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西進當老大 P.92

西進當老大 P.92

台灣現實環境發展空間有限,想當各行業的老大,不妨西進去闖蕩。沒有傲人學歷、沒有顯赫家世,沒關係,中國市場的叢林法則,提供了新的冒險生態;只要眼光獨到,嗅得出潛藏商機,都有在中國獨霸一方的機會。

入夜,有著上海新地標之稱的外灘中心,距離地面兩百米樓高的皇冠圓頂霎時綻放出耀眼光芒,南京東路步行街的往來遊客紛紛抬頭眺望著浦西這座耗資四億美元,占地兩萬平方米的豪華建築。

張旭閩站在頂層的皇冠裡,隔窗遠望著對岸浦東的景致,手中的雪茄飄出陣陣煙燻,在他身後,坐著一桌桌點著燭光的富賈鉅商、社會名流,隨著慵懶的爵士樂曲,柔聲輕語的交談著,這裡已成為全上海最頂級的社交場所,而拿下這座皇冠經營權的老闆張旭閩,他來自台灣。

「我感覺到這一生就在等待這一次機會。」二○○○年六月,當張旭閩決定西進闖蕩之前,曾在台灣母親墓前,淚流滿面跪著發誓,此趟大陸行一定會有所成就,這分沈重的覺悟,基於四十歲出頭的張旭閩,曾經有著一段年少輕狂的歲月,他坦承只有國中肄業的學歷,年輕時到處玩耍,不愛念書,唯一慶幸的是沒混幫派。

直到三十多歲,當年隨船出海,落居夏威夷的張旭閩決定返台,當時他擁有的只是對音樂的喜愛,以及經營 PUB 的粗淺概念。 「回到台北才發現沒有一家道地的 LOUNGE BAR 」, 張旭閩人生事業的開始,起於和朋友合資的「 CJW 」,一家標榜著「雪茄、爵士、美酒」的 PUB;三年後他帶著這分經營成功的品牌,前進上海灘, 擊退六十多家競爭者, 拿下新天地內最後一棟石庫門建築,將 CJW引進上海,今年他又從國際兩百多家同業的激烈角逐中脫穎而出,成為外灘中心皇冠內的主人。


西進闖蕩 中國大盤走勢看好

「我一生的夢想就是在國際大都市裡,經營一家最頂級的俱樂部,十幾年來走過美國、台灣各地,現在終於在上海完成心願。」張旭閩說雖然在台灣發跡,但想要達成理想,台灣現實的環境空間畢竟有限,「想當各行業的老大,不妨西進去闖蕩。」

台灣的七○、八○年代也曾經是創業冒險家的樂土,當時股市上萬點的榮景,造就出多少科技新貴,財富傲視全球,連台積電負責清潔的員工,年終獎金都讓外界稱羨不已,但隨著兩岸經濟力的移轉,千禧年後的中國大陸如今也有著台灣當年的爆發力。

上海一位摩根史坦利的高級營業員曾說,買股票先不忙分析公司個股,應看大盤走勢,大盤好,個股不會差到哪裡去,而個人創業也像股市一樣,「現在中國正在大盤走勢中。」香港某機構做過一份調查,香港創業成功率低於五%,而中國大陸則有一五%的成功率,當然這不包括成功的年限,但卻足以看出機會的比率。

「也許你在台灣只是個平凡的傢伙,沒有學歷家世的傲人背景,但大陸的叢林法則,正好提供了新的冒險生態,或許可以在這裡可以找到人生的 NO.1。 」上海富蘭德林事業群總經理劉芳榮接過兩千多家台商諮詢案例,驚訝發現許多台商企業在台灣沒沒無名,移植大陸後卻有不同以往的進步表現。

當然第一的概念,包括著企業產品占據區域市場的第一,同行品牌營業額的第一,甚至個人成就領先群倫的第一在內,就像張旭閩般,在國際高級俱樂部的同業中,他已經是上海灘的聞人。同樣地,於大陸從事節目製作的周秉毅,一個在台灣名不見經傳的名字,誰都沒想到,他的節目每天在全中國要播放十二個小時,打敗了兩岸所有娛樂節目製作人,明年周秉毅還將朝三十小時邁進。


掌握市場 細心觀察耐心等待

在台灣默默無聞,之後西進大陸吸取市場廣大的養分而大放異彩的例子,當然非頂新集團的魏氏四兄弟莫屬。現在頂新集團下的「康師傅」占有中國五成的方便麵市場,更已形成事業跨足到飲料、通路、科技等領域的國際集團公司。

頂新的傳奇故事發生在一九九一年,有著「時機」上的先占性,外界認為再也不可能出現另一個康師傅,但這並不表示其他領域全無機會,最好的例子就是周秉毅,他在二○○一年還能發覺中國當時居然沒有像樣的幼教節目,因此積極投入,現在穩居影視界一哥的寶座。

魏氏四兄弟和周秉毅的成功,說明了「九九%的努力,還需一%的靈感配合。」其實「靈感」的來源,無非是對市場的充分掌握,細心觀察體會,才能激發出一丁點致勝的「靈光乍現」。

類似成功創業案例不勝枚舉,投顧專家劉芳榮某次遇到一對從昆山前來諮詢的劉姓台商夫妻,他們表明財務管理遇到瓶頸,可否提供協助,劉芳榮望著這對衣著樸實,連說話都很訥澀的台商夫妻,心裡想著:「不會吧!一年能有多少營業額,哪會有麻煩呢?」一經詢問,果不其然「兩千萬而已」,但這位台商老公接著趕緊補充,「是美金,不是人民幣哦!」其後劉芳榮才逐漸發覺,光是大上海的台商在各個領域就不乏佼佼者,並且擁有龍頭老大的地位,「只是他們的個性都很保守,相當低調。」


客戶至上走出台灣意識的束縛

家族在桃園經營健康腳踏車加工廠的葉時斌,標準的黑手出身,一九八四年看著父親的工廠因同業惡性競爭倒閉,只好帶著家人勉強湊出的台幣五百萬元,到江蘇吳江重新開廠,沒想到股東內鬥,一年後仍逃不過倒閉的命運。正在徬徨之際,葉時斌任職國營企業總經理的大陸朋友俞小姐,提出「既然都賠光了,敢不敢到蘇州來再被騙一次?」的建議,葉時斌心想反正已經潦落去,又有何不敢?

人生雖然各有際遇,但大陸人並非個個樂善好施,葉時斌的大陸友人看準的是他工作上的努力認真,以及對健康器材製造的瞭解,才願意提供一個合資賺錢的機會。如今取得獨資經營權的葉時斌,所成立的金馬健康器材公司,其中健康腳踏車項目獨占德國市場的七○%,歐洲市場的三○%,更是華東地區產量第一的廠家。

在葉時斌的成功經驗裡,當然人際關係有著重要影響,但讓他邁向「第一」的道路中,大陸市場的特殊性也占據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台灣設計一組健康器材模具,隨時要戰戰兢兢,深怕一百多萬台幣的研發投下去,一旦未受到廠商青睞,就會內傷大失血;但在大陸,由於研發、人事成本夠低,所以一次生產四個模具,膽子都還很壯。」結果憑著成本低而支撐出的膽色,葉時斌不斷改良的模具深受各加廠商喜愛,終於在健康腳踏車項目上拔得頭籌。

除了中國大陸廉價的研發、人事、原料成本,以及廣大區域市場的充足養分,足以提供西進創業的優勢外,個人的特質也影響西進創業的成功機率。「每個生意人都明瞭客戶就是上帝的道理;換個角度思考,在中國經商大賺人民幣之餘,誰又是你的上帝?」劉芳榮見到不少台商走不出「台灣意識」的束縛,事業經營的格外痛苦;反之,能夠心存兩岸情的台商,發展格局較為寬廣。


理想模式 先打工學習再創業

「既然來到中國大陸,就該拋開本土成見,才能快樂做生意。」個性樂觀的周秉毅發現在認同大陸的文化思想後,人民幣忽然賺得格外順手。

至於「耐心」,則是所有西進老大們的共同體驗。張旭閩在投資上海前整整觀察了一年不出手,朋友都以為他在五光十色的上海灘頭「沉船」了,「直到今天,我還是奉勸到大陸投資的友人,要有耐心,因為這幾年看多了因莽撞出手,而遭致血本無歸的的台商下場。」周秉毅也等待了一年,才決定投入製作幼教節目的市場,「如果早一年投入,就算沒競爭對手,但市場未趨成熟也是枉然。」

依據劉芳榮自身成功創業的經歷,他認為先替人打工學習,是比較理想的模式,「畢竟廣大的中國市場,不是一年半載可以理解的。」只是想要進一步成為各個領域的一哥,恐怕就得有些「眼光」了。而在劉芳榮輔導的二千多個案例中,專業出身的律師、會計師幾乎很少在中國成為大老闆,反之都是技術出身的黑手和業務,「只要眼光獨到,嗅得出那份潛藏商機,都有在中國獨霸一方的機會」。


管理是解除魔咒的唯一途徑

台商西進大陸逐漸浮現出「下一個十年」的憂慮症。上海投資顧問專家在彙整個案中發現,多年經營大陸事業的台商,賺到錢的比例其實不少,但往往賺到第十年時,在第十一年又全部將資金投入,為了是占領中國遼闊的市場,「十年只是通數,有些更早幾年就開始冒進了。」

許多大哥級台商最終淪為敗戰之將,就是因為無法逃脫大陸市場的魔咒,或許擴充事業版圖並非壞事,但台商不了解大陸市場的「深度」,結果賺來的錢再度潦下去「換另一個十年」。

上海富蘭德林事業群總經理劉芳榮認為,台商解除魔咒的唯一途徑,只有不斷在「管理」中解決問題,因為造成發展失控最大的因素,通常是鞭長莫及的管理機制;台資多樣屋連鎖企業總經理潘淑貞事業版圖遍及全中國,她也承認管理是最困難的環節,現在多樣屋已有兩百多家連鎖規模,所以不急著繼續展店,而要重新審視管理的問題。

當然,台商的致命傷除了躁進無節制外,做兩套帳也經常導致提前出局。「很佩服台商朋友的經濟學理論,他們總是每年虧損,但每年擴廠;越虧越擴,越擴越虧。」一位上海稅務官員提到台商逃稅藏錢的弊習不禁搖頭嘆息,「作帳也要高明些,小心一被查察後,結果就是血本無歸。」

延伸閱讀

今周刊「還海行動1095」前進北海岸衝浪聖地中角灣 齊聚200人消滅814公斤海洋垃圾!

2023-10-29

輝達黃仁勳掀AI熱潮!家長憂「該讓孩子提早學嗎」…葉丙成給建議:先讓自己成為願意使用AI做事的人

2024-06-10

台積電收909元天價!3大法人買超165.8億…半導體5月營收好壞?陸行之:17家超預期,5家「沒這麼優」

2024-06-12

輝達研發中心落腳處未定,台灣分公司先搬家,砸29億租10年,離黃仁勳超愛的夜市有多近?

2024-06-07

他花31萬買輝達,抱10年「如今飆破8400萬」!身價跟著黃仁勳翻倍,曬一圖爽喊:謝謝NVIDIA

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