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湯森路透智權專家:創新競爭力 重點在智權布局!

湯森路透智權專家:創新競爭力 重點在智權布局!

廣告企畫

科技線上

2015-11-26 11:27

「創新是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而專利的數量與質量,更是探究創新能力的指標。」

在湯森路透與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舉辦的「掌握全球創新趨勢,強化台灣競爭優勢邁向工業4.0」研討會上, 湯森路透智慧財產與科學部門資深分析師Bob Stembridge開宗明義就這麼說。的確,近年來「創新」成為顯學,在國際科技大廠相互競爭之下,台灣自然不能自外於其中;其中智權的競逐與布局,也在近幾年智財戰爭方興未艾之下,其重要性也為一般大眾所熟悉,而它也成一個企業乃至於國家的「創新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

與全球發展趨勢仍未一致 台灣創新有進步空間
 

Bob Stembridge說,根據湯森路透的資料庫分析顯示,2013至2014年,全球有超過210萬個發明創下歷史新高,但全球創新成長速度卻減緩了3%,數據顯示台灣也呈現相同趨勢,尤其在2014年更衰退了0.6%。分析指出,全球成長主要在消費性產品和生命科學領域技術,但台灣的技術仍持續在高科技領域創新。
 
全球高科技領域發展在近年逐漸趨緩的原因,主要在於近幾年的激烈競爭讓該領域技術逐漸成熟,尤其是半導體產業,更是陷入創新瓶頸;但Bob Stembridge分析,由於台灣長期著墨於高科技產業,因此仍集中於此積極創新,「這不是壞事,因為它與現在全球在專注的工業4.0有相當的關係,因此我認為台灣的發展仍相當樂觀。」「工業4.0」指的是「虛實整合」的工業應用模式,可說是發展自動化製程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傳統以來,台灣在高科技產業仍以代工為主,強調的主要是硬體與製程的技術發展,工業4.0重點關鍵在系統整合,與台灣業界所長仍有些距離。
 
從基礎研究到商業化 專利布局是重點
 
說到科技產業,以代工起家的台灣仍以自動化與工具機為其強項,這也可從專利布局中發現,尤其是半導體產業的製程與消費性電子產業的技術整合,也是Bob Stembridge認為未來台灣發展工業4.0利基所在。以專利布局進行分析,台灣在工具機產業與個人數位技術上具有競爭力,而在積體電路與機器人的整合面向上也有相當布局,這些面向雖然與國際上針對工業4.0的布局有些不同,但持續強化此類領域的整體規劃,也是未來台灣產業創新的重要契機。
 
由於通常創新會先反映在學術研究上,然後才會「商業化」轉為專利,期間約有18個月落差; Bob Stembridge分析,他從相關資料發現,近年全世界在「物聯網」與「智慧製造」的技術面向上,論文與專利數都有相當成長,但台灣目前對這兩類技術研發仍多在基礎研究,商業化乃至於專利仍有待加強,他以物聯網領域為例分析,雖然該領域已經有相當數量的學術論文,但未完全反應在專利數量上 ,「創新的商業化相對落差,在此就可明顯地觀察出來。」
 
找到正確位置  創新才有切入點
 
創新布局,其實也可以看出單一機構乃至於國家的整體競爭力。湯森路透適才公布的「全球百大創新機構」評比,主要是針對智權組合與布局的質量分析作為評斷依據,這也是評估機構是否「夠創新」的重要依據。
 
要觀察一個企業機構在產業領域是否創新,除了其創新能量需要觀察評估,機構在整體產業鏈的所佔的「位置」也需要詳細評估其競爭力。要成為百大創新機構的「條件」,湯森路透根據機構的專利總數量、專利申請成功率、專利組合的國際化程度,以及文獻引用次數而判定的專利影響力所評選;這項結果也可從中看出,現在的「創新產業」和「創新區域」,已隨著企業機構不斷擴充其專利組合開始轉變,從傳統的「最適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ittest)進化成「最廣泛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broadest)。由於研發資金必須花在刀口上,如何最有效的運用資源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從產業鏈的「關鍵」技術上著手的確是必須考慮的態度,它可以用來評估本身在產業鏈中所處「位置」,更能從中找出自己籌碼,從而分析本身是否可以發展其他策略或進行異業結盟的能力,甚或找出本身的優劣勢與可發展的切入點,對於機構的競爭力絕對有其幫助。
 
連續五年列入全球百大創新機構(http://ip-science.thomsonreuters.tw/press/20151112/),基本上都可說是「創新強者」,大多數都是長期針對研發有相當投入的企業機構。像是近年智權戰爭風暴中的主角、但仍屹立不搖的Apple與Samsung,或是以「One Sony」為中心、在生態系完整布局的Sony,而其他包括化學產業的陶氏化學、杜邦,或是通訊產業的Ericsson、汽車產業的Toyota、Honda等,也都是「科技整合」的最佳代表;而像是今年新進榜的企業機構,像是今年新進榜的Amazon,或是台灣代表聯發科,則是在本身產業中長期浸淫的專家。而今年的創新百大機構所佔領域,也呼應了湯森路透公佈的「十大創新產業」,尤其分佔前三名的化學、半導體及電子零組件、汽車產業,也在創新百強中佔有重要地位,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化學取代了半導體領域站上第一名,也顯示包括藥物開發、食品化學等「民生科技」已逐漸成為創新主流,蔚為風氣。
 

 
從國際創新產業出發,評估台灣的創新競爭力,Bob Stembridge樂觀地說,台灣長期以來在高科技產業的投入,讓目前產業已有相當硬體實力,「如果從使用者的角度再出發,逐步強化軟實力將對台灣的創新發展,有相當的助益。」
 


延伸閱讀

兩大巨星梁朝偉、彭于晏首度同框!馬爹利全新微電影「人生是場飛翔」演繹飛越巔峰,完美詮釋「頂級干邑系列」大膽創新的無畏精神!

2024-01-23

建中輔導老師養出北一女學霸女兒,給高三父母的勸告:分數不等於未來「用愛心而不是擔心來陪伴孩子」

2023-09-11

從沒有出版商願意出版,到3本書被寶萊塢拍成電影!老謝飯店偶遇印度拉茶大師:72歲仍樂在工作

2024-03-18

國中會考落點怎麼抓?進建中、北一女、成功、松山高中要幾分?校長教戰選填前5志願3大要素

2024-05-20

建中學霸不補習考上成大醫學系!單親媽獨力扶養、他每天吃超商魯肉飯:沒人可以讓我靠,更要好好念書

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