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金融大合併潛藏的投資契機 P.110

金融大合併潛藏的投資契機 P.110

今年五月底以來,台幣匯率動向成為市場焦點。但若拋開「新台幣應不應該貶值」,或「以新台幣貶值,可刺激出口、促進經濟成長」之立論能否奏效的爭論,以目前新台幣三十五元左右的匯價,相較於去年底的三十二.九九元,僅貶值約六%,與日圓、歐元、英鎊或東南亞各國貨幣相比,貶值幅度並不算大。

然而,儘管新台幣的貶值幅度不大,但在貶值已是事實的情況下,對於以內需為主,面臨過度競爭又亟須改革的金融業而言,仍然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

國際金融集團購併成本大降

就理論而言,新台幣的貶值,一方面代表國內商品的相對價格下跌,這對於以出口為主的產業,將因出口競爭力提高而直接受惠,但卻也相對地增加進口成本,造成物價的上揚,不利於進口產業及國內物價的穩定。另一方面,貶值反映的是以新台幣計價的資產縮水,表示新台幣的購買力降低,或資產價值的減少,這將使國人所累積的財富縮水及消費能力降低。

不過,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新台幣貶值雖然減少資產的價值,但卻顯示可以較低的成本購得這些資產,這對於國內目前亟待「擴大規模、合併整合」,或正與國際金融集團洽談合併事宜的金融銀行業而言,未必是壞事。

例如以總資產高達新台幣一兆二七二八億元的一銀來說,外資必須花費六三六四億元才能取得五○%的股權,按去年底約三十三元的匯率計算,相當於一九三億美元,如今新台幣匯率貶至三十五元,外資只需一八二億美元就可取得,節省了十一億美元的購併支出。

因此,對於國內有意願出讓經營權的銀行股東,或是有意進軍國內金融市場的國際金融集團而言,新台幣的貶值,不但可以增加雙方在價格上「各退一步」的議價空間,提高「中外合併」的可能性,進而加速國內金融機構的合併整合與國際化的腳步,而且因外資的購併動作,吸引投資資金流入國內,對於當前國內低迷的景氣也是正面助益。

銀行「過度競爭」:家數太多營運規模太小

事實上,最近幾年來,台灣的金融銀行業者經營日漸艱困的最根本問題,一言以蔽之,就是在於「家數太多而營運規模太小」,因而形成過度競爭的現象。若以「每服務十萬人口的分行家數」計算,台灣每一銀行的分行家數高達二十七家,高於香港的十五家及新加坡的十家,充分反映出國內銀行競爭之激烈。

此外,不論是以資本額、總淨值、總資產、存款,或是放款等營運規模指標所計算的市場占有率,國內前三大銀行合計的市占率大約僅有二五%至三○%之間,與金融先進國家,如新加坡的八○%、香港的七八%、加拿大的六○%或英國的五○%相比,亦明顯偏低。

事實上全球大型金融集團中,排名第一的日本瑞穗金融集團,總資產就高達一兆三千億美元,德意志銀行則以八八八○億美元排名第四,而美國最大的花旗集團,總資產約有六六七○億美元,排名還落到第八,香港最大的匯豐控股集團,以五六九○億美元的總資產也只能名列第十。

反觀國內方面,全部五十三家銀行合計的總資產規模僅有六○六四億美元,還比不上一家花旗集團的規模。目前政府雖有意將「台銀、土銀、中信局」三合一,但合併之後的總資產為一一五○億美元,在全球銀行的排名也只有第七十四名而已。因此,在國內的金融環境中,銀行經營之艱困是可想而知的。

分久必合合併風潮即將展開

展望未來,面對台灣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自由開放」的原則下,國際大型金融機構或跨國銀行,勢必挾著他們「多元化的金融商品」及「創新的金融技術」,直接進入國內金融市場。因此,當前台灣的金融業處於這種「內憂外患」的競爭環境中,只有透過「大合併」的方式,對內減少國內的競爭者,擴大經營規模,對外則可整合企業資源降低經營成本,提高本身的競爭力,以面對未來金融「國際化、大型化」的競爭。

換句話說,國內金融業在經過十年「過度競爭」的戰國時代之後,即將進入「大合併」的時代。

根據多數研究機構的預測,未來台灣的金融業在經過這一波合併風潮之後,最後大概只有十五家可以存活下來,其中五家大型金融集團,每一家總資產規模至少六百億美元(銀行部分)以上,市占率約在一○%至一五%,而十家小型金融集團,每一家資產規模約在二百至三百億美元,市占率則是介於五%至一○%。因此,在國內金融業這一波「大者恆大」的合併趨勢中,最後能夠存活下來的公司,可能就是未來具備投資價值的公司,值得投資人追蹤觀察。在此提供下列指標作為篩選的依據。

總資產在五十至一百億美元是外資購併的最愛

就國內的狀況而言,總資產規模在一五○億美元以上的金融機構,股權多數是由官方所持有,公營性質濃厚,不易成為外資購併的對象,而一五○億元至一百億元則是僅有新光人壽一家。至於一九九一年以後陸續成立的新銀行,其總資產多數介於五十至一百億美元間,屬於資產規模適中,故獲利能力不錯的銀行,將較容易獲得外資青睞,例如華信、富邦、台新、玉山、大安、萬通等,其中,富邦銀行已與花旗集團策略聯盟,未來將以「富邦花旗」雙品牌方式營運。另少數低於五十億美元的銀行,除因規模太小外,少數幾家因經營不善,加上資產品質較差,恐怕不易成為外資的購併對象。目前財政部已經宣布的合併組合,包括「合庫、慶豐銀」的二合一,「一銀、大安、泛亞」與「台銀、土銀、中信局」的三合一,以及「誠泰銀行、嘉義二信」的二合一。

此外,傳聞中的「交銀、世華、中銀」或「交銀、中銀、華銀」等都是熱門的合併組合。值得注意的是,在考量業務互補性質之下,獨占證券收付業務的世華、具備國際金融業務的中銀、具投資銀行性質的台灣工銀、交銀、開發,或以信用卡及消費貸款業務見長的中信銀、台新、華信等,都是可能的組合。

ROE 越高 獲利能力越強

如果要衡量一家公司的獲利能力, 最簡單且最好用的指標, 就是淨值報酬率(ROE ),即以稅後純益除以股東權益的比率,代表股東出錢投資的報酬率。根據統計, 八十九年度 ROE 超過一○%的銀行僅有四家,其中以開發的一二.六六%最好,其次是中信銀、交銀、世華均在一一%左右,顯示這些公司的管理者能為股東創造不錯的報酬率。

另以逾期放款比率來看,今年第一季數據最低的是華信銀,僅有一.二八%,逾期放款只有二十億元,顯示該行的資產品質相當不錯,產生呆帳的機率較低,而以盈餘打消呆帳的壓力也最小。

綜言之,ROE 在七%以上,而逾放比率多數低於三%以內的銀行,整體表現算是最好。 此外目前已經計畫成立資產管理公司( AMC )的銀行,除可與外商建立策略聯盟的關係外,也可處理銀行本身「不良債權」的問題資產。例如僑銀將與奇異資融公司( GE Capital )合資成資產管理公司,以資產作價方式投資,資本額規模在三百億元以上。屆時僑銀高達二五○億元逾期放款,就可全數移轉給AMC 處理,成為一家零逾放的「新」銀行。

霖園、富邦、新光、統一、和信具跨業經營能力

在金融控股公司的架構下,允許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票券在內的金融機構「跨業經營」,此將有利於企業資源的整合及共同行銷,以滿足顧客「一次購足」的需求,提升競爭力。目前國內金融集團中,具備「跨業經營」版圖較為完整的,包括霖園集團、富邦集團、新光集團、統一集團及和信集團。

其中,以富邦集團的布局最為明確,由花旗集團斥資約八.一六億美元,取得富邦集團旗下五家公司,包括富邦產物保險、富邦證券、富邦銀行、富邦人壽、富邦投信各一五%之股權。另外,富邦集團也持有世華銀高達八.三%股權,取得兩席董事。目前富邦集團旗下公司總淨值高達新台幣一三○○億元,一旦集團合併,將成為國內淨值最高的金融控股公司。

此外,開發在轉型為金融控股公司方面最為積極,也最會製造新聞,例如收購大華證券股權,事前滿城風雨,事後合計持有大華證股份達二○%以上,順利完成購併。另未來開發將以一股換一股中華開發金融控股公司股票,且將加速合併商業銀行、信用卡、票券金融、信託、保險、證券、期貨、創投及國外機構等版圖,計畫成為國內最大的控股公司。

延伸閱讀

「屋主說他裝潢花了150萬,我該加價嗎?」想買有裝潢的房子,出價評估的4個重點

2020-08-11

新鮮人搶當外送員,中年恐後悔?當過超商大夜、保全轉職開車,47歲運將一席話道出台灣社會底層心聲

2023-09-25

每月光靠股息跟保單就有3、4萬被動收入...43歲運將開車月休15天:感謝爸媽當年逼我存一半薪水

2023-09-20

明明只要40萬卻報54萬!親舅舅幫外甥找裝潢工人,竟抬價收回扣:自己人有時比外人更狠

2020-06-17

小倆口裝修婚房想省錢,找自家人卻成最後悔的事!滾過社會你就懂:能用錢解決的事比「人情債」便宜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