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美國退休族群「錢」途拉警報 P.112

美國退休族群「錢」途拉警報 P.112

2004-07-15 16:15

老企業對退休員工開出天文數字的支票,但現在他們面對業界後起之秀的激烈競爭,許多公司的支票已難以兌現。

對聯合航空公司的三萬五千名退休員工而言,六月二十八日是他們希望幻滅的一天,因為美國政府在這一天宣布不會為這家破產公司的貸款背書。換句話說,如果聯合航空的母公司聯航公司(UAL Corp.)還想營業,就只有刪減提供退休員工的年金與醫療保險津貼。

從現在起到十月十五日,聯航必須支付五億九八○○萬美元的退休金;到○八年年底,他必須支付的年金總額高達四十一億美元,外加十億美元醫療保險津貼,對聯航來說真是天文數字。

聯航員工面對的,是其他許多航空公司員工已經親歷的遭遇。在美國航空服務十九年的資深機長貝克(Tim Baker),去年三月在代表勞方參加公司破產談判時,勉強同意資方的建議,將駕駛員的年金計畫交由政府機構年金福利保證署(PBGC)處理。

此舉意味退休員工的福利大幅縮減,幅度有時甚至超過一半。貝克因此付出慘重代價:憤怒的同事投票把他趕出工會,而且他在十五年後退休時,得不到公司原本保證每年的六位數字退休給付,只能得到年金福利保證署給予的兩萬八五八五美元,外加他在四○一K(編按:美國政府制定的退休基金制度)的存款。

質變──退休系統改組,逐漸國有化

面對有增無減的退休員工成本,愈來愈多美國業主設法逃避他們安養退休員工的責任。而且出現這種現象的,不僅止於陷於困境的航空業而已。從波音、福特汽車到IBM等老牌公司,也感受到愈來愈沉重的相關壓力。

以下因素是造成退休員工晚景堪虞的禍首。首先,美國人過退休生活的時間增加了,是造成退休成本增加的主因。其次是企業內部問題,包括醫療成本高漲,以及年金提列準備長期不足等等。或許最重要的是第三項因素:美國公司正面對本土與海外一些較年輕業者的競爭,由於這些業者的退休員工負擔有限,或者根本沒有這類負擔,老牌公司也在放棄退休福利計畫的巨大誘惑下蠢蠢欲動。

由於各行各業的公司相繼對這種所謂傳承成本設限或予以完全刪除,我們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進入退休系統全面改組階段,從原本由雇主出資,轉型為員工自費與政府出資,情況有些類似看不見的退休系統國有化。

這樣的跡象隨處可見。近年發跡的大公司,包括微軟、沃爾瑪百貨與西南航空等公司,沒有一家採用傳統的「明訂福利」(defined-benefit)計畫。現在的公司愈來愈傾向於採用由企業負擔一定金額的明訂捐助計畫(defined-contribution plan)。在七七年,參加這種福利計畫的員工數為一四六○萬,今天這個數字據估計已高達六二五○萬。這種計畫的一大優勢是,員工在換工作時可以帶著福利走,對雇主而言負擔也較輕。

美國政府也在為沉重的財務負擔而苦苦掙扎。年金福利保證署協助不健全企業脫困的經費,主要來自健全企業提供的保費。因此,在付不起員工年金與福利的企業數字與日俱增的情況下,政府只能向健全企業增收保費。

而健全企業既已視員工福利為一大競爭力負債,面對保費不斷增加,自然更加有意退出這個系統,從而加速整個系統的沒落。年金福利保證署的赤字在一年內幾乎增加三倍,到○三年九月止,數字高達一一五億美元。

過去可以憑藉地理屏障與市場優勢壓制新興業者與外來競爭的公司,現在必須在全球市場中面對各種新對手。今天,美國汽車製造業者是年金福利負擔最重的業者之一;相形之下,他們的日本競爭對手由於直到八○年代末期才展開在美國的業務,在這方面的成本就低得多。

以通用汽車為例,在○三年,通用的退休員工年金與醫療保險成本大約六十二億美元,每一輛車售價中有一七八四美元用來支付年金福利費用。而根據豐田汽車美國廠向美國國稅局申報的紀錄,每輛車須支付的年金成本不到兩百美元。

負擔──退休成本飆,福利計畫遭棄


然而,退休員工醫療保險福利消失的速度比年金福利還要快。據估計,十年前提供退休員工醫療保險福利的公司,現在已有半數完全放棄這項計畫,而仍然保有這項計畫的公司也開始要求退休員工自行負擔更多保費成本。

美國公司開始加速拋棄福利計畫的另一原因,是退休計畫成本兩年來的暴漲。占退休基金總資產六成或以上的股市投資,因二○○○到○二年股市的疲弱而遭重創。

同期間之利率卻一直不見上揚,使企業的年金負擔更形沉重。隨退休人數不斷增長,兩年來美國企業福利資金不足的情況已到空前嚴重的地步。根據一項研究,在標準普爾五百排行中採取明訂福利計畫的公司,年金提列準備不足的高達八成五。

在美國企業中,鋼鐵業者一向以員工退休福利優厚著稱,而美國鋼鐵工業的弱點也透過這類計畫顯示無遺。在過去三年的大規模破產浪潮中,鋼鐵業者已將七十五億美元年金債務拋給年金福利保證署。不過,有些業者也利用舊有退休福利模式與新模式之間的差距而大發利市。

以國際鋼鐵集團(International Steel Group Inc., ISG)為例,過去兩年由於購入宣布破產、不必履行退休員工年金與醫療保險福利承諾的公司,國際鋼鐵集團成為全美最大的鋼鐵業者。集團在○三年的員工明訂捐助計畫成本僅有四五○○萬美元,退休員工醫療保險福利成本只有四三○萬美元。

而被購併的業者,如伯利恆鋼鐵公司(Bethlehem Steel),過去每年在年金福利方面的開支即高達五億美元。集團主席小韋爾伯‧羅斯二世預測,其他工業也惟有通過這條遍布荊棘之道才能邁向競爭。

馬浩寧谷鋼鐵業退休員工協會(Mahoning Valley Steelworkers Retirees Council)會長洛瑪(Bill Luoma)表示,大部分成本總是轉嫁到員工身上。由於失去醫療保險,許多退休員工除非狀況緊急,否則都不敢投醫。

對於在全球經濟中奮力一搏的公司而言,背負如此沉重的福利負擔,彷彿老牛拖車。但拋下這些負擔,又等於背棄服務公司數十年的老員工,任由他們身陷絕境。最後總得有人付出代價,問題是到底由誰來付?
(出處By Nanette Byrnes with David Welch in Detroit, BusinessWeek)

延伸閱讀

美超微股價飆漲、梁見後魔鬼操練揭密:大弟開會「遲到30秒」門口罰站、買跑車也挨罵「跟大哥講話緊張到結巴」

2024-02-27

黃仁勳、蘇姿丰家族圖曝光,原來台南幫祖師爺侯雨利也是遠親!表舅坦言不熟外甥女「但以她為榮」

2024-06-05

北科大畢典演說》「要忍耐才會成功!」美超微創辦人梁見後分享心法:忍太久覺得辛苦,用「愛」面對機會和挑戰

2024-06-01

美超微將在台灣擴產?創辦人梁見後回母校贈10台AI伺服器:看好液冷散熱技術,近期定案擴產計畫

2024-06-01

影/梁見後的場子、黃仁勳驚喜給抱抱!喊美超微AI機櫃「五告水」,30年交情從哪來?老黃說只有他信我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