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名牌到台灣 大家搶著「代」P.84

名牌到台灣 大家搶著「代」P.84

1999-03-11 22:56

三月初的第一個禮拜,只有十度的低溫對世界三大時尚之都米蘭而言,好像被鎖進水銀柱裡一般,令人期待的古奇設計師 Tom Ford 和他的作品終於登場,Giorgio Armani、Miuccia Prada 坐在台下,時而振筆疾飛,時而雙掌合握在胸前發出呼聲。而看著義大利最頂尖的巨星││Tom Ford 認真且凝重的神情,讓人感受到,即使他們的成就早屆時尚界的奧林匹克山顛,但他們的衝力和創意未曾稍減。


不過,今年 Tom Ford 的心情十分複雜,因為在他光彩的背後,正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原來此時,Tom Ford 正與全球勢力最強的法國精品集團 LVMH 總裁Bernard Arnault 爭奪 Gucci 在義大利的經營大權。儘管知道最後結果可能對Tom Ford 未來在 Gucci 的地位不利,但這些完全箝制不了 Tom Ford 的設計風格,也撼動不了他在國際伸展台上的超強人氣。
設計第一 操作品牌也一流

當然 Tom Ford 能擁有今日時尚領袖的寶座,與他簡約流暢的設計風格有關外,這位福特先生操作品牌的能力更是一流,透過廣告、各種公關活動,全面性的塑造 Tom Ford 式 Gucci 新形象,將過去老氣的 Gucci 品牌,重塑成風靡全球的超級紅牌。

在 Gucci 與 Tom Ford 的合作奏效之後沒多久,LVMH 請來 Marc Jacob 為起家的皮飾品牌 Louis Vuitton 注入新味,接著則是換掉 Givenchy 的設計師群,大膽起用來自同鄉的年輕之秀││Alexander McQueen,讓該品牌起死回生。

同時期,幾與高貴華麗同名的 Christine Dior 也換上 John Galliano 這名大將為首席設計師,幾次借用羅浮宮、古堡所舉辦的時裝秀,令人目眩神迷之餘,不但保存既有的傳統,同時也為 CD 創造出新生命。

相形之下,與這三家同稱一級品牌的 Chanel 在大師 Karl Largarfeld 的坐鎮下, Dolce & Gabanna 在靈魂人物 Domenico Dolce 與 Stefano Gabbana 如頑童般的創意下, Prada 在老闆娘 Miuccia Prada 興起的危機意識下,雖還能保有一定的地位,但被媒體關照的頻率就有點清淡。


日本人炒紅了Fendi

反倒是另一個被業界視為二級品牌的 Fendi,最近以勢如破竹之姿,橫掃台灣名店和街頭。突然之間,這個以前常被人誤以為是電信局( FF )的品牌符號,現在的際遇說是鹹魚翻身實不為過。原本只生產皮革皮衣,現在則走向年輕時髦的流行路線。

最近在台灣吹起的 Fendi 風,起源地其實不是來自它的祖國義大利, 而是時尚名牌的殖民地日本。 原來業績日漸走跌的 Fendi 決定要振衰起弊時,不惜血本地敦請服裝界教父 Karl Largarfeld,希望能讓 Fendi 起死回生。在日本人的心中,只要與 Karl Largarfeld 有關,無論是始終第一的 Chanel K.L.,還是年輕的 K.L. by Karl Largarfeld 或淑女的 Chole, 絕對忠心擁護,如今要在衣櫥裡擠件 Fendi,當然也絕不能慢人一步。而日本人對新歡 Fendi 的寵愛,不久自然就感染到台灣島,感染程度多大,開個小玩笑,看看台灣據點最多的地攤就知道。

對 Fendi 來說,品牌新生命正要開始,只要市場再穩定成長個半年到一年,母公司鐵定會來台發展,屆時仿冒商可要另謀出路了。

事實上,像 Fendi 一樣計畫由母公司來台設分公司,自行經營專門店或設櫃已成趨勢,一來可以控制管銷成本和利潤空間,二來則能掌控品牌形象。因此,對國內時尚名牌的港台代理業者而言,經濟景氣的影響倒還事小,品牌母公司收回代理權的打擊卻非常大。有業者私下透露,在今年下半年,國內名牌的代理市場將出現很大的變化。

在國內最先帶頭的就是 Christine Dior,由中國振業代理了六年後, 卻在前年仍告分手。據悉,最後分手的導火線是設櫃的地點太小。對國內代理商來說,為爭取業績,百貨公司是必須進駐的通路,尤其 SOGO 百貨忠孝店,如能搶到一位,猶如拿到業績保證書。可是講究坪效的 SOGO 百貨,卻只能撥給 CD 八坪的空間,自詡與 Chanel 同樣高級的 CD 感覺很不受尊重,要就要大賣場,怎能窩在小小的一隅,於是憤而撤櫃,但沒想到這一撤櫃卻連帶把代理權也撤走,改由香港的分公司來台自己直營。有趣的是,前年自 SOGO 百貨忠孝店撤出後,最近CD 又打算重回 SOGO 百貨*A只是這次要進駐的是敦南分館,必位置一定比前年大很多。


見好就收回代理權


另一個即將發生的變化,則是繼 Chanel 和 Cartier 之後,義大利的 Prada 極有可能收回授予 Joyce 的代理權,讓 Joyce 退居二房東的角色,自己從義大利來台經營;而以代理 D & G 等名設計師副牌起家的崇盟仕,未來香港方面可能會與迪生「合作」,此舉是否吹向台灣,業者也在觀望。

這些世界名牌出征各地市場的手法,除了開分公司直營之外,還有一種就是與本地代理公司合資經營,以國外經驗來看,最可能率先引進國內的就是 Gucci。目前國內代理 Gucci 品牌的業者是采盟,但主要以手錶等產品為主,服飾部分則由采盟與 Gucci 合資的子公司崇達來經營。而以 Gucci 強勢而講求效率的作風,極可能在近期來台與采盟洽談其他產品代班的合資一事。

自民國六十四年永三小雅代理 Christine Dior 以來,台灣業者代理世界名牌的歷史已近二十五年,六○年代剛從舶來品進入正式代理,七○年代前五年是代理品牌的成長以及名牌授權台灣製造( Made in Taiwan )階段,後五年則是進口品牌全面進駐期,只要衣服上有 Made In France、Made In Italy 的吊牌,大多受消費者青睞,而且只要是香港看得到的品牌,在台灣都能見到七○%到九○%,但也因業者為搶代理權太過激烈以致不支倒地的廠商一牛車。

到了民國八十年,則進入全面性的外商代理時期,例如純港商的 Joyce、Toppy,原廠設分公司、香港人經營的港商迪生,原廠是外商但由國內公司簽定代理合約的如小雅等。不過隨國內市場規模日大、消費能力驚人,且本地代理商又已將國外品牌在國內建立起良好口碑,國外原廠逐漸以合資或獨資的方式進入台灣,收費方式則從原本的權利金,改以分紅方式來分享利潤。

為人作嫁這麼多年,國內代理業者好不容易等到「民智大開」的春天,但不料外商以至少五一比四九的合資方式,或乾脆收回代理權再獨資設分公司,坐享成熟的台灣市場,無怪乎國內代理業者對外商會有「過河拆橋」的感觸,紛嘆不如幫幫爭氣的自創品牌打天下吧!

延伸閱讀

知名冰淇淋突宣布「全商品降價」 別人喊漲它反降!價格降幅最多15%!網友超嗨:真的太有良心了

2024-06-08

光陽GP125價格太殺!三陽破天荒補助「迪爵125」入手價5萬有找…國民機車寶座換人當?

2023-08-25

快訊/中國無人機再闖金門「天下第一哨」空投傳單 揚言飛金門大學喊話「台灣,歸來兮」 軍方監控中

2024-06-08

麥當勞神秘卡片讓你免費吃!除巴菲特、比爾蓋茲點餐靠這張..全台灣只有曾「被笑出糗」的他拿到

2024-06-08

巧遇黃仁勳沒想到他真兌現承諾、還給2.5萬小費!私廚超難訂,3兆男用餐卻像路邊攤容易?內行人開示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