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銀行呆帳越多轉機越大 P.80

銀行呆帳越多轉機越大 P.80

五月九日報載,「華南金:今年將打銷呆帳五二四億元,每股稅前虧損六‧三二元」,華南金控大幅打銷呆帳,股價不跌反漲,投資人解讀為利多,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兩年來,大幅打銷呆帳讓銀行重新出發,並讓銀行更有競爭力的動作在銀行界不斷出現,去年台企銀、中信銀、台新銀及萬泰銀行,大幅打銷呆帳,並且獲得投資人喝采,隨後股價也漲了一波。


呆帳降低 還原獲利真貌

從財務報表分析,銀行獲利能力的高低,取決於提列呆帳的多寡,所以要看銀行賺錢的本領,還原銀行獲利的真貌,必須把呆帳加回年度盈餘裡,才能看出銀行獲利能力的高低。幾家大幅提列呆帳準備,讓逾放比降低的銀行,雖然帳面上出現巨幅損失,但是,一旦逾放比降低,景氣未繼續轉壞,呆帳未繼續成長,隔年銀行的獲利能力就可以完全顯現出來了。

以二○○一年為例,國內銀行提列呆帳前的獲利能力,至少有三商銀、中銀、中信銀及世華銀,六家獲利都高達百億元以上。尤其表中透露一些有趣現象,二○○一年提列呆帳前有十家銀行每股獲利可達三元以上,中信銀及華銀更超越五元,等於有三分之一的銀行獲利能力不在科技公司之下。

新舊銀行中,提列呆帳前的每股稅後純益,老銀行以中信銀最佳,新銀行以台新銀行最好。而擁有巨額呆帳的台灣中小企業銀行和萬通銀行,提列呆帳準備以後,稅前更出現虧損。

進一步解讀,如果一家銀行提列呆帳前能賺一百億元,當這家銀行把呆帳準備提足,逾放比降到國際標準二‧五%以下,隔年在提列呆帳準備壓力大幅降低以後,即使業務量沒有成長,應該能夠把百億元的獲利能力反應出來,隔年的財務表就是漂亮的獲利數字了。這就是為什麼各銀行大幅提列呆帳準備後,股價反而大漲的原因。

決心打銷呆帳 銀行股絕處逢生

「 金融股跌了十三年了,今年總算要翻身了!」一位銀行從業人員意有所指地說。雖然銀行從業人員已經鬱卒很久,但經營階層願意面對問題打銷呆帳,讓銀行業總算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

以三商銀為例,彰銀會計處處長張明文說:「 每月將打銷呆帳八到九億元,全年打銷呆帳逾一百億元」,華銀副總蔡茂賢說:「 今年將打銷壞帳五百二十四億元」,而中國商銀銀信託部協理陳石進說:「 今年將打銷壞帳六百億元」,一家比一家的決心更肯定,這讓投資人也會越來越放心。

但打銷呆帳不是會影響到銀行的淨值嗎?這個問題也解決了,去年財政部也公布一般商業銀行可發行金融債券,這樣銀行就有充足的現金,能順利打銷呆帳。彰銀會計處處長張明文就明確地說:「 發行金融債券最主要的用途,是為彌補打銷呆帳後的自有資本額」。

而且三商銀發行金融債券的腳步頗快,今年彰銀就發行兩百億元金融債券,一銀發行一百五十億元金融債券。雖然金融債券還是要還,但舉新債還舊債是資金調度的通則,金融債券也會變成銀行資本的另一條籌措管道。



為金控鋪路 體質大幅改善

銀行家最希望就是能將金融商品百貨化,這個觀念在去年銀行可以成立金融控股公司而實現。但是要改制成金融控股公司,還是有銀行體質上的限制,所以第一步就是從打銷呆帳下手。

但國內呆帳問題有多嚴重呢?二○○一年全體銀行增加三千億元逾期放款,全部銀行的逾期放款剛好到一兆元,其中七大行庫占一半。金融股連跌十幾年,呆帳不斷累積,是重要因素之一。而在財政部沒有施加壓力前,雖是銀行家頭號想解決的問題,但一直無法下定決心去做。

但這頭痛問題終於成為必須面對的壓力,二○○一年前財政部長顏慶章宣布:「 二○○三年六月,國內銀行的呆帳率要降至二‧五%」。宛如一顆炸彈,每家銀都動起來了,二○○一年打銷壞帳超過百億元的就有四家,台灣企銀就打掉了二二○億元的呆帳、中信銀一四八億元、彰銀一四七億元及華銀一四二億元。

這些天文數字的呆帳都清出來了,改善體質之後,各家銀行就有機會,逐步落實並強化公司的行銷,就能使公司的獲利大幅提升,銀行間做整合成為金融控股公司,更有機會節省成本,讓獲利更上一層樓。

全力打銷呆帳 銀行各顯神通賺錢

國內銀行主要獲利來源,除了我們平常所見的存放款利差,它還包括一些手續。但是金融控股公司成立之後,銀行可以從事的業務就變得非常多樣化,而最佳的賺錢管道,將不再僅僅限制在存放款利差,反而會是一般手續費。

銀行一般分兩個賺錢部門:消費及企業金融部門。這幾年國內銀行為仿效外商銀行,希望將手續費當成獲利大宗。因此也投下巨資,從事信用卡、預借現金等消費金融的服務,但能大賺的還是少數,競爭者眾且呆帳率不小。所以連外資銀行都一樣,不賺錢的消費金融部門還是一堆,也拖累了銀行的體質。

處理呆帳也成為公司一項業外收入的來源,一般銀行在打銷呆帳,處理方式不外有三種:自行清理、國內資產處理公司、外資資產管理公司。華銀副總蔡茂賢說:「 處分呆帳後列損失,但經過認真處理後所產生的業外收入,約是列為損失的三○%」。當然這不能做為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尤其不良資產處理需要時間,並不是一、兩年內可以解決的事。


短期內銀行內部改革 肥了股東瘦了員工

金融控股成立後,資產透明化、銀行內部大改革及資產更有效利用,是這次金融業大幅打銷呆帳後所產生的一些利益。當然從消息面對銀行來說,短空長多。但實際上,這些改革對投資銀行股的股東來說,因為獲利佳,對股東是極佳的長期投資標的,但對於銀行的員工並不是一件特別好的事。

因為打銷呆帳,銀行今年的獲利降低甚至因而虧損,這對於銀行員工是一個不太好的消息,紅利會縮水,領的錢也變少。而且今年在金控的方向確定不變下,員工要保住飯碗,也需要不斷地參加考試來取得任用資格,似乎是比較受影響的一群。

但是有利有弊,熬過今年,明年的銀行獲利還是會上揚,員工、股東就可以同樣享受公司成長的喜悅。

延伸閱讀

建中學霸不補習考上成大醫學系!單親媽獨力扶養、他每天吃超商魯肉飯:沒人可以讓我靠,更要好好念書

2023-09-06

77萬股民開心!00919配0.7元又改寫紀錄、年化配息率飆破10%,13檔換股名單、最後買進日曝光

2024-06-01

建中輔導老師養出北一女學霸女兒,給高三父母的勸告:分數不等於未來「用愛心而不是擔心來陪伴孩子」

2023-09-11

國中會考落點怎麼抓?進建中、北一女、成功、松山高中要幾分?校長教戰選填前5志願3大要素

2024-05-20

不是00929、00878...00919奪ETF零股交易王!「月底換股+次次填息」25元還能買?有效買點在哪

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