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學習是變局最佳防衛武器 P.80

學習是變局最佳防衛武器 P.80

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加上金融控股公司成立, 讓台灣金融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過去的競爭優勢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波強過一波的淘汰賽,「在這個時代趨勢裡,我不希望落後,也不希望被淘汰。」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 OBU )經理林志宏說。

於是,誰才能躲過這一波大洗盤,在金融圈屹立不搖,成為目前所有金融從業人員最關心的焦點。要不被淘汰,唯有自己有實力,不斷學習、成長,才有機會,事實上,已經有一批人,早就為這波淘汰賽做準備,他們很積極地規畫自己的將來,我們來看看他們對自己的規畫。

林志宏去年十月正式調任 OBU 經理,今年一月十七日, 財政部便核准上海商銀成為國內第一家與大陸銀行直接通匯的銀行,雖然是第一家,但是,兩岸開放通匯是既定政策,也就是說在不久的未來,上海將不是唯一一家「直接通匯」的銀行。為了搶在國內銀行之前和國內廠商建立合作關係,林志宏最近馬不停蹄地跟國內廠商做簡報,他認為今年是直接通匯推廣的關鍵年。


林志宏:不懂就去學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系畢業,同學畢業、退伍後幾乎都進入交通界服務,當銀行員不算偶然。林志宏說,他原本在國信租賃工作,民國七十四年十信事件後,他就進入上海商銀,歷任國外部、香港子公司、紐約、舊金山、洛杉磯分行、業務部。

兩岸三地的通匯業務是上海銀行最賺錢的業務,林志宏十多年來的工作內容幾乎和該項業務有關,四十三歲擔任銀行總行部室主管,相對於其他銀行同業的升遷速度,林志宏算是很快的,但是,林志宏還是認為自己若不進步,就會被淘汰。

「我會去修消費金融、投資銀行、信託業務的課程,因為這些業務我在銀行裡碰不到。」林志宏說。「當我了解投資銀行業務時,我可以跟客戶聊購併,進一步跟客戶建立關係,客戶也會因為你懂,跟你多往來。」還有,林志宏說,當銀行召開內部會議時,他也會對消費金融業務發表意見,因為他不止上了課,一起上課的同學會告訴他別家銀行怎麼做,當銀行開會時,他便可以提出建議。

「無形中,自己的價值就創造出來了。」已經考上台大 EMBA 的他,對於自己的學習生涯很有一套規畫,除了希望有正式的文憑,進入正統學校的學習管道之中,可以得到不同的資源,也有一條未來學習的路可以走。等到 EMBA 學業順利完成後,他的下一步還計畫赴國外進修,或是在國內繼續進修。

事實上,上海銀行對員工進修一直持鼓勵態度也是一個誘因,上海銀行不止鼓勵員工進修,而且,還有一套獎勵制度,如果員工成績八十分,銀行幫員工出八成學費,九十分則出九成。


林天賜:三分之二保險業務員被淘汰

不止如此,林志宏從小到大的閱讀習慣,讓他平常就養成讀報、讀雜誌,吸收市場新知的態度,這些都成為他跟客戶間保持良好互動的工具,另外,他很喜歡買書,像他去上海出差,就買了很多大陸的書、法規回來,當他翻開從大陸帶回來的匯款規定給客戶看時,一頁又一頁的簡體中文,讓客戶對他在兩岸金融業務上的信服程度大增,也加深客戶對他認真、專業的印象。

不止銀行業面臨高度競爭,壽險從人員也是如此。「我覺得經過這波金融淘汰賽後,只有三分之一的保險從業人員能夠留在市場。」百萬圓桌會議(MDRT,Million Dollar Round Table )台灣地區分會會長、 ING 安泰人壽經理林天賜語重心長地說。

十年前就把自己定位為「客戶終身的理財顧問」、從事保險業二十年的林天賜,很早就看到保險從業人員所面臨的瓶頸,因此,透過不斷地學習、接觸新事務,林天賜得到客戶的信任,目前已經有兩千名客戶,而且,每年新增的客戶有一百名。

談起當初踏入保險業的辛苦,林天賜頗為感慨。由於自己經營木材生意失敗,在賺錢壓力及工作自由度高的驅使下,三十二歲那年進入新光人壽,第一張保單是同學「幫忙」的。同學把支票、印章、身分證擺在桌上,告訴林天賜:「要多少,你自己填。」做成第一件保單,林天賜沒有歡欣鼓舞,回家後跟太太哭成一團。

從「賣面子」到成為客戶的理財夥伴,林天賜一路走來既辛酸又有成就感。林天賜說,顧客的觀念一直在變,如何讓顧客得到更有價值的服務,是他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你必須要幫助他、關懷他,還要服務他,讓他完成夢想。」他認為顧客在進步,自己也必須不斷充實,才能成為「客戶終身的理財夥伴」。專業、形象和內涵是絕對不可少的,要成為顧客終身的夥伴,就必須終身學習。


做了二十年保險 還會繼續做

他引用美國國務卿鮑爾將軍曾說過的,與俄對峙結束之後,感覺自己好像失業了一樣,整個地球的任兩點不再遙遠,逐漸形成了一個地球村。「連行業與行業之間都沒有區隔了。」林天賜說。銀行可以做保險的生意,證券業也可以賣保險單,連一般的電話行銷,都可以兼做簡易型的保險業務,人壽保險公司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小,一旦專業性與形象不夠,根本毫無利潤,靠賣人情而得來的生意已經不再可行。

為了延伸自己的觸角,他也到舊金山參加百萬圓桌會議。在這個身分、成就都有限制的會議中,和來自世界各國保險業菁英分享成功的經驗,林天賜說,「如果沒有出去看看世界變成什麼樣子,很快就會落伍、被淘汰。」

至於會從事保險業多久,何時退休?三十六年次的林天賜眼中露出幾許光芒,他說老天再給他多少時間,他就要再做多久,因為保險這一行對他來說,是一個可以不斷學習、跟人互動又多彩多姿的世界。

頂尖的壽險業務員以客戶的終身理財顧問自許,證券分析亦對自己有深刻期許。「我每年花五到十萬元進修。」美林投顧資深副總裁、民國八十八年到九十年連續三年蟬聯《亞元雜誌》( Asiamoney )金融業最佳研究員的程淑芬說。


金融、房地產最佳分析師

八、九年前拿到國外企管碩士學位後便投入研究員生涯的程淑芬,並沒有像大多數研究員一樣,積極往高科技領域發展,專攻非電子產業的她,在外界眼中最「冷門」的產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因為我最資淺,所以從別人不喜歡涉獵的領域開始研究起,像百貨業、營建業」,沒有想到,研究營建業三年,八十六年被《亞元雜誌》評選為台灣最好的房地產分析師。

後來,程淑芬開始往「上游」走,也就是總體經濟,而這時她認為台灣的營建股已經崩盤,台灣的房地產業雖不致崩盤,但是,房價會緩跌。八十八年二月政府調降營業稅,當時,程淑芬任職荷銀證券,只有荷銀推薦金融股,在分析師對金融股前景仍存疑的情況下,這份研究報告顯得十分突出,金融股也果然如程淑芬的預估漲了一波。

此後,不止外資圈,本土的證券業也開始分一些心力在金融產業上,因為,電子業跟金融業常呈翹翹板,電子股休息、金融股就漲,電子股漲、金融股就休息。因此,程淑芬也開始去上一些網路、半導體、其他產業的課程。「我抓得到電子業的脈動,才抓得到金融股何時會發動」,「而且,我必須了解其他產業,才能把銀行的存放比估得比較準確」。

「金融股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了,未來將會呈現個別表現。」程淑芬認為,今年是強迫銀行提存呆帳的一年,也就是過去害怕提存呆帳會影響盈餘的銀行,今年不會再顧慮,因為同業的資產品質越來越好。至於金融控股公司,她認為要給金控公司一些時間。

在資產管理領域繼續做下去

「我喜歡我的工作,但是不喜歡我的工作時間。」程淑芬說,她喜歡研究員的工作,但是,每天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八、九點,長達十四、十五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已經超出一般人負荷的工作量;至於會不會換跑道當基金經理人,程淑芬開玩笑地說:「沒有人找我啊!」

林志宏、林天賜、程淑芬均是金融從業人員,但領域皆不同,他們三人最大共同點是透過不斷學習課程,增加自己在專業及其他領域的知識,藉以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在這一波及下一波競賽,他們肯定不會被淘汰。



林志宏

出生:1958 年
學歷: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系
現職:上海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經理
經歷:國信租賃,十信事件後離開
名言:創造自己的價值


林天賜

出生:1947 年
學歷:台北商職(台北商專前身)畢業
現職:ING 安泰人壽經理
經歷:木材生意、新光人壽、國華人壽、保險代理人公司、美國百萬圓桌年會會員( 81 年到 88 年)
保險名言:成為客戶的終身理財夥伴


程淑芬

出生年:保密
學歷: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美國舊金山金門大學財務銀行系碩士
現職:美林投顧資深副總裁
經歷:怡富證券研究員、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證券資深研究員、荷銀證券研究部經理
個人工作目標:成為客戶的資料庫、對政府在金融發展提供自己的看法

延伸閱讀

如果對現狀不滿,代表還沒到最後…他成績非頂尖仍爭取「畢業生致詞代表」 5分鐘超強演說:絕對會聽2遍

2024-06-11

中國砸錢「文化統戰」就要讓你看不出來!波特王爆台灣10網紅將赴約拍旅遊片:大家看影片要有預警

2024-06-13

曾經沒有存款全靠著信用卡額度過日子...一個月光族的財務逆襲:《聖經》裡的4個金錢觀改變我的人生

2023-11-30

黑鮪魚大豐收卻宣布「明起禁捕」 漁民怒「船都出海了!」為何急頒禁捕令?超額捕撈後果多嚴重?

2024-06-11

徐巧芯遭大姑老公爆收回饋3不法!本人喊話檢調「儘管查」:有懷疑就要快辦...檢方火速回應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