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台灣預資

台灣預資

廣告企劃製作

科技線上

2013-11-07 13:33

在GMF台灣預資,創新的過程不是「由上而下」 (Top Down)而是「由下而上」:產品的創新必須來自客戶,花最多時間聆聽客戶需求的第一線同事,才是創新的源頭。再來是速度:我們用最快的速度測試新產品,從發想到上線,最快二星期就能完成。──GMF預資創辦人兼董事總經理 石艾偉(Avery Stone)

開創亞洲金融新路線台灣預資為中小企業引進全新資金方案
讓百萬商家信用資產盡情跳舞

當一家公司的核心服務你連聽都沒聽過,你就知道這家公司有多創新。來自香港的「GMF預資有限公司」是一家從骨子裡開始就充滿創新的公司,他們是亞洲第一家引入「營收買賣」(Merchant Cash Advance)服務模式的公司。GMF預資走在市場的最前端,帶給台灣客戶歐、美等成熟金融市場才有的金融籌資管道。

引進「營收買賣」全新概念成為中小企業及商店的資金活水

「營收買賣」如何運作?在任何時候,現金都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當店家或是中小企業接受信用卡刷卡時,店家其實手握著龐大的資產,但是他們卻無法活用,直到每月結帳日才可以『解鎖』。」GMF預資集團創辦人兼董事總經理禾利偉(Richard Grainger)解釋。GMF預資可以先向商店或中小企業用現金「購買」他們的信用卡刷卡量,折現提供現金。

因為信用卡款已經是最好的還款來源,不但整個流程的速度極快,申請後最快只要一天就能核准;而且不用提供擔保品,還款方式也能夠彈性地從日後的信用卡營業額按比例扣還,針對像零售業及餐飲業等信用卡營收為主的企業,甚至虛擬商店、網路賣家也都能申請,非常便利。

在二○○八年金融海嘯肆虐的環境中,GMF預資集團在香港成立了。三位創辦人石艾偉(Avery Stone)、禾利偉(Richard Grainger)和單國偉(Simon Zoen)分別是國際萬事達卡、巴克萊與花旗銀行的金融高階主管,他們看到金融危機下,香港、台灣、新加坡三地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變得困難,決定將歐、美已經運行多年的「營收買賣」(Merchant Cash Advance)制度引進亞洲,成為中小企業另一個新財源。

創新金融籌資管道 彈性靈活 更貼近市場需求

在外商銀行有二十年以上資歷的創辦人兼董事總經理石艾偉(Avery Stone),憑藉著對亞太區的金融服務透徹的認識,他發現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經常被銀行忽略,GMF預資才引進這種全新的服務方式。在GMF預資的幫助之下,中小企業或店家可以將資金的風險管理責任轉移到預資公司身上,而且還沒有固定的還款期限與金額,充分配合經營的淡旺季。

因為GMF預資比一般龐大的商業銀行或租賃公司都小,因此也更靈活,能用更快更創新的方式來服務客戶。石艾偉(Avery Stone)發現,「營收買賣」的客群對於銀行來說都覺得太小,才能讓GMF預資把握機會,前進這塊銀行不想做的業務。創辦人兼董事總經理單國偉(Simon Zoen)說:「台灣有超過四十萬台刷卡機,信用卡的市場很成熟。我們透過研討會、論壇面對面與客戶溝通,發覺市場的實際需求,為客戶提供最準確的建議及具創意的解決方案。」在銀行,三人都沒有辦法花這麼多時間在客戶身上,而創新,也正是從這裡出發。

由下而上的創新模式 讓GMF客戶滿意度不斷成長

石艾偉(Avery Stone)表示:「在GMF預資,創新的過程不是『由上而下』(Top Down)而是『由下而上』。真正花時間聆聽客戶需求的第一線,才是創新的開端。」因此GMF預資的創新都是從最基礎、第一線的同事開始回饋。「再來是速度,」他補充:「我們會用最快的速度測試新產品,從發想到上線,最快二星期就能完成。因為,對GMF預資來說,以客戶為主調整產品線,才能真正服務到需要被服務的客群」不只如此,不斷上升的客戶信任和滿意度,讓GMF預資在台灣、香港、新加坡不到三年的時間,就服務超過數千名客戶。

GMF預資自2011年拓展來台成立「GMF台灣預資」,除了將更多歐、美極具創意的金融技術帶來台灣,也強調在地化經營。為滿足不同產業的需求,除了針對服務業的「營收買賣」外,GMF台灣預資更增加以服務中小型製造業為主的「分期付款」產品,企業透過售後買回的方式,先將原料、貨品、設備或機器出售給GMF台灣預資,再以分期付款方式買回,不但增加企業的資金流動性,且期間不影響營運使用。此外,針對405核定課稅的企業,GMF台灣預資也提供申請更簡單、快速的「現金速可達」專案,期望成為市場上各個領域資金服務的先行者。

在各大知名金控及外商銀行服務超過25年的GMF台灣預資總經理,周美瑛(Minna Chou)強調:「GMF台灣預資創新思維的產品致力於顧及台灣百萬家未受妥善金融服務(under-served)的中小企業,可說是真正引進國際經驗,服務在地產業的產品。將帶領台灣中小企業與店家,邁向全新的融資模式!」

延伸閱讀

家族企業喬接班,「餐桌」比股東會更有效!維繫情感方式大調查:掃墓竟排第三

2024-03-06

零用錢學理財、嚴控看電視!「平民王妃」凱特打破皇室傳統 「6大堅持」不養出慣小孩

2021-09-23

台灣家族企業財力驚人,去年領走1兆股利!專家共探如何接棒才能「富過三代」

2023-11-22

黃仁勳演說科技大佬全來!3兆男喊「輝達的一切、AI起點在台灣」…算力通膨時代來臨,什麼是CEO數學?

2024-06-02

企業傳到第3代成功機率剩12%…家族交班不順恐讓市值蒸發6成!「老闆與老爸」關係該怎規範?

202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