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中國投資魅力退燒? P.52

中國投資魅力退燒? P.52

隨著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歸中國,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澳門亦完成了政權移轉北京政府,結束了中國自滿清以來受列強侵略和殖民的時代,象徵中國國力日日強盛的時代來臨。從國際經濟或投資的角度來看的話,中國未來是潛力無窮,是任何國際投資家或跨國性企業不可忽視的經濟體,作為大中華經濟體一環的台灣更不能忽視這看似充滿機會的中國市場和投資環境。而其目前的真正情況又是如何?值得深入探究其貌。

高成長的黃金期已過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華國鋒當時的總理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宣布經濟改革政策後,中國即掀開了經濟改革開放的序幕,起初僅在廣東沿海地區,以農產品的收部分可拿到市場上去販賣,到後來規畫出了在南方沿海地區的幾個地方(譬如:深圳、珠海、廈門),作為經濟特區以吸引外資,並且與大陸其他地區隔離開來,不料僅僅以這小小格局保守的作法即得到巨大的成果,譬如:中國在八○年代初期的萬元戶,即是從廣東地區的農民開始產生。因為地緣、血緣的關係,香港人很快地就融進深圳和珠海地區,由於大陸的工資和固定資產價格極低,香港商人把工廠移進大陸後即賺進了豐厚的利潤,同時對那些工廠沒移進中國大陸的造成極大的競爭壓力,終於不出幾年,香港的工廠幾乎全部都移入中國大陸,而形成了深圳、珠海是工廠,而香港是店面的有趣情景。

這是八○年代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後的變化,很明顯地,它只是限於中國南方沿海地區。而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大放異彩的莫過於是在九○年代。一九八七年九月蔣經國時代即開放老兵返鄉的措施,從此台灣人有機會進入四十年來只能透過影片或是憑空想像的中國大陸。嗅覺敏銳的台灣商人也透過血緣和同文、同種的方便,再加上香港人的成功經驗很快地就進入了狀況,其間雖有八九年六月四日天安門事件的挫折,九○年的中國經濟成長率急速下跌近零成長,但很快地就恢復起來,九一年即大幅回升,而九二年一方面是有年初二月間鄧小平在珠海發表了南巡說話,以他的眼睛確定了經濟特區的驚人成果,而大聲地呼籲中國經濟改革開放路線的正確,要全中國人把握住歷史的機會,全力搞改革開放。當時香港等東南亞華僑、全球的華人、美國及日本等外國人,特別是台灣人為此瘋狂地如癡如醉,因為台灣正值經濟大繁榮、固定資產大狂飆後的經濟,因此不管是發大財或是賺點錢的人都想去大陸尋找第二春,人人視金錢如糞土,在上海、北京等沿海大都市撒美金丟外幣亂投資一通。而對大陸人來說卻是四十幾年來第一次從天上掉下來那麼多滿地的美金。

這些幾乎是無中生有的龐大外匯造就了中國改革開放後最高潮的經濟成長,九二年即達一一%,而九三年已上升到一三.二%,其實若僅以沿海地區來算的話,加個五成並不為過。這般熱騰騰的經濟,雖然在九三年七月十四日朱鎔基宣布十六項金融緊急措施(後來人稱宏觀調控),但仍持續了達四年之久。因此經濟高成長已成了中國經濟的習慣和特性,人人視其為必然,反而經濟若不能保持高度成長的話,北京政府的壓力就變大。

進入九七年後半期後,一方面是受到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整個亞洲經濟下滑,中國經濟成長也因此而緩慢下來,北京政府為了要能維持高度的經濟成長而採用了財政擴張措施,大量地投入固定資產的投資,特別是公共設施,而造就了九八年有七.八%令世人意外的好成績。但是,事實上若是扣除這些固定資產投資外,經濟成長可能低至二%左右。換言之,大陸的經濟成長僅是虛胖而已,實質上已成了低成長體。


夢幻城堡 口袋空空

三個月前全球五百大企業主堂堂集結在上海,不知羨煞了地球上多少都市。事實上,最近筆者拜訪了上海,也驚訝不已。出了虹橋機場立刻上高架快速公路,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不僅由西向東貫穿了上海市區,這個路程在幾年前花兩個鐘頭也許還到不了,然後很快地穿出黃埔江下的隧道進入小陸家嘴的金融貿易中心擺在眼前的就是世界數一數二的摩天大樓,看了這些大樓後就覺得台北的信義畫區實在僅是地方性小格局的金融商業中心罷了,沿途的高架快速道路,整理得整潔又美麗,就以對土木工程外行的筆者而言,都覺得它的品質好過台北的建國南北高架道路。

上面有一流的高架、下面有整潔的道路,周圍有世界名牌一流產品的商店,而地底下有先進的地下鐵,可想像任何外地人、特別是外國人到了上海,很難不被這些超級門面弄得興奮不已,甚至肯定上海的無窮潛力而被它吸引住。

外資如此,華人也如此,台商更是如此。但是,眾所周知,幾年來不知多少台商抱著美金和美夢跑到上海,只可惜沒幾年就光光地跑回來,小商人沒人注意,賠光了錢也不好意思說。而中大型的企業則需要公告出來,真相是年年賠,年年由母公司挹注損失,面對著股東或董事會則說,為了潛力無窮的將來要卡位就要付代價。這千篇一律的說法幾乎很流行於在上海的台商們。這幾年來已成了陳腔濫調,依筆者看幾年後台商會發現這種陳腔濫調的代價極高。

走進上海的繁華街道,南京路(解放前稱為十里洋場),或是年輕人喜歡的淮海路,只見新蓋的現代化高層建築聳立道路兩旁,如同置身於香港的中環,令人不得不認定上海是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但有趣的是一入夜後幾乎多數的大樓都是黑漆漆的,像鬼屋一般。顯然這些大樓是空空如也無人進駐。據知情說士,多數的大樓是港商、台商及外資所蓋,幾年前外資人人看好上海的未來,為了卡位爭先恐後,花巨資蓋起大樓,作為進入中國的據點,未料事後發現市場毫無需求,如今只好擁抱著如同是夢幻的城堡,作噩夢。

繁華的街道上到處滲雜著外資經營的現代化商店,只可惜店內見不到消費者的蹤影,上海人告訴筆者說:「這些店跟我們上海人沒有什麼關係,因為我們上海人買不起,即使有人買得起外來貨,也不會到這種店去購買。起初我們上海人路過這種店因買不起而心痛,久了習慣了,這些精緻的商店好像只是一種幻覺一樣如同不存在一般。」後來筆者發現了有趣的事,在上海的某麗嬰房店裡標價五十人民幣的小東西,在隔不到一條街的小店裡有同樣的東西,當然是仿冒品,僅賣十元人民幣,心想以精打細算的上海人怎麼可能會花五十元人民幣去買外資店裡的東西。這不得不令人為在上海的外商的辛苦捏把冷汗。


知識經濟時代來臨 中國投資魅力消退

傳統的經濟裡,經營資源的要素為土地、勞力、廠房、設備、原料及能源等,以經濟剛要起步的中國,這些要素很便宜、具競爭力,外商自然願千里迢迢趕到中國去使用這些廉價資源。然而近幾年來人類急速地進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裡,經營資源裡的最關鍵因素已變成知識了。在知識經濟裡,一家公司的價值是由該公司的知識含量來決定。所以目前全球各市場的投資人都在尋找和追求公司的知識價值而漸捨棄傳統的要素,因此代表傳統經濟較具競爭力的中國經濟已不再具魅力了。

較具規模的台灣券商多數都在上海有設置辦公室,由於業務受限,能做的事不多,但也不能因此而坐在辦公室裡打蒼蠅抓蚊子。於是把工作任務定為收集資訊和建立業務關係。上海的業者告訴筆者說:「比起歐美日券商,台商既沒有專業素養,又沒有做事的魄力,而台商自己也只關在房間裡,我們上海人只覺得在上海的台灣券商像是無頭無臉的存在。」至於收集資訊方面,到目前為止,在台北很少見到來自上海、有論點有內容的報告,更有趣的是筆者曾在台北遇上某券商上海代表,居然被問及怎麼看中國的經濟,我說:「你不是長駐上海嗎?」他回答說:「我在上海沒有資訊,中國的資訊還是在台灣比較多。」馬上就進入二○○○年了,我想回憶九○年代的投資裡,台商在中國大陸的投資,特別是在固定資產和服務業的投資,筆者認為肯定是巨大的浪費。(本文作者曾任職三菱商事東京總行資本市場部副總)

延伸閱讀

2023公司治理觀察報告出爐!台灣與新加坡並列第三、僅次澳洲日本,創歷年最好佳績

2023-12-13

為何地震都發生在凌晨?國旅不敢去花蓮了 遊客全改衝1地:訂房塞爆滿到8月

2024-04-27

勞退為何越來越多人「不急著領」?超大紅包「放5年多70萬」 專家:2種人理財最合適

2024-04-24

亞太電10/27股臨會》遠傳合併案點明公司治理新方向:資訊揭露完整,弊端才無處可藏

2023-10-26

連好市多顧客都搶著買,她卻從家裡掃出「25年前大金塊」 價值曝光!內行人一看:財神爺來了

202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