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網路儲存市場商機無限 P.92

網路儲存市場商機無限 P.92

在全球資訊科技產業(IT)成長仍舊欲振乏力,並且面臨微利化時代的挑戰下,儲存市場在今年第三季的表現卻顯得十分亮麗,除了惠普市場占有率下滑外,其他包括IBM、EMC,與日本日立 (Hitachi)等國際大廠的營收都大幅成長,表現之好令人意外。

究竟資訊儲存產業何以如此得天獨厚?我認為是因為無論世界經濟的景氣如何,電腦的儲存需求始終會隨時間而自然增加,而且容量增加的速度一直高於硬體價格下滑的幅度,使得營收及獲利都得以維持在預期的水平之上。

在此同時,各大廠為了防止儲存硬體因下降過速而導致營收下滑,也早已未雨綢繆,尋求分散營收來源的策略,並明顯地把往後產品的發展重心,轉移到盈利豐富的儲存資料軟體與客戶諮詢服務上。

換言之,傳統大型資訊儲存市場已逐漸從以硬體為市場主流的生態,演變成以智慧軟體為主的系統產業,畢竟在當今資訊爆炸,硬體已逐漸商品化的時代中,重要的不單只是提升儲存容量的考量,更重要的是如何管理與應用資訊這方面的問題。過去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的發展都僅僅著重在「T 」 (科技,Technology)上,而忘了我們事實上真正要的是「I 」 (資訊,Information)。

美國高盛銀行 (Goldman Sachs) 的前儲存部門副總裁坎培 (David Campbell) 在談到儲存資料管理的挑戰時就指出,當今企業的資訊問題在於資訊的儲存「只能進不能出」,一旦資料被儲存了以後,鮮少有在日後被刪除的情形,因為企業人事異動頻繁,日久更沒有人知道哪些資訊已過時需要刪除,哪些應該繼續存檔。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國會扮演的角色更是雪上加霜,為了防止恩龍 (Enron) 金融醜聞案重現,明文立法規定某些商務上的資料不但不能任意刪除,還要「隨傳隨到」,並且規定在二○○五年後嚴格執行這條法律,這使得資訊管理幾乎變成企業最頭痛的問題。

從這裡可以清楚地看出來,儲存大廠為何把產品的發展重心,轉移到儲存資料軟體,並且大肆進行購併。EMC在執行這種擴張及轉投資的策略,是最積極也是最有成績的。在購併VMWare,Legato,與 Documentum 三家軟體公司之後,EMC 的軟體年營收已達十億美元以上,轉型的速度與效率相當驚人。

既然市場生態是朝向「大者恆大」的趨勢發展,市場壟斷的現況已經愈來愈明顯,那又何來商機無限的說法呢? 原來在這個平靜無波的表象下面,正蘊釀著幾股暗流,可能在日後讓儲存市場重新洗牌,大幅改變這個市場的版圖及風貌。

儲存硬體雖然在近年已經大幅下降,但下探空間仍大,在未來五年間仍將會持續降溫,直至中下層產品價格變成與個人電腦(PC)一樣被商品化為止。事實上,硬體儲存IC的價格早已商品化,降價的速度很快,但是儲存軟體還是在少數幾家國際大廠的把持之下,使得整個產品價格仍然居高不下。

此外,大型高檔儲存產品的成長因價格偏高,與中小型產品的性能差距逐年縮小,造成中小型產品增長迅速,逐漸取代大型的高檔儲存產品,成為明日的主流產品。

問題是,中下層產品因為規格趨向開放式,競爭激烈,極可能成為以低價位為訴求的台灣進階儲存產業的墊腳石。換個角度來看,國際大廠面對的問題,很可能就是台灣廠商的生機, 以台灣的硬體系統研發能力,發展中小型儲存系統絕對可行,但開放式儲存系統軟體尚未成熟,所以台灣惟有自力更生,並加強與美國獨立的儲存軟體公司進行技術合作,如此競爭力將會大幅提升。

此外,我認為網格儲存技術(Storage Grid)如果能持續發展,就很有可能在全世界的資訊儲存產業中,造就出一個地位像戴爾 (Dell) 在個人電腦產業中的領導巨擘。 如果把網格儲存技術直接應用到適合台灣的開放式儲存產品上,未來必定商機無限。

儲存市場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已經從傳統附屬在伺服器內的直嵌式(Direct Attached)架構,演變成可以經過網際網路來連接的獨立網路儲存系統 (Network Attached)架構。

網路儲存市場可以大致分成兩大類,第一類小型電腦介面 (iSCSI) 用網路直接把硬體儲存器與伺服器接起來,這種作法使儲存資源得以集中管理分配,而伺服器則可以依實際需要而分散在企業裡的不同角落。

第二類以檔案網路化為原則,把分散的檔案伺服器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用網路的虛化功能 (Virtualization) 結合起來。這兩大類各有其所長,在可預見的將來會相輔並存。
由於近年來寬頻網路與數位內容的發展,使得儲存功能更形分散到網路各處,這種趨勢造成許多儲存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不再局限於企業的數據中心而已,而漸漸地開始與消費性的電子產品結合起來。

這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例子,就數蘋果電腦創新開發的iPOD 攜帶式數位音樂器。iPOD 在經過兩年的發展以後,儼然已成為一個新興的主流消費電子產業,而隱藏在每一個iPOD 內的核心技術,正是超高密度的儲存晶片與軟體。智慧型手機的發展也將步iPOD 之後,成為另一個消費型主流儲存產品。

從iPOD 與智慧手機的例子,我們已可以清楚看到網路儲存方面潛在龐大的商機。超高儲存量的儲存IC將是關鍵核心技術,標榜的是省電、體積小、重量輕的消費電子產品特性,又擁有高度智慧,可以在備用時暫時減少耗電量, 並可能配備網路版權審查能力。這種晶片可能與其它晶片進一步結合,成為下一波的主流系統整合晶片。

從純技術的角度來看,台灣因與美國科技交流密切,對於技術走向一直都掌握得很好,但是在儲存市場肯定會往系統、管理軟體與新消費電子產品等多方向發展時,台灣最需要的不是技術,而是對整體市場有全盤了解的產品市場人才。

在產業市場人才缺乏的情況下,台灣可以考慮經由企業合併的方式,善加運用併購後的市場專業人才,進而提攜本土市場專業的水平,這是我對台灣發展儲存產業的建言,我也相信台灣廠商有能力在全世界的儲存產業中取得一席之地。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月薪13萬,卻依舊覺得買不起房子養不起孩子?同事的抱怨讓她醒悟: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差別

2023-08-28

從背150萬學貸的窮學生,到資產破億的臨床心理師:相信自己有一天會變富有,是件很有力量的事

2023-04-12

「比起遇鬼,我更怕過窮到連鬼都怕的日子!」28歲新祕轉職大體化妝師,連王永慶、嚴凱泰都是她服務

2023-05-07

夫妻倆苦一點也要投資兒子求學!60歲退休工程師教會我:窮人和富人對於「累積財富」的最大差異

2023-07-26

「後悔年輕時逼孩子念書,親情消磨殆盡...」貧窮女工翻破億身價:教育小孩成為有錢人的2個致富觀念

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