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購併天王陳泰銘伺機反擊 P.57

購併天王陳泰銘伺機反擊 P.57

陳泰銘深具「鬥雞」性格,事業一落千丈之際,每天開始工作十二小時,低調與專注經營本業。不過,他仍住在陽明山仁民路占地三百坪、價值達兩億元的豪宅,出入開著賓士車,千萬名駒照常騎,貴族化生活絲毫不減,面對不景氣,不在乎世俗眼光,談笑用兵,絕不服輸。

在事業叱吒風雲之際,國巨公司執行長陳泰銘是業界出了名的「畫痴」。兩三年前,台北蘇富比拍賣目錄封面,推出台灣本土前輩畫家的珍品畫作,如陳澄波的(淡水)、郭柏川的(北京城)都是他的囊中物,就連李梅樹美術館的鎮館之寶(麗日),也都納入他的私人收藏。這些畫作價值動輒兩、三千萬元,史博館舉辦畫家個展時,還常向陳泰銘商借收藏品參展。

只是近兩年國巨股價慘跌,為了專注事業,陳泰銘捨棄「品畫」多時了。「陳先生已經好久沒出席他喜愛的文化活動,這些年,連自家基金會舉辦的活動都沒參加,目前正全心投入公司的經營。」國巨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黃嘉若強調。


股價慘跌──飆車抒解壓力

今年二月,在台北中山北路上,一台賓士敞篷跑車,正快速朝陽明山上奔馳而去,這台價值近五百萬台幣的主人,正是陳泰銘。一位陳泰銘的友人說,當時國巨公司的股票,正值十元票面的保衛戰,有些投資人,看不過國巨股價直直落,找上門來騷擾,陳泰銘也為這些事心煩,飆車抒解壓力。

去年九月, 國巨股價在二十元保衛戰時,陳泰銘將國巨釋出的新加坡 ASJ 公司的股份全數買下,「義助」國巨近二億五千萬元資金,這個大動作,確實將暫時國巨股價挺住;但景氣持續滑落,上個月國巨公司股價跌到六元餘的歷史新低,陳泰銘壓力更大。

一位資深媒體人分析,陳泰銘有種「鬥雞」的性格,從不服輸也輸不起。以陳泰銘退出聲寶經營權的例子來看,去年,聲寶陳盛沺家族與日商聯合拿下五席董事,略高於國巨集團昇泰投資公司所取得的三席董事,陳盛沺因而重新取得聲寶經營權,事後陳泰銘聲稱將退出聲寶經營。今年一月,國巨更替聲寶的董監事名單,卻把陳泰銘變成監察人,他有意回鍋「監管」聲寶江山,處處可見他不服輸的心態。


現金增資得百億──患了大頭病

當年,陳泰銘推動國巨股票上市,讓國巨從一家地處台灣高雄不起眼的小型被動元件廠,變身為世界第一的被動元件廠商。八十五、八十六年連續兩年,國巨兩度辦了八十元的現金增資,立即從市場募得百億元的現金,當年國巨全年營收才二十三億元,這筆高於公司全年營收四倍的大錢,可說是攪亂國巨日後布局的源頭。或許是閒置資金過多,讓陳泰銘患了「大頭病」,開始他一連串的非本業投資。

先是八十七年,用四十五億元買下信義計畫區的國巨大樓,準備成立企業總部;接著,投資二十億元取得國內重要通路商德記洋行五成以上股權;八十八年,投資六十五億元買聲寶三成股權;繼而在八十九年,又以一八○億元的天價,併購飛利浦被動元件部門,此刻的陳泰銘被媒體封為「本土併購天王」,聲勢如日中天,國巨的實際經營狀況,卻是每下愈況。

過去,陳泰銘經營被動元件本業績效卓著,卻敗在非本業的投資戰線拉得太長。這段期間,陳泰銘本人一天在國巨坐鎮,一天則在聲寶督軍,有人對陳泰銘頗不以為然,以「划得動三條獨木舟,卻不一定能開輪船」來形容他。去年,眼看本業如江河日下,陳泰銘終於從善如流,逐步出脫非核心事業的投資,如今他已完全撤出聲寶辦公室了。

此刻,陳泰銘固然有心力挽狂瀾,卻碰上全球被動元件產業墜落谷底的歹時機,去年國巨累計虧損達四十六億元,每股稅後虧損兩元,今年股價更是屢創新低。


降低成本是國巨文化──與飛利浦創造價值風格不同

十五年前,陳泰銘初掌國巨公司時,碰上石油危機,當時全公司才三十一名員工,陳泰銘為了降低成本,入主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員工裁成十三人,現在面對景氣壓力,陳泰銘挽救國巨危機之計,首先採取裁員來降低經營成本,據悉,兩年來國巨累計裁員達一○%,約有六百多位員工被迫離職。

一位被動元件公司總經理強調,陳泰銘厲害之處就是精算開支、降低成本,這已成為國巨的文化,只是在他併購飛利浦被動元件廠後,飛利浦的企業文化強調的是創造附加價值,當國巨與飛元合併之後,飛元員工原有薪水就比國巨高出一○%以上,現在要改成齊頭式平等,還得降薪一○%,想留住有能力的人,恐怕得煞費苦心。

因此他認為,陳泰銘最棘手的在於如何融合兩家公司的文化,其中,在人事安排方面,如何留住飛利浦的人才,以及安撫過去與他一同打拚的老臣之心,誰上誰下,分寸拿捏,充分考驗著陳泰銘領導統御的藝術。

目前國巨坐擁兩百二十五億的股本,去年營收才八十億元,集團營收也只有一百五十三億,今年營收想要巨幅成長恐怕也不容易。值此困境,陳泰銘堅持培養接班人的動作卻不曾停歇,今年二月,陳泰銘找來原飛利浦飛元廠負責全球統籌工作的羅斯曼( Remko Rosman )擔任國巨總經理,原國巨總經理李振齡升任副董事長,打破了國巨過去的選材模式──以財務管理出身的高階主管領軍,以往羅斯曼負責的是行銷業務,未來能否帶領國巨由財務規劃的經營思考策略,轉而著重被動元件本業的經營,倘若能成功,或許有峰迴路轉的機會。

國巨總經理羅斯曼表示,國巨今年的經營重點仍著眼於再降低成本,加強研發,主管全面降薪一成,合併飛元公司之後,裁員四%到六%;在業外投資部分,今年將持續釋出聲寶股權,由過去的二八%降到一○%;德記洋行也將全數賣出,讓非核心事業總投資占總資產比率一舉降到一五%以下。

近兩年,陳泰銘已把經營重心放在國巨,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小時,常常晚上十一、二點才回家,如此打拚的理由是忍不下一口氣,因為國巨三年前併購飛利浦被動元件廠,被外界譏笑說,「陳泰銘當了冤大頭,誰買到,誰倒楣。」為了證明自己眼光無誤,陳泰銘幾乎消失於媒體前,潛心投入國巨的策略發展。

陳泰銘不容許自己輸在這場併購案上,急於讓國巨合併飛利浦建元廠表現績效,然而,打擊陳泰銘的訊息始終不斷。今年五月,華新科以七億五千七百萬元的代價,入主匯僑工,持股達兩成二,華新科董事長焦佑衡成為匯僑工的董事長,在華新科與匯僑工兩家公司聯合之下,在 MLCC 產能達到每月六十億顆,進逼國巨每月六十五億顆。

國巨以一百八十億元的天價併購飛元,雖然立即將晶片電阻市占率推上全球第一,MLCC 也站上全球第四名。 但焦佑衡「耐心」熬了三年,當華新科併購匯僑工時,只付出七點五億元的代價,即獲得同樣產能,縱全數併購了匯僑工,代價也不過四十億元。反觀陳泰銘急於成為世界第一,日後看來卻換來「浪費」百億台幣的教訓,陳泰銘內心滋味想必是五味雜陳。

「華新科合併匯僑工的效益不值得一提。」陳泰銘曾不以為然說。國巨公司企業發展處徐志偉經理強調,匯僑工的生產設備技術層次不高,主要的客戶都是國內二線主機板,看不出會有什麼效益。這樣的氣氛反映出陳泰銘對想與國巨爭鋒的國內企業「不屑一顧」,在他心裡,國巨的敵手只有 Murata、TDK、kyocera 等日系一級大廠,台灣本土廠商根本不足為患。


導入技術,創造高毛利產品等待景氣回春

如今面對被動元件市場持續不景氣的狀態,陳泰銘除了極力降低本業成本外,藉由飛利浦技術的導入,製造較高毛利的產品,並持續進行由國際大廠做產品認證的工作,休養生息等待景氣回升。

今年四月,陳泰銘曾鼓勵員工說,景氣好時,不管能力如何,幾乎都可以交出好成績;景氣不佳時,正可以試煉自己的能力。他也曾私下向媒體透露,國巨要開始專注於核心事業,將過去投資的長期投資改為短期投資,或者是打呆帳,這都是很正常的財務操作,目的都是為了讓財務更透明化,這是必要的陣痛,外界應該給經營團隊一些時間,了解國巨改革的誠意。

不過陳泰銘的改革誠意似乎不夠,尤其是拿出四十五億購買信義區大樓,跌價損失高達十幾億台幣,去年公司提列投資損失,卻沒把這筆帳一次打掉,隱藏在財報中十幾億房地產跌價損失的虧損,讓研究財報的專家不敢恭維。此外,國巨揚言要出售股權、德記洋行、信義大樓,已喊了兩年,卻遲遲未見處理,導致非核心事業總投資占總資產比率無法下降。

再者,國巨公司淨值高達十五元,股價已長期盤旋在十元票面以下,公司早該實施庫藏股,買回自家股票,註銷股本,先降低兩百二十五億的龐大股本,才可能提高公司的每股純益( EPS ),因此專家認為, 陳泰銘何時能認真處理這些問題,國巨公司的投資價值才會浮現。

雖說陳泰銘的低調與專注本業,已獲得不少人認同;不過,他仍住在陽明山仁民路占地達三百坪、價值達兩億元、由法國設計師設計的紅瓦別墅,出入開著名貴的賓士車,假日則赴陽明山紗帽路的私人俱樂部馬場騎著千萬名駒;面對經營劣勢,照常過著貴族化的生活。

心高氣傲的陳泰銘,不慌不忙地著手強化國巨本業的計劃,儘管競爭對手嘲笑他是個冤大頭,花了百億買飛元,但陳泰銘胸中自有見地,不在乎世俗眼光,照常談笑用兵,說什麼也不肯服輸。

國巨面臨的危機
1、八十五六年兩次現金增資,在市場上取得百億台幣資金,胡亂投資非本業事業
2、領導人過度自信,投資無度,有蛇吞象的問題
3、公司長期投資標的不夠透明,外界不瞭解
4、投資四十五億信義區國巨大樓為長期負擔
5、股本過大,營收無法相對增加
 
專家診斷建議
1、承認信義區國巨大樓投資損失,將十幾億的投資虧損打掉
2 、賣出信義區國巨大樓不動產,或推動不動產證券化解套
3 、實施庫藏股,買進自家股票,註銷股本
4、加快處分聲寶與德記洋行股份
5、陳泰銘沈潛三年,由專業經理人接管


延伸閱讀

藍選前喊要台電財務健全、選後聯手白營硬要修電業法「只為凍漲」…當電價變政黨惡鬥工具會走什麼路?

2024-05-03

「漲電價要國會同意」電業法修正案逕付二讀!台電負債比率逾96%,立法院能否兼顧民意又讓台電不破產?

2024-05-03

蘋果走出低潮,最新財報估本季重回成長!外資雖保守但並未偏空,短線維持觀望態度

2024-05-05

藍白凍漲電價案立院59:50通過!韓國瑜要政院檢討政策,經部喊尊重決議、政院:仍須調漲

2024-04-30

94歲股神巴菲特為何大砍13%蘋果、手握6.1兆現金未來投資什麼?2024波克夏股東會重點一次看

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