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他叫先江 他來自北京 P.112

他叫先江 他來自北京 P.112

台灣興起一股移民大陸潮,不過很少人知道,台灣證券市場出現一群大陸人,為了了解大陸人在台灣的生活工作,本刊特別訪問兩位目前正在台灣證券界服務的大陸人,聽聽他們看到、了解的台灣是什麼樣的面貌。

台灣最近流行大陸熱, 無論是買大陸的 B 股、到大陸創業、大陸的記者來訪,甚至還有人大喊移民上海,大陸的一切在台灣人的眼裡成了黃金,在飽受景氣疲弱之苦的台灣人眼裡,大陸似乎是唯一的希望。

不過,這時候,也有大陸人「逆勢操作」到台灣來發展,德盛投信的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先江就是這樣一個人。

一九六一年次的先江,原籍大陸四川,在北京成長,操著一口京片子,拿的卻是德國護照,是一名標準的德籍華人,在親和力的外表下,流露出德國人的嚴謹特質。

一口京片子 個性嚴謹的德國人


一九八○年代初,先江高中畢業時,剛好遇到中國大陸開放,許多中國學生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國留學,先江也不例外,美國當然是中國學生的最愛,但是中國的托福是一年只考一次,而德國根本不需要考試,直接申請即可,加上先江著迷於奧地利小說《棋王》,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會讀德文寫成的《棋王》,德國於是成了先江放洋的第一選擇。

先江說,當時台灣女作家於梨華寫了一本小說《又見棕櫚.又見棕櫚》,深深影響中國新一代的年輕人,只要有機會,大陸年輕人能走就走。這本書寫的是有關台灣留學生在美國攻讀博士,在異鄉洗碗盤,艱苦的留學生涯,最後毅然決然地回到台灣,又看見了棕櫚樹。

由於八○年代初到德國留學的中國人很少,先江在申請學校時,也取得德國基爾大學打工的機會,就這樣他去了德國,而且一待就是十三、四年。

先江在基爾大學拿到商學博士學位後,九一年底進入德利銀行工作,負責債券交易,擔任交易員,每天面對 CPI、PPI 經濟數字,時間久了,覺得十分無聊,後來德利銀行將投資銀行部與資產管理部分開,先江選擇到資產管理部工作,負責亞洲法人機構的工作。

第一次踏進台灣被淋成落湯雞

先江在進入德利銀行之初,是四萬六千多位員工裡頭僅有的三位華人之一,所以九三、九四年歐美掀起一股亞洲熱,身為華人的先江自然是德利銀行開發亞洲市場的第一人選。先江說,「當時我們亞洲部門中,找來的全是非德國人,說的都不是德國話,這是德國銀行界奇特的現象,而且我們的業績非常好。」

「九四年,我第一次踏入台灣,台灣人很親切,但是卻先給我來個﹃下馬威﹄。」先江說,他來台灣的第一天,台北下著傾盆大雨,路上沒有計程車,穿著西裝革履的他被淋成落湯雞,第二天卻是一個晴朗的好天氣,跟德國四季分明的氣候完全不同。

初到台灣,由於先江的名字奇特、一張口又是北京話,加上當時大陸人來台灣的不多,許多台灣人對先江特別好奇,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問他,讓他感覺很親切。「中國的文化,都可以在台灣找到。」這是先江第一次到中正紀念堂的感覺。他說,中國經歷了文革破四舊後,許多他記憶中的傳統文化全不見了。

台灣之行,讓先江對台灣人、文化與語言有相當程度的認同,和在德國的感覺完全不同,回去德國後,先江逢人必說「我熱愛台灣」。

帶翻譯跟講台語的中部股東溝通

九六年,先江被派駐香港任資產管理部遠東代表;二○○○年四月台灣德盛投信成立,先江擔任德盛的執行董事;二○○○年十月,先江來台接任總經理。「以前所接觸的都是法人客戶,來台灣之後,才知道台灣散戶的威力。」先江到台灣後,對股市有近九成的散戶,「螞蟻雄兵」的市場結構相當訝異。

先江不懂台語,到中南部去拜訪客戶時都必須帶翻譯員。在德盛創立初期,先江常到台中與前股東台中第七商銀開會,該銀行的董事長與副董事長都是以台語跟先江溝通,先江根本是「聽攏唔」,說北京話的先江也讓第七商銀兩位老人家「霧煞煞」,兩方都是「鴨子聽雷」,先江只好看隨行的人笑,他就跟著笑。

先江有一位優秀太太,是第一位拿到德國音樂教育博士的華人,原本夫婦倆打算回到大陸定居,所以先江的太太沒有申請德國護照,為的是希望方便以後回中國大陸教音樂。

由於拿的是中國護照,她因此沒辦法來台灣工作,只能帶著兩歲的女兒留在香港。隨身帶著女兒的照片,先江是一個疼女兒的好爸爸,每個禮拜他一定會飛到香港,抱抱他的「小女朋友」。

「咱們是出自亞洲,又懂得歐洲文化,這就是咱們的強項。」先江即使在德國生活十幾年,他還是希望有一天可以回亞洲或中國大陸工作,「亞洲畢竟是咱們的家。」

台灣的靈活是外國人想不到的

在中國大陸生長、曾在香港與台灣工作過,但是先江總不認為香港是他的家,他說香港既不中又不洋的,語言也有障礙,「我在香港工作時的員工,根本不知道誰是岳飛。」先江對香港有隔閡,很難有認同感。

「在電子商務時代,亞洲是否還需要這麼多的金融中心,台灣是否有可能會成為金融中心,我是持懷疑態度。」先江認為,上海有一天會取代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而台灣的優勢是在高科技硬體製造產業的發展,這是台灣在跨世紀中最了不起的利基。

先江說,「每一個人或公司都有他的特性,以前公司出問題,都是副業出問題,不是主業。」他認為,台灣可以創造死灰復燃的東西,台灣的靈活是外國人想不到的,創新、改造流程是其他國家很難比的。

「如果說二十一世紀是亞洲的世紀,那麼到中國大陸是戰略性布局,但是必須承擔大陸的政策風險。」先江認為,中國的發展是跟隨台灣的腳步,包括證券、基金都是學習台灣的。

延伸閱讀

40歲辭職照料失智母,卻落得母子2人全靠老人年金過活...50歲大叔的長照悲劇:我太小看失智症了

2023-10-25

長輩晚年到底要不要送安養中心?3真實案例揭殘忍現實:長照不是一句單純的「盡孝」就能簡化的問題

2024-01-17

不要已讀不回爸媽的LINE!50歲心臟外科女醫師長照體悟:對父母,請記住要「孝而不順」

2023-07-14

「我的錢攏要留著自己花,一毛錢也不留給你們」母親愛錢一輩子,卻在晚年臥病在床全花在了長照

2024-03-26

子女月花9萬將78歲母送高檔安養院,沒想長照12年燒光積蓄母親還沒走「原以為反正孝敬也沒幾年了」

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