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升息 006208 美元

什麼原因讓英國的中央銀行大舉徵「總裁」?

什麼原因讓英國的中央銀行大舉徵「總裁」?

2018-04-24 18:38

歷史悠久的英格蘭銀行,也就是英國的中央銀行,最近開始進行人才招募,職位是總裁人選。嚴肅誠懇的宣告全球凡是有興趣,自信可以引領提升英格蘭銀行到下一個階段的人,都歡迎應徵。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英國人向全球招募他們自豪的央行總裁一職,現任的總裁就是六年前首位以外國人身份出任這個職務。他的表現優異,在英國複雜繁鎖的金融界、爾虞我詐的政治界中,身處多元微妙的社會階層內,能夠扮演一個重要又稱職的央行總裁角色,絕非易事。

 

有人挖苦嘲諷地批評,英國人虛偽狡詐到了極點,面臨脫歐過程,英國央行的政策,如何應對歐洲央行和歐盟經濟體系的競合關係,這個英格蘭銀行總裁的位子,是個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去找外國人來當炮灰,又搏得開放心胸、容納非我族類的人來擔綱如此重責大任的美名,一石二鳥,何樂不為。

 

姑且不論英國佬是否真心覺得外國人好用,或是英國本身真的沒有適當人選,放眼大英國協的加澳紐等國家,乃至於前殖民地的美國,這些國家語言文化融通,方便英國在央行總裁徴才上有比較寬闊的範圍。全球徴總裁之舉,一方面可凸顯英國央行在世界金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可以藉此拉近英國央行和美國聯準會及歐洲央行的距離,這個徵才策略,的確有其獨到的眼光。

 

其實英國人要跳出框框,為自己的央行總裁一職全球徵才,是個其來有自的舉措,雖不致迫於無奈和現實考量,但也接近別無選擇的地步。

 

2008年美國次貸風暴席捲全球,表面上看到兩個美國百年老店的投資銀行,一個被廉價併購,一個被迫宣布倒閉,之後美國聯準會和財政部連手通過許多挽救措施,成立若干䋒困救難基金,最後又一而再再而三地用QE的方式,被外界質疑是否是沒頭沒腦地亂印鈔票,活生生的把錢硬灌進銀行和金融體系,創造資金充沛,化解資金流通性和信用緊縮的危機和壓力。

 

然而這些救援行動,是在國會監督,媒體報導和輿論眾目睽睽之下,經由行政部門和國會聽證之後,才付諸行動。不為人知的辛酸是英國和歐洲銀行業,也被美國的次貸燒得遍體鱗傷,尤其是英國的銀行,倫敦一向扮演紐約以外世界金融樞紐,和全球資金、流通貨幣交易平台的掌門人,當然是逃不過任何美國的金融危機。

 

次貸風暴重創英國的金融機構,紐約金融體系所衍生出的信用緊縮,立即延燒到倫敦,英國的銀行和保險公司抱著滿手的美國次貸相關的金融商品。英國的銀行為了因應存款人的疑慮,為了紓解銀行間的拆借緊縮,英格蘭銀行必須把資金灌入英國的銀行。換言之,英國的銀行必須把滿手以美元計價的次貸金融商品扺押給英格蘭銀行,才能換得英鎊來紓解英國境內的資金壓力。

 

簡單來說,當時英格蘭銀行必須要採取QE的方式,學美國的那一套來穩定金融市場,但是英國的銀行需要的救命丹是美金,而不是英鎊。英格蘭銀行沒有本事也不能亂印美鈔,唯一的途徑就是求助美國。

 

事隔多年後,美國的聯準會和財政部才承認,2009到2011三年之間,美國的聯準會擅自開放並且無限擴大和英格蘭銀行之間的美金和英鎊換匯窗口,間接地把大量美金注入英國的金融市場,紓緩資金壓力和信用緊縮,這種救援行動是在法令邊緣遊走的決定,但也成為美國聯準會和英格蘭銀行生死共存的一個案例。

 

次貸風暴是繼1929年經濟大蕭條後,第一次英美歐聯手對抗金融危機,主其事的重要人物,都有鑑於1929年大西洋兩岸的各自為政,導致金融風暴延燒引爆二次大戰,所以決定不能再重蹈覆轍。

 

處理次貸風暴的過程中,美國聯準會主席、英格蘭銀行總裁和歐洲央行總裁,是日夜手機視訊會議不斷,充分溝通協調,對於中央銀行是否要謹守分際,僅著手貨幣政策相關的舉措,亦或有必要介入財務政策,三方有無數的討論和理性辯論。

 

世界的金融體系只會越來越緊密,各國央行之間的距離只會更縮短,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金融政策和危機處理,只有充分的互信和諒解,才可能避免災難性的後果。

 

英國的跨國徴才,就是最好的示範。臺灣既非世界銀行也不是貨幣組織的成員,與世界各國的央行互動必然有限。想當然,臺灣央行總裁應該永遠不會聘請外國人來擔任,恐怕也沒有什麼必要性。但在好奇英國人這次會遴選怎麼樣的人出任英格蘭銀行總裁之際,忽然發現臺灣連個大學校長遴選都是困難重重,凡事都大聲疾呼要和國際接軌,頓然懷疑這只是喊爽的一個口號。

 

 

 

延伸閱讀

永豐金人事大地震 銀行投信證券董事都變動

2018-04-23

翻轉央行?匯率「異議份子」進駐央行理事會

2018-04-20

兆豐銀行盃電競決賽 抱走60萬元獎金

2018-04-19

上海啟用全自動無人分行 台灣的分行也會被無人銀行取代嗎?

2018-04-16

各國央行總裁大洗牌 楊金龍的同業們出什麼招

2018-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