像康柏等一級的客戶,但是為了讓致福能夠把資源更專精地用在通訊領域上,因此將致福的個人電腦部門以十八億元賣給源興,至於源興原來經營的監視器本業與個人電腦產業密切相關,在產業特性、物料採購、客戶經營等都可收到整合的綜效,未來可整合個人電腦產業並跨入資訊家電市場。

致福過去的轉投資太過龐雜,負債比率高達八成,光寶集團接手後,決定把致福定位在通訊領域,至於與通訊事業無關的產品線,都要獨立出去或賣掉,除了個人電腦部門賣給源興以外,許多轉投資都已陸續處分,至於像生產筆記型電腦的致勝也要出脫,目前正與買主洽商之中,預計今年五月底以前可以定案。在光寶致力於處分致福的轉投資之後,目前致福的負債比率已降至七成,預計最後目標是達到五成的水準。

林行憲指出,「致福在無線及寬頻都是領先的廠商,像數據機是世界第一,纜線數據機及 ADSL 也都很強,未來在無線領域繼續尋求更進一步的突破,前景就會清楚很多。」光寶集團預計十年後通訊領域將占全部營業額五千億元中的一八%,但林行憲認為這個目標不夠積極,希望能夠把比重再提高到二五%到三○%,屆時致福在光寶集團的角色將更形吃重。


源興買下致福電腦部門


至於源興科技除了買下致福的個人電腦部門以外,也以換股的方式將光寶集團旗下另一家公司億訊科技合併進去。億訊目前為國內前五大網路卡製造商,主要營業項目涵蓋網路卡、集線器、交換器等電腦相關的網路產品,去年營收為二二.五億元,成長率為一七.五%,在併入源興後,也可以讓資源更加有效率地運用。同時,源興也成為光寶集團中匯聚個人電腦產業最多精華的公司,未來將成為光寶集團中在個人電腦及資訊家電領域發展的旗艦廠。

另外, 以生產黑白接觸式影像感應器( CIS )的敦南科技,也合併同屬光寶集團內的功率半導體廠旭興科技。「敦南與旭興兩家公司所使用的原材料都一樣,生產設備也很相近,合併起來,對於採購、資源整合當然比較好,這種合併的效應很快就會產生!」林行憲認為,資訊產業的競爭只有愈來愈激烈,屆時具有經濟規模將是獲勝關鍵,因此光寶進行許多合併及重整,讓企業能夠更專注,藉以提升經濟規模及競爭力。

除了大力改造現有集團內的企業外,光寶也很積極投資新事業。包括光寶至少將投入新台幣十億元進軍光通訊產業,日前並透露已投入六百萬美元轉投資三家光通訊公司,初步並已鎖定與三至五家光通訊廠商策略聯盟。


擴充大陸據點研發實力

另外,光寶進軍大陸的布局及企圖心也不可小看。「光寶目前在東南亞、美國、墨西哥、匈牙利、英國、莫斯科及中國等地都有生產據點,但長期來看,美、歐市場成長趨緩,但中國大陸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未來成長性相當大,因此中國的重要性會提升。」根據宋恭源的規畫,未來五年,光寶會把台灣當做是財務、研發及高附加價值製造的據點,至於中國大陸則會從低附加價值、成本導向的製造基地,逐步提升至具有設計能力的據點。

「目前法令正在進行修改,未來中國大陸的研發人才可以順利來台,兩岸的合作一定會增加,未來五年光寶計畫將台灣的研發人員,從現在的一千五百人提升至二千人,但是在中國大陸的研發人員則會增加更快,預計將從現在的二百人,增加到一千五百人至二千人。」

這樣的規畫,顯示光寶集團積極布局中國,但是,許多台灣企業大力加碼中國,會不會引起台灣產業空洞化的危機?宋恭源認為,台灣的國民所得目前在一萬三、四千美元左右,若未來幾年成長到像新加坡或日本的二萬或三萬美元時,有很多產業確實不應該在台灣做,那麼應該移到哪裡呢?「現在台灣人到大陸,平均一個人可以管一百五十人,附加價值非常高,這種優勢當然要充分掌握。」

「有人擔心台灣可能變成菲律賓,但是台灣也有機會蛻變為瑞士或新加坡,往後看一定很悲觀,因為後面總是會有追兵,但是若往前看,台灣的機會還是很多。」宋恭源認為,即使外商要進軍中國,都要先到台灣投資設據點,探完路後再進軍中國,台灣人實在不應妄自菲薄。


對台灣很有信心


「我對台灣人很有信心,因為台灣人很有活力,也很會掌握機會,像每次出國前,我都要家人不要把報紙丟掉,因為只要幾天不看報紙,就跟不上潮流了,台灣是個充滿變動與機會的地方,每天都讓人很有事情做,不像我去美國,有時幾個月和客戶談一次,也不覺得他們有什麼變化。」

不過,不管是組織改組或重整,或是去年繳出不錯的成績單,令宋恭源覺得最欣慰的,其實還是在這段時期內培養了不少接班的專業經理人。「除了執行長林行憲已經可以獨當一面外,源興、光寶、旭麗的總經理都是新上任的,他們的能力都相當強,因此接班也非常順利,這是我覺得最充滿希望的地方,」宋恭源說,人才是企業競爭最重要的基礎,目前光寶集團內部正在進行一個相當大型的接班計畫,賦予每個公司的高級主管都能夠擁有更多的責任及決策權,以培養每家公司新任接班人。

「我們也在內部設定各種標竿( benchmark ),除了公司的營運目標外, 對落實執行計畫及專業經理人的考核,都有相當嚴格的標準,希望能夠在產業競賽中,不要重蹈別人的覆轍。」林行憲手中拿著去年底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所宣布的宏碁集團轉型計畫簡報說,「我們對其他公司也下過苦功研究,宏碁是業界模範生,但是一樣會犯錯,我們也參考他們的轉型計畫,並從中學到寶貴經驗。」

去年的風風雨雨已經過去,光寶集團也準備好要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新變局,在個人電腦產業成長趨緩的挑戰下,光寶集團轉型的動作勢必得加快,否則難以適應產業劇烈轉型的壓力。儘管外在環境考驗不斷,但宋恭源現在已經更有信心,「以前我們是做十分、講五分,以後我們要學著多跟外界接觸,與媒體、法人及投資人多溝通,多說明我們的努力,希望以後我們能做到做十分、講八分,其餘的兩分,則留給投資人更多的驚喜!」

延伸閱讀

邰智源背鍋12年!許傑輝辭《最大黨》喊被排擠、王偉忠:他曾被控性騷…一句「還公道」阿公按讚

2023-06-17

王偉忠/那些孩子教我的事:愛不是只有我們懂,他們已強大到,以自己的方式疼我們

2015-06-30

王偉忠:每個人年輕時,就是老後的明星!把握「快樂四招」,為自己打亮生命鎂光燈

2019-10-08

家是美術館!姚仁喜新作現蹤 桃園小檜溪「三本大序」

2022-10-25

王心凌靠回憶殺再翻紅...王偉忠點名館長、連千毅組個「乘風破浪兄弟」:拍實境秀會很好看

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