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黃幼玲承銷圈獨領風騷 P.84

黃幼玲承銷圈獨領風騷 P.84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證券承銷市場是男性的天下,其實不然,有不少不必靠喝酒也能做生意的女性出頭了。國內最大券商元大京華證券的承銷部就是女性當家。手下帶了一三二位人員的元大京華證券承銷部首席副總經理黃幼玲,就是靠著專業實力與對市場變化的敏銳度,成為台灣承銷圈的重量級女將。

承銷資歷十六年的黃幼玲,並非系出承銷界傳統科系「會計」,入行前沒看過股票、不知道股價的她,也從來沒想過會踏入承銷圈,所以她說,這全是機緣,也因為進入這個行業,讓她很篤定地認為自己「就是吃這行飯的」。


張孝威一句話──黃幼玲人生大轉變

說到機緣,政大國貿系畢業的黃幼玲說,大學畢業高考及格後,她被分發到交通銀行國外部做進出口業務,民國七十六年交銀成立信託部,原屬於儲蓄部業務的承銷要移入信託部,當時負責籌設信託部的國外部經理、也是她的頂頭上司、現任台積電財務長的張孝威要調她過去,完全不懂股票的她很猶豫地問了老闆一句:「調我過去,你放心嗎?」張孝威只簡單地回覆了一句:「我認為你可以做。」就這樣,她由「本科本行」轉到了「外科外行」的承銷圈。

「好在當年的承銷業務並不複雜,而且基本的會計商科也學過,只是一開始對工作底稿不是很有經驗。」從最基層的承辦開始,從承銷前段的輔導到後段的股票抽籤全做過的黃幼玲說,由於承銷業務主要來自授信客戶,而這些客戶又屬於重量級、本質很不錯的公司,加上當年承銷又以傳統產業為主,業務並不複雜,且她又有好手級的長官帶領,包括張孝威、富邦證券總經理的葉公亮、前大華證券總經理王慎等人,均對黃幼玲幫助甚大。

這群承銷好手在七十七年跟著張孝威籌設大華證券,並為大華證奠定承銷龍頭的地位。若要說今天的承銷圈是由「大華幫」開枝散葉,回到樹頭應說是「交銀幫」。

而黃幼玲之所以會放棄公家金飯碗轉到大華證券,是經過長考才下的決定:當初就是想當公務員,才會在大三時跑去考普考、畢業時考高考,但想到要做自己喜歡的承銷業務,她決定放棄公務人員生涯,人生也因此開始大轉變。

黃幼玲的承銷路程,可以說是二十世紀末台灣產業的歷程。為這段歷史做見證的黃幼玲說,她第一個主辦的承銷案是旭麗上市案,當年電子業上市的案件並不多,有一陣子市場主要案件,還是現在成了「艱困業」的營建公司。但大華證很早就進入新竹科學園區,包括台積電、茂矽、華邦、威盛……等重量級科技公司都是大華的客戶,會開發園區客戶,也是大華承銷部結合研究部資源的結果。

現金增資發行新股上市──黃幼玲為聯成石化開先鋒

不過,當時大華也摸索了兩、三年之後,才確立了「台灣未來主流產業在科技」的趨勢,黃幼玲說:「記得當時我輔導的台積電股價才十幾元,那時沒人料到台積電後來會有這麼好的地位。」

黃幼玲辦過最有挑戰的案子,是在交銀時承辦的聯成石化以現金增資發行新股股承銷案,因為早期沒有公司採這種方式承銷,當時聯成石化董事長苗豐強堅持美國的上市案都是新股,這種上市案對公司集資才有幫助,而不是拿老股上市、資金又回到原股東身上,這個案子雖然讓黃幼玲花了很多時間,但也更讓她體認到金融商品的多樣風貌。

在大華證券待了快九年,黃幼玲在大華證前總經理、現任元大京華證券總經理張立秋的力邀下,八十七年底跳槽到元大京華,並帶了約四十位的好手,為元大京華承銷部重新建制。元大原來並不以承銷為主要業務,過去的策略也只是以協辦券商為主,原因是營業據點多,靠投資人抽籤手續費就已有不少收入,但後來這套抽籤制度改為承銷商包銷,只有主辦券商才有看頭,而黃幼玲在這個時候轉台元大,再一次披上戰袍開疆闢土。

對黃幼玲來說,元大雖然很「大」,但是,由於沒有太多承銷紀錄,對準備上市櫃的公司來說,承銷成敗攸關著公司的股價與籌資能力,所以就算元大名氣再大,客戶還是會擔心案子被搞砸,尤其是承銷商不僅僅只提供承銷輔導,還要幫客戶進行財務規畫等服務,所以,黃幼玲說,她等於是重新打天下。

勸退沒有上市櫃必要的公司

現在元大京華承銷部配合法令開放可做企業合併分割,加上企業海外上市與募資的需求日增,以及開拓興櫃市場,在業務繁多且更加複雜之下,人員已擴編到一三二人,可說是大型承銷商,黃幼玲手上有六十餘件承銷案,全是電子科技產業。

黃幼玲認為,商品必須接受市場檢驗,未來台灣主流仍為電子。她說:「掛牌後,如果每天成交張數都是個位數,掛牌是沒有意義的。」尤其在業界前幾名的企業,其實不需要藉著上市櫃打開知名度,有沒有上市櫃差異不大,除非要合併與策略聯盟,掛牌才會相對有利,所以她反而會「勸退」客戶不要掛牌,以免自找壓力。

由於元大是承銷界的後起之秀,面對強敵環伺的情況,黃幼玲說,剛開始的確壓力很大,但三年下來,她看到的真正對手都不是這些承銷商,而是可能會出現綜合效益的金融控股公司;而且客戶要求愈來愈多,商品太單一化的券商未來恐怕更難生存,另外,籌資的規模愈來愈大,券商相對要承受的風險也加大,因此承銷商「大者恆大」有絕對必要。

她也認為,台灣承銷界最大的問題是家數太多,所以最後變成打價格戰。以今年很有趣的現象解釋, 以往海外的商品如可轉換公司債( ECB 〉 、全球存託憑證( GDR 〉 都是外資券商的天下,但為了搶市場, 本地券商今年起進場搶規模較小的案子,導致原來外商的承銷手續費報價在二.五%到三%,現在大概殺到一.五%到二.五%,所以再對照前述「大者恆大」,也唯有能夠提供客戶更多元產品的承銷商,才禁得起價格戰的洗禮。


黃幼玲小檔案
出生:1957 年,牡羊座,B 型
學歷:政大國貿系
現職:元大京華證券承銷部副總經理
經歷:大華證券承銷部副總經理
交通銀行國外部、信託部專員

掛牌後,如果每天成交張數都是個位數,掛牌是沒有意義的。除非要合併與策略聯盟,掛牌才會相對有利,所以黃幼玲反而會「勸退」客戶不要掛牌,以免自找壓力。

延伸閱讀

鴻海(2317)股價逼200元,再向上機會多大?他解析「這時間」和廣達黃金交叉:20倍本益比不是夢

2024-06-16

春水堂進軍大阪、微熱山丘搶進東京...野島剛:台灣用美食讓日本「哈台」

2018-12-22

老謝:溪州的羊肉美食產業逐漸形成!

2019-01-01

午後的簡單小確幸,用電鍋輕鬆做甜點

2015-03-02

電鍋也能出年菜?煮花生豬腳原來這麼簡單!

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