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手機維修三千萬標案搶成一團 P.102

手機維修三千萬標案搶成一團 P.102

由於換機市場不如預期,通訊產業光環不再,被形容為大哥大市場最後一塊大餅的手機維修市場,日前由於台灣手機累計銷售量冠軍的摩托羅拉台灣分公司表示,要將售後維修釋出委外,因此一年號稱三百萬支的維修商機,一時之間成為眾家業者爭相競逐的目光焦點。


通訊雖然還稱不上是艱困產業,但是利潤稀釋的程度,不管是上游的製造商或是下游的零售商,毛利率也都已經下滑到一○%以下,摩托羅拉的維修委外訂單傳言一出,馬上吸引眾多廠商搶食。


競標廠商眾多 標案變得複雜

包括既有的行動電話代理商震旦行、施樂事達、神腦國際、東訊、全虹通信,兼具手機銷售和品牌自有身分的台灣電店,專業手機維修商矽魁,以及國內製造代工廠大霸電子等,超過十家業者,紛紛摩拳擦掌爭食這塊最後的商機。

然而反應超越預估中的熱烈,使得摩托羅拉也開始變得審慎起來,不僅人情壓力大到先後撤換負責審核競標提案的負責人,最後還一改當初將在六月底前完成發包的作法,宣稱評估「委外代工想法」的可能性,最後是不是會釋出?什麼時候釋出?都成為暫時無解的未來式。

原本摩托羅拉只是單純地為了降低營運成本、提升服務品質,順便重振國際聲威,才評估將行動電話維修業務外包,沒想到國內廠商熱情踴躍的態度,讓整個標案變得複雜起來。

另一個讓摩托羅拉戒慎恐懼的原因,還有人事上的周詳考量,台灣摩托羅拉的個人通訊事業部門員工約為五十人,負責維修與支援的技術服務中心就占了近三十人。


聯強與施樂事達得標呼聲高

雖然外包之後可以有效精簡人力,而承包商們為了得標,表示願意接手售後維修部門人力轉任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在後續的安置措施還沒有決定之前,摩托羅拉方面可能不會這麼快點頭。

在競標團隊中,台灣電店首開系統業者參與競標的先河,由於台灣電店和大股東台灣大哥大的往來關係密切,加上握有手機代理、連鎖門市等上下游資源,在去年通路紛紛裁員縮編之際,還擴大招募維修工程師,目前已有九十名維修人員,三百七十八個可兼營維修取件站的通路據點。

尤其在隔了兩年之久,台灣電店主動爭取摩托羅拉日前上市的新手機「巴掌機」,配合獨家首賣三個月,拉近彼此關係的企圖心不言而喻。

依態勢來看,目前以有二十三個直營據點、一年約有三十萬支一、二級維修量的聯強國際,以及摩托羅拉全球代理商施樂事達兩家呼聲最高,聯強國際過去的維修經驗豐富,施樂事達由於與摩托羅拉關係深厚,加上在台灣只代理摩托羅拉單一品牌,專一度和忠誠度都足夠,又介入末端銷售通路,建立全省加盟店,兩者都相當具有明星相。



三級維修才是利潤所在


手機維修除了原廠最高等級的委外代工之外,系統業者如遠傳電信、和信電訊、泛亞電信,由於本身不具手機維修人才,因此也會將較為簡單的維修代工對外發包。像震旦行除了代銷三大行動電話廠商的多款手機外,前陣子也拿下遠傳電信的維修標案,只要是遠傳自行搭配門號銷售的手機,就可以送到震旦行流通事業部維修,雖然利潤不高,但是業者們也都願意擺低姿態「加減賺」。

至於銷售手機的系統業者與代理商負擔較為簡單的一、二級維修,人員和機具都不算困難,反而是第三級維修牽涉到行動電話的核心機板,技術通常都掌握在摩托羅拉、易利信等原廠手中,代理商還是必須送回原廠維修。

如果以台灣行動電話接近百分之百的普及率,一般以二%的維修機率計算,一年手機維修市場約有三百萬支左右的產值規模,一級維修市場賺的是換殼、按鍵等零件費用,大概兩、三百元就能完成; 二級市場賺的大多是 LCD 螢幕淡化的費用,收費大概在五百元到八百元之間;至於必須經過原廠授權,才能打開電路板的三級維修市場,平均收費在一千元到一千五百元之間,這也是維修商利潤最大的地帶。


毛利率比新機高?


手機維修市場難道真有這麼誘人嗎?撇開各零售店頭自行完成只要動動面板、修修 LCD 螢幕的一、二級維修不談,由於需要動到主機晶片的三級維修, 雖然維修廠商給原廠的報價大概在十美元左右,扣除元件和人工成本,利潤大概為一五○元台幣,毛利率將近五○%,使得不少人認為毛利比販賣手機還高。

但是目前已經是諾基亞和易利信手機三級維修商、每個月出貨三萬片的矽魁副總經理李萬晉卻說,三級維修市場看起來很大,實際上卻是一個虛胖的商機,因為三級的維修量,大概只占整體手機維修市場的一%,也就是一年只有三十萬元左右的規模,換算起來也只有四千五百萬元商機。

就算摩托羅拉的三級維修量吃下整體市場的三分之二,一年有二十萬支手機需要維修,整個標案的總金額也不過三千萬元,維修商在建置設備、人力等成本之後,實際上賺進口袋的根本相當有限。

把手機維修戲稱為「擦屁股」行業的李萬晉說,手機售後維修的市場一定有,也一定要有人做,但是除非達到一個月兩萬支、產能利用率超過九五%的經濟規模,特別是新業者需要重新招募員工與採購檢測機器的門檻障礙,要不然賺這個錢,其實是很難的。

延伸閱讀

50歲存股都來得及!她月薪2萬多、中年才存養老金,退休後月領1萬股息遊山玩水: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2024-02-19

年過50歲才懂得「重男輕女」4個字!她感嘆:爸媽把2棟房送給兒子,幸運的是他們把自己送給了我

2024-03-13

鈊象、精華光學...一份薪水養一家四口,大學教師50歲滾出兩千萬存股,年領70萬股息,16年投資秘訣分享

2024-03-26

50歲電子業高管除了1間房,存款只有300萬...參加婚禮驚覺同學財產比我多!投資這2檔ETF,65歲退休錢花不完

2024-04-11

你若不狠,子女就啃!80多歲鄰居阿嬤與50歲兒子一家給我的啟示:「老媽子」只會養出老小孩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