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創新要能滿足客戶需求 P.88

創新要能滿足客戶需求 P.88

2004-07-01 09:44

不管是什麼產業,發展夠成熟了,難免會陷入「微利」景況,為求突破,很多廠商都高喊創新,大家認為,開發有創意的產品,讓消費者眼睛一亮,才能夠跳開低價廝殺的泥淖,另創一片天。

於是企業界開始對外強調自己的研發投資,誰有龐大的研發團隊、砸下大筆研發經費,就敢聲稱擁有競爭力;政府也用經費補助的方式鼓勵企業在台設置研發中心。整個大環境出現「研發創新」掛帥的鮮明現象。根據美國專利主管單位的統計,二○○二、○三年,全球每個小時平均完成一百個發明,每個發明都代表某種創新。

我認為,投入龐大經費是企業對於研發的重視,而專利權則代表研發成果的「數量」,這些都是企業投入創新的重要指標,但是「創新」的意義非常深遠,光是看發明或者研發出多少新東西還不夠,這些新東西要能解決問題、改善人類生活,才是真正的「創新」。

創新的英文是Innovation,而研發或者發明是Invention,Innovation 應該等於Invention 加上商業價值,換句話說,發明必須具備商業價值,才能稱為創新,單單只在實驗室裡發明,卻沒辦法拿到市場上讓消費者使用,就是沒有商業價值,也就不算是創新。

我們可以拿汽車產業為例來了解「創新」的真正涵意;福特公司把零件客製化,進而大量生產,促成整個汽車產業蓬勃發展,這就是創新的典型,福特汽車並沒有在實驗室裡發明出任何全新的產品,而只是改變商務流程,將各款汽車的多項零件規格趨於標準,這麼一來,不僅帶動汽車產業,也連帶拉抬石油能源等相關產業,對人類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IBM一直很重視研發,在全球設置八個研發中心,年年花大錢都是為了研發,不過,長久下來,IBM 內部檢討後發現,砸下重金和人力之後確實有很多領先的研發成果,但是商品化比率還有提升的空間,因此,最近幾年IBM 要求各研發中心的「發明家」們出門跟前端客戶接觸、交談,藉由這樣的直接互動,激盪出真正符合客戶需求的研發成果。

這樣的調整果然真的有效,前一陣子,台灣IBM 與建華金控共同合作開發的「CPA 洲際管理帳戶」案,就是中國大陸IBM 實驗室的研發人員跟建華金控談出來的,一開始是建華金控提出一個服務華人世界的初步構想,希望IBM 幫他們設計一套機制,讓兩岸三地,乃至於美國西岸等太平洋沿海地區的華人都能夠跨區理財,讓IBM 的大陸實驗室人員直接接案處理,不會因為業務人員傳達訊息而有溝通上的誤差。

商人在商言商,business is business,IBM力求創新,最終目的是要滿足客戶需求,讓股東有合理的投資報酬,所以當大家一窩蜂掀起網路熱潮的時候,資訊科技業的很多知名大廠像是HP、Cisco 等等,都順勢拿出大小不等的金錢投資網路公司,但IBM 對那時候的網路熱持保留態度,始終沒拿出半毛錢投資;同樣地,如今IBM 任何創新,都要讓客戶願意掏錢才算成功。

許多人認為資訊通訊技術發展趨於成熟,已經沒有什麼令人眼睛一亮的突破,因此讓人覺得創新空間愈變愈小,尤其○一年初網路泡沫化後,有更多人認為,資訊科技產業再沒有什麼可創新之處。

我卻覺得,創新的機會往往在大家都覺得很舒適(comfortable)時出現,也就是說大家覺得一切都理所當然,沒什麼新鮮事時,往往就有創新的契機,例如十四世紀時,每個人原本都覺得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毫無疑問就在這種情形下,哥白尼竟有驚人之舉,發現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

在科技業確實已沒有什麼嶄新技術會像過去微軟推出視窗九五作業系統,或者英特爾推出能大幅提升影像處理效能的Pentium 微處理器那樣讓人趨之若鶩,那是因為,絕大多數消費者的基本需求都已經被滿足了,就算英特爾或者微軟大規模為新產品造勢,也很難帶動新一波的電腦買氣,消費者不會只因為一顆新的微處理器或者一套新作業系統就去換一台新電腦;所以,現在的創新不是靠發明新技術,而是靠「整合」,例如,把資訊與消費性電子產品結合就是一種整合性的創新。

此外,電視頻道購物這樣的商業模式也是一種整合性創新,等於是將產品買賣這件事,跟原本只被拿來當作娛樂的電視平台整合在一起。這種創新將使得觀眾對於電視功能的期待更多元化,進而對電視頻寬的需求更加迫切,最後勢必將帶動科技發展,到時候,隨選視訊(Video On Demand,應個別觀眾要求而播送影片)的機制一旦出現,將會直接衝擊錄影帶業。

企業創新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也要抓對創新方向,這是大工程,需要政府集結各方的力量從旁協助;在美國,政府就結合了產、官、學界專家組成創新委員會(NII,National Innovation Initiative),透過這樣的組織運作,提供企業界未來發展方向。

在台灣,政府以經費補助的方式協助企業設置研發中心,經費固然重要,但還有比資金補助更重要的事,例如,以更開放的態度讓企業進用國際人才,透過世界各地人才可以更有效率地掌握市場需求,讓創新方向更精確。

善用全球人才是企業創新很重要的一件事。資源全球化已經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在這樣的趨勢之下,工作者(worker)已經打破了地域界限而四處移動,過去移動的是工人,哪個地方的待遇好就往哪個地方移動,從企業的角度看,則是哪個地方的工人薪資水準低就把工廠往哪裡搬。

而現在移動的不再只是工人,連知識工作者也開始不受地域限制,哪些地方可以提供好的發展空間,知識工作者自然往哪裡靠攏,相對地,企業也會為了就近聘用人才而移動營運據點。

不論是個人移動或者企業移動,都會有人受惠、有人憂慮,憂慮者擔心工作機會被外人搶走,飯碗不保,種種爭議甚至演變成政治議題。

為了讓台灣企業能夠持續保有創新實力,政府應該從旁協助,以便讓廠商順利從全球各地取得適當的人才,另一方面,也為台灣產業找出一個新的發展方向,讓本土人才在產業環境變化之中,繼續發揮所長。

延伸閱讀

新北遭割頸國三生搶命2天救不回「當天使去了」...校方悲痛:全力協助處理後事,校園暴力誰是幫凶?

2023-12-27

國中生被割頸4天後…廢死聯盟發聲「以暴不能制暴」萬人怒轟!他說10年養出殺人犯該問天道盟

2023-12-29

政見會/國三生割頸讓人痛心⋯賴清德:落實社會安全網2.0、侯友宜「刑事處分要從16降到14歲」

2023-12-28

張誌家傳心肌梗塞猝逝,享年43歲…曾被譽天才球員、拿下旅日最高1.2億日圓簽約金

2024-01-02

新北國三生割頸離世,乾妹教唆乾哥還說我沒錯!一把彈簧刀捅出校園霸凌多嚴重,師:這世界怎麼了?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