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九日下午六點, 財政部突然向媒體宣布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BOA )要出售消費金融業務的消息,在場的記者沒有想到,一個例行的記者會竟然會發布這樣的新聞,有點錯愕。
另一方面,本來美國總行打算在台北時間十二月十日上午十點宣布這個消息,是沒有想到, 事先知道消息的財政部先下手為強,「提前」宣布,讓 BOA 有點措手不及。 早半天宣布、晚半天宣布,對 BOA 來說差別不大,總行的決定還是一樣,不會改變,可是,對主管機關財政部來說,意義就不一樣了,至少可以取得新聞主控權,不會好像等著被外國人打巴掌,再來回應。
最可憐的要算是 BOA 消費金融部門了, BOA 消費金融台灣區總經理江丕文從晚上六、七點開始,電話就沒有斷過,四面八方而來的媒體採訪電話,一通接一通,大家的問題都一樣,為什麼要賣,要賣給誰,要賣多少錢,消費者的權益如何保障等等,二十四小時電話理財中心的電話,也一直響到半夜,客戶詢問電話不斷。
十二月十日上午各媒體都巨幅版面報導這則新聞,雖然只是一般的資產出售,但是不少電視台記者不明就裡, 以為是銀行又出了問題,爭先恐後跑到 BOA 松山分行,打算拍攝「擠兌」人潮,當天上午營業櫃檯前的人真的很多,但是,仔細一看,電視台的文字記者、攝影記者加起來,比客戶人數還要多。
七億美元資產一次出售
這可以算是國內銀行界頭一遭,BOA 這次掛牌求售的,是資產總值七億美元(新台幣二二五億元)的「消費金融部」,包括信用卡中心的二十三萬張信用卡、一百多億元的房屋抵押放款、汽車貸款以及美銀投資顧問公司。這是台灣金融資產整批出售金額最大的一筆,雖然外商銀行賣消費金融業務,在台灣並不是第一次,例如一九九二年左右,大通銀行就曾經把一萬多張信用卡轉讓給花旗銀行,不過,那時候的交易很單純,只有信用卡的轉讓,而且數量也比較少。
BOA 消費金融部門是成立才滿三年的新單位,在台灣消費金融市場算是異軍突起的後起新秀,雖然 BOA 來台灣已經三十四年, 在外商銀行裡,﹁年資﹂和花旗銀行相當,不過,因為一直以企業金融為重心,而且經營策略保守,除了要借錢的企業財務主管, 一般人並不知道 BOA 到底在做什麼。 也不過在三年前,BOA決定砸下數以億元費用,打入消費金融市場,沒想到大張旗鼓不到三年,就鳴金收兵、收手不幹了。
一位資深的外銀主管指出,BOA 在台灣的規模遠不能和花旗相提並論,連信用卡都是在三年前才開始成軍,主要原因就是,用人的策略太過保守;另外,企業金融部門對新金融商品開發不夠,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今年一到九月,BOA 的稅前盈餘為兩億九千四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四倍,成績不錯。不過,BOA 賺進三億元盈餘,還是不能和花旗的四十三億元盈餘相比,也比匯豐銀行近七億元、大通銀行近六億元要少很多。
台灣的消費金融部門掛牌求售,主要原因是今年九月三十日,美國銀行和眾國銀行(Wells Fargo )合併之後,仍然沿用「美國銀行」的名字。 美國銀行和眾國銀行是平行合併,結合成全美國最大的銀行,眾國銀行過去也是經過數十次的合併,才有今天的規模,它的特色是「在商言商」,無利可圖的事業絕對不做,因此,和美國銀行合併之後,第一件事就是針對全球分行進行總檢討。
加上眾國銀行對亞洲市場不熟悉,新負責人上台之後,檢討到亞洲市場時,發亞洲只有香港、澳門兩地的分行具經濟規模,其中,香港分行更是美國銀行在美國本土以外,最賺錢的分行,歷史高達八十年,有十六家分行。
比較之下,其他亞洲地區的分行就相形失色,於是,新老闆決定,亞洲地區只保留香港、澳門,其他包括台灣、印尼、新加坡的消費金融業務都才開拓三到五年,這些地區雖然都已經在賺錢階段,未來也還有成長空間。但是,總行評估未來恐怕難達成經濟規模,而且,針對台灣,總行認為雖然目前有盈餘,未來也只是穩健而已,獲利率不高,因此,決定賣掉。
比較特別的是,一般銀行都是在找好買主、內部員工整合完畢以後,再對外宣布出售的消息,這種方式可以讓談判過程都在檯面下進行,也比較有效率,不過,美國銀行則是抱著待價而沽的心態,等待買家上門。
華信、一銀最積極
台灣的銀行也很捧場, 一聽到 BOA 要賣消費金融部門,立刻就有很多銀行表態「有意願」,其中以第一銀行、華信銀行態度最積極。一銀董事長黃天麟更指派消費金融部經理林英雄、信託部經理黃國南組成「評估小組」,華信銀行更在財政部宣布的隔一天召開記者會,說明該行的積極意願。
深怕被 BOA 的動作影響,在台外商紛紛表態對台灣的信心, 花旗消費金融部負責人華格睿( Craig Walling )說,花旗明年將設立投信、人壽公司, 在明總行在台灣花旗消費金融部門的投資,將會是去年和今年的兩倍,渣打、荷蘭銀行也都表示,明年將會增設分行、增加其他業務,和 BOA 不會同步, 不過,受影響最大的恐怕還是繼續營業的企業金融部,短期間,BOA 這張招牌的市場信任度將會打折扣。
BOA 最後買主究竟會是誰?目前有意願的銀行均鴨子划水,誰也不願意把底牌曝光,任何一宗買賣能夠功成的關鍵就在於價格,買方一定希望能夠價廉物美,賣方,尤其像眾國銀行那樣精打細算的銀行,一定要賣個好價錢,而且,BOA 的消費金融部已經賺錢,更不可能賤賣。
一位有意購買 BOA 的銀行主管私下表示,媒體問有沒有意願, 表達有意願誰都會,很容易,但是,最後是不是能夠成交,還是要看價格、看「內容」、看負債有多少,要看銀行的細部資料,再來評估划不划算;另外,銀行的電腦系統、內部文化能否相容,都必須評估。BOA 說消費金融部的資產高達七億美元,如果要賣七億美元,那真是太貴了,台灣不可能有銀行吃得下來。
BOA 表示,目前整個出售行動由美國總行負責,資產價值的評估報告也由總行擬定當中,未來也由總行逐一把評估報告交到每一位買主手中,台北分行只能被動等待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