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房地產景氣研判誤差十大影響因素 P.98

房地產景氣研判誤差十大影響因素 P.98

日前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再度宣布房地產景氣出現反轉跡象,並預期未來房地產市場將呈現緩步復甦趨勢,此一訊息若與最近銀行拍賣逾放屋曾出現連續舉牌七十八次,並且加價三成才得以順利標購,再加以國宅、公教住宅陸續出現排隊搶購熱潮,而另一方面房屋仲介公司不斷釋出中古屋交易加溫二、三成等訊息,再加以政府持續提供購屋優惠貸款、增值稅兩年減半徵收、開放陸資外資投資國內房地產,並積極推動不動產證券化等各種利多措施,尤其最近中央銀行再度宣布調降利率,的確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景氣即將復甦的情景,惟衡諸當前整體政經情勢及市場實際現況,主管機關最近一次所發布的訊息,恐怕又是一次不可能實現的
期待而已。

國內房地產市場雖曾盛極一時,惟時移勢轉,整體政經情勢早已迥異於往昔,因此,對於相關指標的觀察與運用亦應隨之機動調整,方得掌握正確資訊,俾便提供政策擬定之依據,以下謹就今昔環境背景顯著差異之處提出十項意見,以供參考:

一、建照數量與經濟成長之情結:

在景氣階段,建造執照申請量之增加,不僅對經濟成長有所貢獻,而在國民所得提高之同時,自然也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良性循環的效果,惟在超額供給的前提下,即使建造執照申請量不多,其對經濟成長仍有一定程度的貢獻,但就房地產市場而言,卻是弊大於利,尤其是在容積率政策所導致建照數量暴起暴落的情況下,無形中就會干擾一般指標的正常關聯性。

例如民國六○年與七○年代, 只要油價、物價、貨幣供給額年增率( M1B 〉 甚或熱錢等因素有所蠢動,就會造成消費者心理恐慌而出現購屋熱潮(按當時購屋貸款年利率最高曾超過一六%〉 ,惟最近幾年儘管這些因素也曾陸續浮現,對整體市場卻幾無影響,而這往往也造成建照數量、經濟成長以及房地產市場指標難以相互輝映,甚至產生矛盾現象的最大癥結所在。


二、房地產觀念丕變:

往昔國人對於「有土斯有財」、「財產三分法」的觀念深信不疑,尤其是在房地產具有增值、保值效果之傳統概念下,一向都將其列為重要投資理財工具,惟在國際化趨勢以及投資工具多樣化之前提下,加以十年來房價持續下跌以及地上權概念逐漸抬頭之情勢下,國人已不再如同往昔般將房地產列為主要的投資或投機工具,而這也正是當前房價下跌,購屋者不再積極購屋置產的主要原因。


三、經驗法則不再靈驗:

由於整體政經環境之遽變,不僅往昔五至七年景氣循環之理論不再靈驗,即使未來經濟景氣復甦,房地產景氣也不必然同步跟進,因此,如仍謹守往昔慣用的「經驗法則」加以探討,即可能誤蹈「經驗風險」的陷阱而仍不自知。


四、觀察指標轉移:

七十六至七十八年房地產極盛時期,五大都會區年推案量曾高達一.四兆元之譜,最近幾年則急遽萎縮至不及五分之一,此可由建造執照之申請量直接研判得知,而更重要的是,往昔賴以分析景氣動向之指標,亦逐漸由預售屋移轉至新成屋與中古屋,尤其是在金融機構逾放比率節節攀升之情勢下,其觀察指標則又再順勢延伸至法拍屋、銀行拍賣逾放屋以及資產管理公司( AMC 〉 等領域, 倘若未能洞察及此,而仍舊以預售屋為主要依據,對於景氣動向掌握,難免會失去準確度。按八十一年住宅建造執照之申請量為二十五萬四千九百餘戶,及至九十年,則僅為二萬三千九百餘戶。


五、住宅自有率高達八五%:

高達八五%的住宅自有率雖然締造了全世界最高的紀錄,但同時也加重了政府政策擬定的困難度,尤其目前市場買氣幾乎僅靠自住型需求支撐,加以政府自八十八年以來所推出的優惠房貸亦皆以住宅為訴求,其結果必然是購屋者之年齡層及所得階層同時往下調降,而這種因政策因素所激發的短暫需求,並非常態性需求,試想一旦所有的優惠貸款都不再提供,市場買氣又是如何?尤其房仲業每次所提供的都是買氣提升二至三成的訊息,卻鮮少公布交易量重挫的資訊,無形中誤導了數據比較的基準點,而這往往也構成主管機關資訊解讀與景氣研判的最大盲點。

按目前銷售最好的房價區間約在三百至四百萬元左右,其中二百萬元優惠貸款利率二.六七五%每年所負擔的利息為五.三五萬元,其餘一百萬元若以七%之貸款利率計算,一年的利息負擔為七萬元,兩者合計十二.三五萬元,平均每月利息負擔約一萬元,相較之下便有不少承租戶轉租為買。

此一效應可由購屋優惠貸款推出至今年五月中為止,共計核貸二十六萬二千九百三十戶,並且以台北縣及桃竹曲地區為主得以印證,至於中南部則較有限(按八十九年台中市之空屋率為二六.○二%,台南市一九.一一%,高雄市一六.四七%〉 ,而這也正是資訊解讀極易限於以偏概全的主要原因。

六、空屋率再創新高至一七.六三%:

六十九年第一次空屋調查時,台灣地區空屋總數為四十七萬九千八百三十九戶,空屋率一三.○九%,七十九年第二次調查時,空屋總數為六十七萬四千三百十七戶,空屋率一三.二九%,及至八十九年,空屋數量更高達一百二十三萬二千一百二十八戶,空屋率再攀升至一七.六三%之歷史新高點,而在住宅自有率與空屋率頻創新高的情勢下,又逢經濟成長率重挫至負一.九%,導致政府政策進退維谷,連帶對於房地產市場景氣指標研判的準確度也造成相當干擾。


七、超額供給依舊存在:

自從八十年政府公布全面實施容積管制迄今,單就住宅建造執照申請量就已高達一百四十一萬八千四百四十三戶,如依往昔每年十至十二萬戶之去化量加以推估,至少也需十二至十四年才得以順利銷售殆盡,亦即未來二、三年內市場景氣的動力依舊不足。而在整體市場嚴重超額供給的情勢下,雖然供給量逐年減少、需求量逐年提升,仍然無法根據供需法則來論斷景氣將在短期內復甦。

八、國宅、公教住宅降價賠售:

歷年每當景氣深陷谷底,國宅單位總會以打折並放寬申購資格方式進行促銷,而在餘屋出清不久之後,市場景氣也隨之逐漸復甦,惟最近打折促銷的國宅與公教住宅的銷售速度則大不如前, 尤其是連經濟部開發的工業廠房也同時推出「006688 專案」||前兩年免租金, 第三、四年租金打六折,第五、六年租金打八折,屆期如欲轉租為買,全部租金折抵房價;然而即使條件如此優厚,去化速度依舊相當遲緩,由此即可得知整體環境今昔差異有多大,而這也正是景氣判斷無法正確掌握的另一個原因。


九、百萬台商登陸出現「人口負成長」效應:

根據統計,目前大陸台商約有五至六萬家,投資金額超過五百億美元,而更值得關切的是,百萬台商登陸之後所造成「人口負成長」的連鎖效應,尤其這些有能力赴大陸投資的高所得階層,有不少都是七○年代房地產假性需求的創造者,如今時移勢轉,卻又因資金需求或看好大陸房地產遠景而競相拋售台灣房地產,這不僅是政府始料所未及,也更加使得市場景氣指標研判顯得撲朔迷離。


十、預期心理作祟:

六○與七○年代,社會大眾對於房地產景氣普遍看好,及至八○年代以後則漸呈看跌趨勢,而在當前預期下跌心理濃厚,加以房地產「買漲不買跌」的特性,尤其受到政府刻意作多的政策性拉抬影響,更加模糊了景氣指標研判的焦點。

總之,國內的房地產市場正值轉型階段,尤其是在國際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 、開放外資、陸資以及資產管理公司( AMC 〉 積極介入情勢下, 其未來走勢自然備受矚目,尤其政府政策更是重要的決定性因素,而在決策擬定過程中則需要仰賴正確的資訊加以研判,以上所提供之意見,期能對政府就不同時空背景之資訊解讀有所貢獻。(本文作者為淡大產業經濟系教授〉

延伸閱讀

加碼日本5大商社、投資能源股,巴菲特去年海賺962億美元!下一波標的是啥?謝金河曝「投資預警」

2024-02-27

巴菲特買回台積電?竟是台灣網紅用「AI翻譯」開愚人節玩笑!世界級假消息會觸犯什麼法?

2024-04-02

巴菲特最新致股東信/93歲股神示警「現在市場像賭場」!日五大商社和這3檔繼續堅持:耐心會有回報

2024-02-25

94歲股神巴菲特為何大砍13%蘋果、手握6.1兆現金未來投資什麼?2024波克夏股東會重點一次看

2024-05-05

定期運動、吃了10幾年有機飲食卻在37歲罹癌:我不懂,怎麼幾天內,我會從健康寶寶到瀕臨死亡?

20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