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是全球流量第二高的網站(僅次於Google),每月瀏覽人數多達20億,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受歡迎的搜尋引擎(同樣僅次於Google)。
如今它不只是影音平台,也重新定義了娛樂、資訊與網路賺錢方式,更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注意力經濟時代!
紐西蘭基督城,一個陽光明媚的周五午後,留了白色大鬍子、面帶燦笑的老公公哈吉-達烏德.納比(Haji-Daoud Nabi)遇見了即將殺害他的男人。納比站在清真寺門前,眼見年紀較輕的男子走近,只當對方是前來禮拜的信徒,於是親切地打了聲招呼:「你好啊,兄弟。」
這名男子來到這座清真寺之前曾寄出一封電子郵件,標題為「關於紐西蘭今日的攻擊事件」。他在信件開頭坦承:「我就是犯下暴行的人。」內文還包括了長篇大論的宣言。
這封信寄到紐西蘭多家報社編輯與多位電視製作人的電子信箱裡,而不久前,這些專業人士仍掌握了世界的新聞播報內容。結果呢,收到信件的人只將它當成垃圾信件,或是瘋子的胡言亂語,沒有人做出任何反應。
這時,一通通電話接二連三地打來:基督城海格利公園附近槍聲頻傳,公園綠地兩側的神聖殿堂遭到玷汙,兩座清真寺遍地是鮮血淋漓的屍體。
不久後消息傳出,原來造成嚴重傷亡的恐怖分子—那名28歲的白人男子竟配戴穿戴式攝影機,在網路上直播了長達17分鐘的行凶過程。於是,報社編輯與電視製作人紛紛開始仔細研究他的影片和宣言,努力在紐西蘭最悲慘的大規模槍擊案背後找尋蛛絲馬跡。
男子曾諱莫如深地提及塞爾維亞政治、16世紀發生的戰爭及網路次文化。所有人越看越一頭霧水,只在莫名其妙的訊息中找到一段熟悉的字詞—那是某位YouTube名人的網名。「朋友們,」開火前數秒,恐怖分子在直播中說道,「記得訂閱PewDiePie。」
槍擊案發生前幾天,在地球另一頭,許多YouTube員工一起泡在某個度假村的巨大熱水池裡。
YouTube經理克萊兒.斯泰普頓(Claire Stapleton)進到飯店的小木屋後,開始整理行李。這類企業度假會議對她來說早就是家常便飯了,這回與會的都是YouTube行銷部門的成員,也就是負責經營YouTube公眾形象與品牌形象的人員。
斯泰普頓走進會議室後,依公司要求坐下來看在場所有人都觀看過的YouTube影片。有人在網站上找到那部影片,按下標誌性的三角形「播放」鍵。
影片最終是一句再熟悉不過的標語,也是YouTube的品牌使命:「給所有人發聲的機會,向他們展示世界。」感覺好怪。斯泰普頓暗想。她的團隊當初是在2017年剪輯了這部勵志影片,如今世界卻已經與過去大不相同,YouTube也幾乎面目全非。
線上注意力經濟先驅
創建14年之後,YouTube.com依舊是現代世界的一大奇觀。20年前,人們無法想像的觀影服務—開啟網路就能隨選閃電般快速的電視節目,那實在是天馬行空—如今卻成了日常生活中再尋常不過的一部分。
多數人把YouTube當成工具與資訊泉源,或是一種無害的消遣娛樂。然而,YouTube包含的遠遠不只這些。YouTube的行銷團隊深知它還有令人惴惴不安的另一個面向。眾人坐在會議室裡觀看自己製作的行銷影片、看著溫馨感人的畫面,不禁感到這些暖心畫面與所謂「噩夢燃料」(Nightmare Fuel)有多麼遙遠。
團隊中有些人會用「噩夢燃料」來稱呼內部員工每天收到的一封電子郵件。信件內容涵蓋了關於YouTube的最新報導及線上輿論—這些雖是尋常新聞,卻也揭露出YouTube不為人知的黑暗面,以及它荒誕與恐怖的陰暗角落。
舉例來說,有一陣子許多青少年上傳了食用洗衣球的影片,那時行銷部門就收到新指令:別貼出任何跟洗衣服相關的內容;某個13歲少女發布具有性暗示的ASMR影片,還被新聞媒體大肆報導後,指令就是:避免提到ASMR,最好也別提青少女。
眼見團隊成員天天收到鋪天蓋地的負面影片與批評報導,斯泰普頓擔心行銷部門的同仁會對YouTube產生負面印象,認為它反映了人性最醜惡的一面。
在度假村裡,眾人多半都能透過休閒娛樂逃避夢魘燃料,但行程中的一個項目將他們拉回現實:上級告訴行銷團隊,他們將重啟長期暫停的工作,開始用YouTube幾個官方帳號幫PewDiePie宣傳。這項指令是由公司最高層—由「蘇珊」下達的。
始料未及的成長
參與度假會議的所有人,自然都聽過PewDiePie的故事。
本名為費利克斯.謝爾貝里(Felix Kjellberg)的他,是個不到30歲的瑞典人,習慣在影片中以尖呼自己網名的方式對觀眾打招呼:「PEW dee PIIIIIIIIIE!」以YouTube自創的「訂閱數」標竿而論,他無疑是網站上人氣最高的明星。
他們作夢也沒想到,PewDiePie的訂閱人數會在2019年3月達到將近1億,足以和麥莉.希拉(Miley Cyrus)、凱蒂.佩芮(Katy Perry)等歌星的Instagram追蹤人數一爭高下。
但謝爾貝里對行銷部門來說也是令人頭痛的存在。2017年,《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刊登了一篇報導,描述PewDiePie一部YouTube影片的靜止畫面:畫面中,他站在一塊寫著「猶太人都去死」的標語旁。那之後,網路上為了惡劣的玩笑、新納粹主義者與斷章取義等議題吵得天翻地覆,讓Google決定中止與謝爾貝里的一份廣告合約
但是行銷團隊明白,這些爭議反而加強了PewDiePie粉絲群—他所謂「兄弟軍團」(Bro Army)的信念。前一年秋季,某個上傳寶萊塢歌曲的YouTube頻道似乎有超越PewDiePie訂閱人數的趨勢,「兄弟軍團」見狀發起號召,用「訂閱PewDiePie!」的口號來捍衛他的寶座、抵禦批評者。而就如YouTube本身,支持PewDiePie的呼聲也以出乎意料的方式迅速成長,發展到YouTube始料未及的地步。
自從幾年前那樁「猶太人都去死」事件後,YouTube就一直和這位網站上最紅的名人保持距離,沒有像對其他頻道那樣公然表示支持或協助宣傳。但此時,公司決定改變立場,這項決策也是行銷團隊在度假會議時討論的重點之一。
其實不久前幾乎沒有人認真看待YouTube,也沒有人真心在乎上頭那些號召與口號。這些年來,YouTube公司以逐鹿中原的勢頭盡力把握偌大的商業機會,幾乎是盲目地相信自家科技,結果卻在不知不覺間建造出一部龐雜的機器,揭露出人性最醜惡的部分。
到了2019年3月那個周四,也就是斯泰普頓等人離開度假村那一天,他們公司已然經歷了地獄風暴般的2年,所有人都恨不得將這一切拋到腦後,迎向嶄新的未來,而第一步就是公開修補YouTube和PewDiePie之間的關係。
沒想到這時爆發了基督城槍擊案。悲劇不僅在公司經營的網站上演,甚至還將平台上最大頻道牽扯進去,事件似乎和PewDiePie的影響力有關。斯泰普頓本就對自己的公司、公司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懷有一種難以言喻的不安與噁心感,如今她更是幾近作嘔。
在努力消化恐怖新聞的同時,她想起幾個鐘頭前再次觀看的行銷影片—難道,這場駭人聽聞的行動,當真是「一幅最為純粹、未經過濾的肖像」,並「描繪出了我們人類的真實樣貌」嗎?
公司裡所有人都希望這個問題的答案為「否」。不過反觀YouTube創建至今的種種,這也不是YouTube上的創作內容第一次以超脫公司得以控制的形勢,朝著預期之外的方向脫軌行進。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影音巨獸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