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客戶的口碑是企業活廣告 P.28

客戶的口碑是企業活廣告 P.28

民國六十四年,我從淡江大學電算系畢業,當完兩年兵退伍後,就去了美國。頭一份工作,就是在餐廳推餐車,那段辛苦的經驗讓我徹底醒悟,於是,過去常逃課不用功的我,重新拾起書本,還念了兩個碩士。

一九八八年,我和老婆兩人,以一萬美元資金,在自家的車庫裡創立 Linksys,一開始就鎖定家庭與中小企業為客源,生產網路設備,九四、九五年個人電腦、網際網路逐漸普及,網路設備需求快速增加,趁著這股風潮,每年營收以五○%以上的速率增加,連續七年獲選為全美成長速度最快的前五百大企業,年初,思科( Cisco )以五億美元合併 Linksys,更把 Linksys 帶向世界市場。

編按:今年初,美商思科宣布以五億美元收購 Linksys,這家被收購的北美家庭網路設備第一品牌的創辦人,就是台灣出生的曹英偉。此次曹英偉應母校淡江大學的邀請,講述他如何在十五年,累積出五億美元身價的創業之路,以下是他精采演講的摘要。

過去五年,Linksys 總計成長七倍,今年預估營收可達六億美元,明年則達十億美元規模,主要的產品定位,也將從 PC 產業積極轉型成為消費性電子產業,整合無線家庭網路、數位內容與家庭娛樂系統。至於合作的台灣廠商則高達十餘家,其中以建漢、耀群、正文、友旺、宏正、合勤、亞旭、康全、中磊、華碩等公司為主。

很多人問我,Linksys 為什麼可以這麼成功,我總是回答,除了時勢的推波助瀾,選對「客源」也是當初快速成長的要素,Linksys 賣產品,不只強調價格便宜、操作安裝簡易,更注重「售後服務」。 滿足客戶需要,絕對是 Linksys 成長快速的關鍵,尤其是在 SOHO (家庭與中小企業)市場。這帶來兩個影響,一方面客戶的需求導引 Linksys 的研發方向,另一方面,也讓 Linksys 深信,客戶是企業的活廣告。

我歸納 Linksys 的成長,取決於企業文化, 第一點就是「東西方文化融合」。其實,我還覺得美國人較華裔好管理,因為西方文化重視溝通,只要你公平、公開、有好理由,沒有員工是說服不了的,而華裔員工的優點則是「韌性強」、工作很敬業,但相反地,「忍性也強」,往往埋頭苦幹不吭聲,等到耐不住開口時,就是要跟你談辭職。

而融合東西方文化的最好方法,就是「身體力行」的領導術,自己從基層工作做起,熟悉公司每個環節,不僅員工唬不了你,更可以透過老闆的獨到眼光,找到企業與產品一些新的「附加價值」。

「活用保守與積極的策略」,是第二個企業特質。在產品的推出上,Linksys 是非常積極的,如去年無線網路產品一波接著一波地推出,可是,我們的財務管理,卻是相對地保守很多。整合這些保守與積極的策略,倚賴的就是工作團隊的努力,因此 Linksys 非常注重團隊, 我們用十五到二十人的編制,去解決各式疑難雜症。

快速地反應市場、消費者與科技進展,是每個資訊業者生存的要件,在這個原則底下, Linksys 發展出特殊的「一貫與堅持」( Consistency & Persistency)。 從 Linksys 創業至今,與台灣製造廠商密切合作就成為「一貫的策略」,因為台商的快速反應與彈性, 讓 Linksys 揚棄美製產品,堅持百分之百台灣製造,不僅如此,在與思科合併後,委台代工的規模還會更大。總而言之,與台灣代工廠維持夥伴關係, 是 Linksys 在激烈市場下的競爭訣竅,也是我們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除了和台灣合作這個不變的堅持外, 談起 Linksys 的企業文化,不管是東西方文化、保守或積極策略、充分授權或專斷獨行,都是在兩極化間做抉擇,所以,決策時要找到「平衡」( Balance ),走到極端是很難做事的。

而且,談到公司治理,光有管理概念是不行的,執行力才是決勝關鍵。計畫別定得太遠,因為「市場起伏是沒有保證的」,只要抓住原則,預測六到十二個月後的市場趨勢,然後一邊做,一邊因應市場變化,保持彈性與執行力就對了。

過去 Linksys 的經營模式是成功的,但要帶領 Linksys 繼續邁向成長,就必須觀察未來市場變化,適時彈性轉型。今天,消費性電子產品與無線家用網路產品正以三倍的高速成長,處於爆發的「十字路口」,所以,去年還專注於資料分享技術的 Linksys,今年已轉變為娛樂與數位內容導向,生產家庭娛樂用網路設備,慢慢離開個人電腦業,向消費性電子業靠攏。

分析未來無線家庭網路,將有四個相關明星產業興起,一是具娛樂功能數位電視,二是無線影音通訊產品,如智慧手機等,三是個人電腦,最後是家庭管理系統,能智慧化節省能源、管理電器與負責家庭保全。這幾項產品最後整合的核心,就是透過無線傳輸設備,所以,未來家庭裡,消費性電子業的整合勢必少不了無線科技。

這股消費性電子與無線科技整合的趨勢, 對 Linksys 來說,切入的難處在於消費性電子的消費者習慣、製造、研發及產品與電腦業完全不同,不過相反地,多年來與網路設備消費者打交道的經驗,也給與我們切入的先機。

新趨勢代表新產業模式的興起,不過大家一定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美國人把科技產品的製造、甚至是研發統統外包給其他國家,為什麼還能保有科技領導者的角色?原因就在於掌握了「規格標準」的制訂,決定美國科技發展的優勢。日本大廠 SONY 等目前急於聯盟、建立家庭無線傳輸標準,就是一個明白的寫照,不過,我相信未來消費性電子與無線科技整合領域,美國科技品牌與台灣製造商的產業鏈模式,還是比品牌製造一把抓的日商具有優勢。

目前無線網路技術,正促使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市場「轉型」,台灣廠商若能參與「無線技術」的標準制訂,也是很有機會自個人電腦業轉型,成為世界消費性電子產業主力的。畢竟,以台灣廠商無線科技的技術,不僅可以幫助 Linksys,也絕對有能力可以茁壯為世界品牌。

不過,台灣的企業文化有以量殺價的取向,這對經營一個世界品牌來說,是有很大殺傷力的。 以 Linksys 來說,有時也面臨產品的殺價競爭,但是,品牌形象更重要,所以我們發展出另一個低價品牌「 Network anywhere 」,同時發展兩個不同價位層次的品牌, 可以藉此保護 Linksys 更高的品牌價值,這個方法可做為台灣發展品牌的借鏡。

在母校演講,令我回想起大學生活,那段日子的影響,養成我的「自制能力」。記得那時不喜歡的科目,總是靠著自己的自制力要求,才沒有提早放棄。後來發現,自制力對我有另一番更重大的意義。想一想,幸好自己是在三十九歲創業,若是二十幾歲或三十出頭就創業,自制力不夠的我一定耐不住性子,不但得罪客戶,也弄得自己痛苦。

除了自制力外,「專注」更為重要,拿大學的成績舉例,挑自己喜歡的專研,就比每科拿一百分要重要許多,只要學得精,年輕人不怕沒有出頭的一天。同樣地,Linksys 有今日的成功,就是專注在品牌經營上的努力。 未來 Linksys 更將整合消費性電子、數位內容與娛樂取向,專注於建立下一世代的生活平台。

曹英偉為美商思科( Cisco )副總裁、Linksys 事業部總經理, 他 1951 年出生,淡江大學電算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州理工學院電腦科學碩士及加州佩珀丁大學企管碩士, 早期擔任美國百事可樂、TRW 及 Kraft 電腦資訊部門主管等職。Email:victor.tsao@linksys.com


延伸閱讀

不是生在豪門權貴就是名媛!禮儀老師直言真假名流差異:賺錢不需要文化教養,但是花錢需要文化教養

2023-09-15

你是在養寵物,還是在養孩子?在第一線18年教師真心教養3提醒:父母不是上帝不能替孩子代勞一切

2024-01-25

「女兒照顧,你錢卻都給兒子,這公平?」一趟旅行讓我體悟:父母心中的公平不是每個孩子得到一樣多

2024-02-07

「給小孩太多錢,反而害了他們!」身為父親,股神巴菲特的教養之道:絕不寵壞小孩

2022-08-12

無數老母親為了孩子能兼顧事業與家庭,再次投入顧孫的修羅場...心理諮商師:隔代教養也需要愛與肯定

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