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次級房貸風暴意外營造雙贏局面 P.130

次級房貸風暴意外營造雙贏局面 P.130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過後,眾多大型企業面臨銀行緊縮銀根,購併案遭逢停擺之際,私募基金投來關愛的眼神,不啻為雙方開啟了獲利可能。

不需要更多的證明,說明大型融資購併案風潮不再了吧?由於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影響,讓眾多大型企業購併案停擺,手握龐大資金的私募基金業者隨之轉向上市公司尋求股權投資。

私募基金覓得投資機會

私募基金並不常投資上市公司股票,不過私募基金近期在這塊領域上動作卻趨向熱絡,近幾周,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與高盛(Goldman Sachs)旗下的私募基金主管均表示,上市後私募投資(private investments in public equity,PIPEs)市場投資機會潛在獲利可觀。

在上市後私募投資案中,投資者通常直接與標的企業協商購買少部分股權,股權交換以高折價限制性股票(restricted stock)或可轉換公司債為主,此類投資人對公司經營管理無權過問。

這與私募基金業者通常在投資企業中扮演的角色完全相反,一般說來,私募基金業者是靠著手上的大批持股,在公司經營管理面上扮演積極干預角色,藉此成就他們豐厚的投資報酬率。

上市後私募投資顯然無法讓私募基金經理人強迫經營不善的公司改變營運策略,這恐怕會澆熄私募基金投資人的投資熱情;私募基金投資人每年需要繳交一至二%的手續費與管理費,並期待擁有二○%的投資報酬率。

投資機構漢米爾頓連恩(Hamilton Lane)投資長艾瑞克.赫思齊(Erik Hirsch)說:「我們如果可以在公開市場尋求到一樣的投資機會,我們就不用請私募基金代操。」

私募基金業者去年共募集三千億美元,他們現在正積極尋求獲利豐厚的投資機會,這景象似曾相識,上回私募基金在一九九九到二○○○年間投入上市後私募投資市場,隨即遇上前所未有的網路泡沫,許多業者因此受傷慘重,就此遠離該市場,直到最近又開始捲土重來。

上市企業取得紓困來源


上市公司以往募資對象以避險基金為主,而相關交易醜聞也時有所聞,這次私募基金業者向上市公司投以渴望投資的關愛眼神,將讓不少財源緊迫的上市企業獲得相當良好的紓困來源。

次級房貸風暴發生之後,不少企業傳統的融資對象都因應緊縮銀根,不少大型上市企業已經轉向私募基金尋求快速金援。

最知名的例子就是美國最大抵押貸款機構Countrywide Financial,其在八月以二十億美元出售特別股予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美國銀行未來可以每股十八美元轉換為普通股,是相當划算的交易。據PlacementTracker統計,八月上市公司自私募基金募得投資金額高達三六六億美元,超過二○○六年全年總和二八○億美元。

在今夏次級房貸風暴前,私募基金就有轉戰上市後私募投資市場跡象。○六年四月,黑石以三十三億美元取得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四.五%股權;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今年一月投資科技大廠昇陽(Sun Microsystems)七億美元取得可轉換公司債。

私募購併將會愈演愈烈

上市後私募投資金額並非近幾個月才快速成長。Elevation Partners投資PDA大廠Palm;General Atlantic 九月下旬投資即將上市的巴西金融業者Bolsa de Mercadorias & Futuros。

協助General Altantic收購股權的法律事務所Paul Weiss合夥人道格拉斯奇福(Douglas A. Cifu)預期,今年將有更多私募基金投資上市公司案例,件數將高過傳統大型融資購併案,他說:「透過融資購併,私募基金等於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然而經由上市後私募投資,業者等於把雞蛋擺在不同的籃子。」

延伸閱讀

從大學屆齡退休就捐掉大部分財產!日本傳奇富豪:多攢些財產盡可能多留給子孫,這念頭愚不可及

2024-01-15

身為土生土長的台北人,曾覺得在老家置產天經地義...45歲提早退休60歲他說:這輩子不會在台北買房

2024-03-02

身價突破6千萬,為何他日子卻依然苦哈哈?退休不想掉入「錢不夠花」的窘境,退休金準備你得懂的事

2023-10-20

公務員把400萬退休金all in想靠力晶養老,結果賠剩140萬...股市操盤手勸:別用理財腦來買股票

2023-09-23

退休最怕錢花完了人還死不了!3重點準備退休金點:其實單純的老後生活支出,可能沒你想的多

202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