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信用風險升高 放款、聯貸案幾近停擺...星港拖累,國銀海外業務大跳水

信用風險升高  放款、聯貸案幾近停擺...星港拖累,國銀海外業務大跳水

財訊 記者洪綾襄

金融風雲

財訊雙週刊

2020-09-03 15:38

過去本國銀行每賺5元,就有1元是海外業務貢獻;但受到疫情封境,海外信用風險升溫,國際放款與聯貸案幾近停擺,展望到明年初,海外業務拓展都不見樂觀。

 

一家離台灣超過3000公里外的石油交易商倒閉,卻燒出國銀今年海外曝險大洞,也燒出後疫情時代本國銀行海外據點管理的警訊。

 

3月底,新加坡石油交易巨擘興隆集團(Hin Leong Trading)因油價一夕崩跌,財務操作不及而發生巨額虧損,銀根用罄只能聲請破產。除了8億美元的期貨虧損之外,興隆還積欠銀行團1155億元新台幣的債務,其中台灣中國信託因參與興隆的國際聯貸案,對興隆的曝險金額達27億元新台幣。中信金在第2季法說會時表示,已在6月提足呆帳損失。

 

無獨有偶,玉山銀新加坡分行發生規模約1000萬美元的違約案,逾放金額也因此較上季增加1億元台幣。而國泰金雖未爆發授信踩雷情事,但旗下國泰人壽持股4成的印尼Mayapada銀行,卻因客戶涉嫌詐保而遭印尼檢調起訴,造成該行大幅虧損;儘管後續稍有回穩,但考量到弊案衝擊商譽及當地景氣衰退,國壽仍在第2季一次認足140億元台幣的海外投資損失。

 

海外業務原為台灣金融業重要獲利來源,已因全球各國封境,導致資訊、物流、資金斷鏈,大增國銀海外業務的管理風險。

 

海外管理風險大增 獲利金雞母6月變虧損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今年上半年本國銀行稅前盈餘共1644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14.69%,原為金融業金雞母的海外業務,今年上半年僅貢獻了252.3億元台幣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34.18%;6月更因各家銀行陸續認列海外虧損,驚見單月虧損5000萬元,是除了兆豐銀遭紐約州金融服務署(DFS)裁罰案外,12年來的首次虧損。

 

過去海外獲利占本國銀行稅前盈餘近2成,其中,單香港市場獲利就占海外業務獲利5~6成;第2大則為中國市場,雖然持續成長,但占比僅約8~11%左右;其他重要海外市場依次為美國、日本、新加坡,不過隨政府推動新南向,柬埔寨和越南等東南亞市場則有大幅超前的態勢。

 

 

今年伊始,疫情肆虐全球,身處相對安全的台灣很難想像,海外據點至今仍須遠距辦公或分批上班,銀行無法做實地查核(due diligence)就無法了解客戶真實狀況,後果就是放款、國際聯貸業務無法承作,信用風險也大幅攀升。玉山銀行總經理陳茂欽表示,海外放款業務都只能很保守地做,一定要有擔保品,聯貸案則是幾近停擺。

 

從衰退幅度來看,今年上半年,香港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26%,幅度不是最大,但絕對金額最多,較去年同期減54億元台幣;虧損的市場則以新加坡最嚴重,上半年虧損14.2億元台幣,菲律賓、巴拿馬、澳門市場也面臨虧損。

延伸閱讀

調升消費稅 可補強稅制漏洞

2015-05-14

被批特別預算皆舉債、作假帳,財政部秀數字佐證:以錯誤或偏頗看法誤導,國家財政不會進步

2023-08-08

改革稅制 比發全民紅包更火急 未分配盈餘課稅砍半 為何企業仍不滿?

2023-01-17

8400億救急錢來了! 立院拍板紓困4.0特別預算 上限再提高 首波補助週五發出

2021-05-31

台灣亟待一套合身的新稅制

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