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美日大廠決戰數位家電市場 P.60

美日大廠決戰數位家電市場 P.60

後 PC 時代中,決戰客廳的數位產品,正挑動電子大亨的神經,從微軟的比爾蓋茨、惠普執行長菲奧莉娜、到夏普社長町田勝彥等國際企業,都一致看好未來的趨勢。這場客廳數位家電的世界大戰,正開始在全球先進國家延燒。

「家庭用數位設備正處於爆發性成長的起點。」惠普執行長菲奧莉娜最近這麼說。

這句話出自菲奧莉娜口中,至少代表了兩項涵意,一項是,個人電腦產業正走到一個瓶頸,連龍頭廠惠普都已感受到成長壓力,需要積極搶攻數位家電市場;另外一項意涵則是,消費性產品市場向來是日本人的天下,如今資訊廠商也要進來分杯羹,美、日對決的態勢已是一觸即發。

首先是微軟,在以個人電腦為架構的平台上號令天下十餘年,其獨占勢力並未因反托斯辣案而削弱,但個人電腦趨於成熟卻成了微軟未來最大的隱憂。蓋茨幾年前已預見此一瓶頸,親自領軍深入四大新興業務領域──遊戲機與軟體、行動設備軟體、MSN (含寬頻與軟體服務︶、中小型企業軟體。雖然轉型至目前尚不順暢,但以微軟積極搶攻 Xbox 及手機軟體等市場的情況來看,沒人敢忽視未來微軟在數位家電市場的影響力。

微軟仍不可小覷 戴爾將掀價格戰

戴爾公司的動向是另一個最大變數,過去戴爾在個人電腦市場上攻城掠地,原因就是直銷策略奏效,未來戴爾搶攻數位家電市場,這些直銷客戶名單依然是致勝的關鍵武器,許多人已預期,戴爾的介入將造成數位家電市場價格大破壞。

事實上,多數人都認同,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勝負關鍵在於決戰客廳,但決戰客廳的關鍵又落在簡化操作與整合周邊兩大要點。微軟、惠普等資訊業者已花費不少心力在此層面,但繳出的成績未盡理想。蓋茨坦承,「我們的挑戰在於大幅簡化(資訊設備使用環境)。」類似的論調也出自菲奧莉娜口中:「現在的電腦還是太難使用。」

本質上,惠普、戴爾、Gateway 等系統業者,仍與微軟平台共舞,再各自尋求利基空間。蘋果電腦雖有其利基的系統產品市場,但為因應後 PC 時代的挑戰,蘋果也積極開拓高階消費性電子產品與服務領域, 其 MP3 播放機 iPod 在本會計年度第三季狂賣三十萬四千部,是分析師預估的四倍,而蘋果力拱的網路收費下載音樂服務也大受消費者歡迎。蘋果的優異表現,堪稱是資訊廠商轉型的典範。

夏普轉型奠勝基 各大廠急起直追

相對於資訊公司想延續過去十年的成功經驗,日本松下電器、夏普、東芝等傳統家電與資訊產品綜合型營運業者,在苦悶了數年的營運不順之後,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的快速崛起,正是他們苦盼良久的振衰起蔽良機。

夏普在這波轉型中暫時領先群倫,該公司在液晶電視領域的起步最早,自一九九八年起就切入市場,經過幾年的苦心耕耘,近兩年開花結果,該產品開始邁入快速成長期,目前在全球市場享有逾三成的占有率。

不過, 包括新力、松下電器已放話將全力搶攻此一市場,三星電子、LG 也急起直追。面對各方來勢洶洶,夏普深知高市占率不可能久長,﹁我們不認為可以持續維持當前的高市占率,但液晶電視的整體需求才剛剛竄起,我們的銷售額可望因此繼續強勁增長。﹂夏普社長町田勝彥樂觀地說。

以新數位時代要求的簡化與整合兩大基本原則來比較,資訊與家電業者在這場大戰中的優劣勢,資訊業者產品的整合度尚可,但簡化度不足,反觀家電業者擁有相當優異的簡化度,但整合度卻極差。

因此,不論是微軟與惠普力拱的「媒體中心」( Media Center ),亦或飛利浦追求的「環繞智慧」( ambient intelligent )理念, 甚至或如新力計畫把遊戲主機,三星計畫將手機拱為家庭平台的戰略,其實最終都以達成整合與簡化為目的。

對於台灣廠商來說,這場美日大戰的結果如何不是那麼重要,重點仍是台商拿得到多少商機,誰能以最快的速度配合這些大廠,取得最多的代工商機,或者甚至是推出足以相抗衡的品牌產品,搶占市占率,顯然才是台商最關心的事。

延伸閱讀

6萬人上街抗議國會擴權!國會調查權二讀通過,被調查者可請律師「要立院主席決定」,綠批:偽君子條文

2024-05-24

台泥蘇澳35 MW E-dReg儲能啟用!台泥斬獲台電電力交易價格最高項目,攻下72%市佔

2024-04-15

碳費基準呼之欲出,台泥張安平支持「碳有價」:本土進口商品都應支付碳成本,籲宣告台灣CBAM推動時程

2024-03-14

聯準會暗示降息,官員卻潑冷水?「現在談降息還太早」:通膨回到「這目標」才會放寬

2024-01-20

槓上特斯拉!小米電動車「SU7」最低不到百萬,夏天過熱問題有解?雷軍這說…3大版本、性能一次看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