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日本進入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P.110

日本進入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P.110

十月初,日圓兌美元匯價驟然回升,在兩天之內,美元急跌二十日圓至一一一.六日圓,主要是由於對沖(避險)基金的操作而擴大了美元跌勢。由於日圓走強,迫使對沖基金改變原先的部位∣∣美元作多、日圓作空,也就是大買日圓、大賣美元以減少損失。


投資人持續關切的問題是,日本股市的空頭結束了嗎?壞消息是不是都已反映在股價上了?政府已有效掌握經濟與銀行業的問題嗎?日本有能力扭轉經濟蕭條的困境嗎?金融體系處於信用緊縮階段

日本國內與外部情勢同時惡化的趨勢快速發展,雖然政府已開始實施一六.七兆日圓的經濟振興方案,同時又在十一月十六日擴大經濟振興方案,規模高達二十四兆日圓 (約一九六○億美元 ),但到目前為止,對於正處在嚴重通貨緊縮的經濟狀況並無顯著影響。

東南亞約占日本出口市場的四○%,日本傳統的出口結構在亞洲金融危機後更形惡化。事實上,因東南亞經濟放緩而需求不振,已抵消部分來自歐洲、北美洲的強勁需求,以及弱勢日圓在今年上半年所帶來的出口優勢。

一般咸認,積弱的金融體系是阻礙經濟復甦的主要絆腳石。在企業已生壞帳或潛在壞帳的壓力下,銀行放款更趨謹慎,公司債的票面利率上揚,發行債券的速度也放緩。簡言之,金融體系正處信用緊縮 (credit crunch) 階段。

日本國會經過三個月的審議後,終於在十月中通過規模達六十兆日圓的穩定金融法案。此為問題銀行架構安全網的法案提出存戶保護法,同時運用十五兆日圓的公共基金來援助資本適足率低於適當水準的銀行, 並成立過渡銀行 (bridgebanks)。市場正面解讀此方案為政府終於認知到金融問題的嚴重程度。



企業購併與合資漸趨活絡
在過渡銀行∣∣日本工業銀行的主導下,預期所有重要銀行均可運用公共基金來獲得重整。金融穩定方案可能會改善短期的銀行危機。問題是信用緊縮是否會放鬆,與地產信用擔保的流動性壞帳是否會解決;此外,此方案也未提及政府如何有效區隔結束營業與注資存活的銀行。

現今日本仍存在許多短期性的問題,大多數曾被廣泛爭論過,因而成為「舊聞」了,專注於這些問題上容易對市場前景悲觀。但是,除非認為日本已病入膏肓,否則當市場開始風聞改善跡象時,投資氣氛可能急速轉趨樂觀。由於日本企業的經營環境日趨艱困,更需要催化劑來改變。如由於交叉持股使日本股市與債市的資金成本低廉,因此許多企業的資本報酬率已低於加權平均的資金成本,因此較高的籌資成本 (funding cost) 可成為強而有力的催化劑來提升企業資本報酬率。為了因應自由化引進的競爭壓力,日本企業必須提高其營運利潤與極大化股東權益。在金融及通訊產業自由化外,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也促使日本市場更適合強大國際連鎖企業的發展。

雖然日本企業界普遍存在對購併( M&A )的文化障礙, 在長期經濟蕭條、交叉持股減少與法令開放等綜合推動下,企業購併與合資已漸活絡。單就一九九八年第二季與第三季而言,外資進駐的合併或購併案例,包括: 德國賓士/日產柴油車;日興/旅行家集團;奇異資本/東和人壽及 Lake; IBJ /野村;大和證券/住友銀行,以及最近的 JP 摩根/第一勸業銀行;日本石油/三菱石油;富士銀行與第一勸業銀行也已計畫策略聯盟。隨著控股公司法令的廢止,更多企業集團採行合併報稅的減稅幅度與即將解禁的具敵意購併法令,企業將更有義務極大化公司利潤、更關注股東利益? 



積弱企業加速淘汰

一九八○年代,企業重整意味著多角化經營;公司開始步入與本業不相干的行業來分散經營風險,如日本四大鋼鐵廠均已跨入半導體行業。九○年代前半,企業主要是透過分割( spinnig-off )來重整, 將許多非核心產業、賠錢的部門另外成立為旗下的子公司。如外銷導向企業降低損益平衡點來因應日圓升值,結果反而在集團內不斷累積過剩的產能,特別是勞動力。

現階段日本企業結構重整又邁向新紀元,改革管理制度與重視股東權益。全球化經濟與持續的國際競爭已加深日本企業對資金成本的警覺,且此趨勢促使集團整合會計慣例被廣泛性的接受。

日本整體經濟與企業盈餘的短期展望仍不樂觀。由國內資產價值低落、內需疲軟、產能過剩、競爭加劇、自由化與亞洲金融危機所造成通貨緊縮壓力,更進一步壓縮企業獲利的空間;金融體系壞帳問題尚未解決且積弱不振的企業將加速淘汰。經濟必須經過一段重整,才能結束衰退趨勢,此意味著高失業率、企業倒閉與賣出存貨、簡化行銷通路。然此並非是快速的過程,在調整階段難免會經歷勞動市場的痛楚與資本支出的降低。例如,日本經濟計畫廳即預期今年企業資本支出將減少一○.一%,為自九三年來最大縮幅。



股票投資價值浮現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三年裏,四二一家大企業中的前一百家公司已降低營運成本,相當於銷售額的二.四%以上。其次,在前五十家成本降低最多的公司中,有三十四家企業的資本報酬率提升了五%。因此,當經濟開始復甦時,這些績優企業的獲利將大增。在日經指數跌至十二年來低點後,股票投資價值逐漸浮現,相對於其他主要股市,仍存有溢價交易的現象。若以九九年三月會計年度所預估的企業盈餘為計算基礎, 東證一部( TOPIX )非金融類指數的本益比高達四十倍以上, 但若就股價與帳面價值比( P/B )來看,則為歷史低點一.五三倍,多達六○%以上的股票以低於帳面價值交易。

目前企業手中的淨現金部位仍低,要買回自家股票來提升股東權益仍有困難。因此要支撐股價需依賴購併活動。我們將可看到更多購併財務困境的金融業案例,而不是在國際市場上常見購併便宜企業的情形。相較歐美、台灣與澳洲等股市,日本股價處於 P/B 值的歷史低檔。 儘管有穆迪投資公司調降日本國家信用評等負面消息,但日本經濟隧道末端的光芒隱約可見,投資人不妨準備進場做長線布局。



延伸閱讀

選股策略 連踩俄債、升息、防疫保單三個坑進場點浮現? 存股族最愛 壽險金控隱含價值大掃描

2022-06-22

手握俄羅斯基金「想跑也跑不掉」!這6家境外投信暫停贖回、申購新基金...財管客戶欲哭無淚

2022-03-02

富邦壽俄債認損22億,會導致富邦金(2881)今年獲利出問題?艾蜜莉指出撿便宜時機

2022-03-11

俄股一度打5折、市值蒸發7.25兆!有俄羅斯基金怎麼辦?今年跌掉2成了…外資建議3字操作

2022-02-25

72張保單「踩雷」!俄債高達11億未爆彈,得等解禁才能收回…這3家壽險通知客戶二次給付

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