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比爾蓋茨力圖振作 再創新契機 P.112

比爾蓋茨力圖振作 再創新契機 P.112

四十七歲的比爾蓋茨,已不再每日工作十六小時,他想多花點時間陪陪家人,但每天還是工作十二小時以上,遇到重大事項,徹夜未歸也不稀奇。中年的微軟,不再以工作狂文化為傲,但這家公司的競爭心仍然熾烈。

「微軟發展速率終於慢下來了嗎?」這是近來科技界常提出的質疑,對一家年營業額超過三百二十億美元的大企業來說,年成長率從兩位數降低到個位數似乎是無可避免的結果,不過,面對此一地心引力論點,微軟挺不服氣,「想都別想!」微軟資深經理人一律以制式答案回應。

近期許多徵兆都顯示微軟確實面臨公司發展與企業文化的轉捩點,微軟開始發放現金股利、加強財務管控,更令人注目的是引領風氣之先,停發股票選擇權,改以現股來獎勵員工。

強勢風格 蓋茨、鮑瑪相互調適 


但是,除了制度與策略之外,更能反映微軟的轉變,恐怕是在董事長比爾蓋茨與執行長鮑瑪兩人身上,經過兩年多的調適,兩人逐漸能掌握如何扮演好職務調整後的新角色。

「我們對彼此都有種挫折感,無法釐清是誰在負責開車?」蓋茨坦承過去這段期間的矛盾,他在二○○○年一月卸下自一九七五年以來的執行長重任,交棒給鮑瑪。不過除了繼續擔任董事長之外,蓋茨還多個新職銜||首席軟體架構工程師。

調適過程並不容易,特別是兩人同屬強勢的領導風格。蓋茨試著將更多策略與管理的工作交給鮑瑪,鮑瑪則學著改變事必躬親的習慣,將責任下放。爭執、協調、各讓一步,是兩人化解意見衝突的三部曲,「這兩人沒有重大的基本觀念不同,意見相左只是折衝協調的過程。」微軟高層經理人說。近年來兩人主要的觀點歧異出現在新事業投資上,鮑瑪不若蓋茨一般熱中於電信事業與遊戲機市場。

「你若待在微軟夠久,就會習慣兩人在會議上經常看法不同。」財務長康諾斯對於這個問題顯得一派輕鬆,而這兩位當事人更是異口同聲地回答:「我們真的沒有多大的看法差別。」

畢竟彼此都不再年輕氣盛,這兩位哈佛大學時期的老友,今年均已四十七歲,工作不再是生命中惟一重要的目標。作為首席工程師,蓋茨現在六成的工作時間花在科技策略與檢討產品,三成放在管理與預算等商務議題,一○%留給慈善活動。「以前的(前兩項)時間配置比重正好相反。」蓋茨說,「現在的工作方式很理想。」

核心業務趨緩 新興部門賠錢


鮑瑪則學著別管太多事,並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與公司內排名前一百位的經理人晤談,從頭到尾都不下指示,只是傾聽經理人的心聲。「史提夫(鮑瑪之名)這幾年來在扮演執行長的角色上已成熟許多。」資深副總裁蒙迪說。

然而,對許多知名大企業來說,過去的成功反而可能是未來發展的阻礙,微軟也無法自外於此一原則。微軟近年努力開拓新事業,但受困於盛名,所到之處必遭各方圍剿。迄今,微軟的視窗作業系統(Windows)與辦公室套件軟體(Office)仍是公司獲利的主要來源,反觀四大新興業務,中小型企業軟體、行動設備軟體、遊戲機與軟體,以及MSN等,全都賠錢!

「微軟的關鍵問題在於核心業務成長開始趨緩,其他業務卻通通賠錢。」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約菲(David B. Yoffie)一針見血地點出微軟的困境。

更麻煩的是,富可敵國的微軟,正遭遇國家力量的反撲。前有歐盟執委會對微軟反托辣斯議題緊咬不放,現在亞洲國家也集中火力,準備炮轟微軟;事實上,日本官方上周在亞洲經濟高峰會中提出,並獲得南韓、中國大陸支持的「開放程式碼」作業系統聯合開發計畫,就預備整合亞洲官方的力量,提供消費者不必從同一扇「窗」來看電腦世界的新選擇。

「政府不應介入決定市場贏家的角色。」微軟日本公司官方事務主管羅伯森(Tom Robertson)挑明反對。

國家力量反撲 微軟嚴陣以待

有歐盟的「榜樣」在前,日本官方這回是鐵了心,計畫投注十億日圓支持日本資訊業者設立的「開放程式碼」論壇,金額雖不大,但象徵意味濃厚;日本資訊業者長期以來即不斷批評「視窗」的獨占勢力過大,日本官方此次卻是另採取迂迴策略,繞著最近的病毒問題大作文章,表示微軟軟體有安全性的疑慮,因此要提供消費者更安全、可靠的產品。「開發新種類、不同種類的軟體程式碼,會是有效的解決方法。」日本經濟產業省大臣平沼糾夫說。

但也別看輕微軟的戰鬥力,面對國家力量總動員,微軟絕非省油的燈。鑒於過去幾年與政府纏訟的經驗,微軟陸續召來一批能人異士助陣,以羅伯森來說,過去曾是美國商務部的法務長,也擔任過美國貿易談判代表,「你要先看看政府怎麼做,再決定是否涉及保護主義議題。」羅伯森的回應十分耐人尋味。

雖然微軟不再以工作狂文化為傲,不再比較誰最先進公司,誰最晚離開,在新事業的拓展上也未盡順暢,但這家公司的競爭心仍然熾烈,或許蓋茨與鮑瑪不再每日工作十六小時,會多花點時間陪家人,這兩人每天還是工作十二小時以上,遇到重大事項,徹夜未歸也不稀奇;並且,主管隨時可能接到鮑瑪的電子郵件。

延伸閱讀

「囤房稅」改全國歸戶、稅率最高4.8%明年起實施...實現居住正義346萬戶房屋稅反減輕!

2023-07-07

曾兩度罹癌甚至切除2/3肝臟...韓柏檉教授分享抗癌「一日身心排毒法」:這是10年前我不曾過的日子

2023-06-03

「你得癌症了,笑一個吧!」抗癌者背後經歷的辛苦誰人知?別再用有毒正能量掩飾內心的痛苦!

2022-10-25

36歲前議員候選人張惟晴癌逝…「4癌纏身」一年多勇敢寫抗癌日記,最後秀37公斤臉頰令人不捨

2024-01-01

余苑綺直腸癌病逝享年39歲 抗癌8年仍不敵病魔...余天、李亞萍悲泣:「她不會痛了」

202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