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爾必達聯合台商壓制韓國三星 P.78

爾必達聯合台商壓制韓國三星 P.78

曾被媒體貶為日本電子業史上最差勁的合資案例,每天一開門就要虧兩億日圓的爾必達,如今在「日本半導體救世主」阪本幸雄手中振衰起蔽;藉助與台商的合作,準備打倒三星在DRAM產業的全球霸主地位。

「市場好的時候,心裡總是煩惱價格會下跌;市場壞的時候,卻也不能手軟,投資額要更大!」日本爾必達(Elpida)社長暨執行長阪本幸雄,難得卸下嚴肅面容,親口吐露自己「過著每天都很害怕的人生!」

在年復一年上沖下洗的DRAM市場中,這位剛滿六十歲、夜夜都憂心業績到睡不著覺的日本歐吉桑,卻無庸置疑,成了勝出英雄。

守住日本DRAM業戰線

根據研究機構顧能的統計,爾必達市占率在短短五年間,成長了三倍,去年僅次於韓國三星,是全球規模第二的DRAM大廠。但五年前,當阪本空降爾必達時,內外沒人相信這會成為事實。

爾必達是在一九九九年,由NEC、日立製作所與三菱電機共同合資成立。
三家成績平平的DRAM業者洗牌合併後,結果更爛,還曾被媒體貶為日本電子業史上最差勁的合資案例。每天一開門,就要虧兩億日圓,根本沒人敢接這個爛攤子。

在眾人訝異聲中,阪本卻在二○○二年十一月,當上了爾必達的救援投手,原因是,「我習慣了這樣的惡劣處境!」

畢業於日本體育大學的阪本幸雄,曾經是棒球場上的明星二壘手,他也曾經想過要打職棒、或是到高校教野球;但最後選擇卻進入半導體這一行。從德州儀器、神戶製鋼所的半導體部門,到聯日半導體,阪本在自傳中描述說,「一個個,都不是好坐的位置!」但他卻一一勇敢攀上去了。

「爾必達是日本DRAM產業的最後堡壘,我一定要守住!」這是他當時接手時的簡單念頭。

「不斷進行差異化!」阪本說,他一開始的改革方向,就只有一個。因為在爾必達內,技術不是問題,研發人員都非常老資格,但是他們的觀念都不對。「我要求,每個人都要想不一樣的觀點,擁有不一樣的思考邏輯。」阪本強調,這對日本老員工們非常困難,不過,一定先要顛覆過去的自己,進一步才能顛覆競爭對手。

他希望一切都能簡單、明確。開會一定要在一個小時內結束,每個人準備一張A4的報告重點,不需要長篇大論,但一定要能夠執行、有結果。

獲利數字,給了他信心回饋。阪本○二年就任時,單季營業利益為二三八.三一億日圓,到了今年第二季已達六八四.二億日圓,增長了將近三倍。

要打敗三星登上全球第一


日本《東洋經濟》評論,爾必達是日本半導體浴火重生的典範,阪本真是不折不扣的「救世主」!因為十多年來,日本電子電機產業不斷重組,面對應該選擇專注或多元的挑戰,但大多數業者獲利率不到一成,股價更是持續低迷。

《東洋經濟》歸納了阪本革命的四大關鍵:由外部找經營者、由外部治理資本、生產集中在一家工廠,以及制定明確的目標。阪本自己則說,這是一場對上韓國世仇的血戰,片刻都不能放鬆。

每天半夜兩、三點,阪本還常在家發電子郵件給員工。不論主旨為何,他都會在文中特地加上「世界第一」的字眼,讓每一個人能夠打心底相信自己能夠挑戰三星。

對於未來要拉下三星,爾必達的外部策略是與台商合作。剛新生的瑞晶,爾必達出資達五成、總額超過台幣兩千億元;但在一千八百人的大公司中,他只派了七位日籍幹部來台,幾乎完全由力晶主導進度,「我非常信任台灣人!」


阪本笑著說。
除了與力晶在DRAM生產製造上合作愉快外,阪本強調,與金士頓(Kingston)、力成的結盟,也是關鍵。

與台商合作完整價值鏈

爾必達的DRAM,有超過三成交由金士頓處理成DRAM模組,力成則是金士頓轉投資的記憶體封測廠。「DRAM從瑞晶做出來,接著到力成、金士頓,整個價值鏈上,成本可以控制到最低!」阪本強調,每一個環節,他都想得非常清楚。

阪本曾深得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信賴,因為他在聯日總經理任內,成功將八吋廠轉虧為盈,還順利在東京掛牌上市。「他真的非常喜歡台灣!」這是力晶董事長黃崇仁的親身感觸。

一位曾只懂得棒球的小人物,沒念過企管,也不懂電機;卻在極端重視學歷的日本大會社中,不僅坐上了大位,還總是在最危難的時刻,顛覆了整個產業的運作模式。阪本的變革經營學,確實很有兩把刷子。

阪本幸雄
出生:1947年
現職:爾必達社長暨執行長
學歷:日本體育大學體育學部
經歷:日本德州儀器副社長、神戶製鋼所半導體事業群總經理、聯日半導體總經理

延伸閱讀

原以為被動收入夠生活...他財務自由提早退休,沒想2年就考慮重回職場:不是退休後人生就無憂無慮

2023-07-20

60歲夫妻無房貸有銀行定存1千萬,月花費2.5萬可以提早退休嗎?3案例看:不工作退休的4個關鍵

2023-10-06

原本想辛苦10年後就能提早退休...會計師的財務自由反省:一天只工作4小時,卻害我踏入高時薪陷阱

2021-10-13

他40歲出頭財務自由果斷辭職提早退休,卻沒想5個月後決定重返工作:有錢人持續工作的真正原因

2024-02-21

在公用事業待了30年,他卻能在52歲和妻子攢6千萬淨資產提早退休:父母讓我們唯一繼承的是知識

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