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以浴火重生的姿態,再度吸引全球投資人目光,已經被嚇怕了的投資人,仍然不敢相信黃金的漲勢可以持續,如果我們在台灣做一個調查,不論是黃金期貨、黃金公司的股票,或是黃金基金,已經參與的台灣投資人肯定是屈指可數,光從這點來看,黃金的未來就可以繼續期待。
見到多年未見的黃金專家,筆者抓住機會請益,問題很簡單:「黃金長達十餘年的空頭市場,是否已經見底回升了呢?」黃金專家笑笑,搖搖頭,很堅定地說:「不會漲的啦,小心被騙了!」中央信託局的黃金業務,已經沉寂多年,黃金專家的演講場次,從每月幾場持續減少,最近幾乎已經不再接到演講邀請了,尤其是從一九九六年 Netscape 網景上市飆漲,引爆全球網路大狂潮之後,黃金更被台灣投資人「掃入歷史垃圾堆」,過去五年,黃金每年都會出現突發性的飆漲,每次都會突破一盎司三百美元,但是立刻又陷入另一個更令人恐慌的重挫,接著就是創下歷史新低。
現在看來,黃金專家的預測錯了。
去年平均報酬逾六○%──成績傲視所有基金
去年的黃金市場表現令人刮目相看,二月突破三百美元關卡之後,五月上旬就來到每盎司三三○美元,接著進行了半年的整理,十一月再度發動攻擊,到了十二月底已經來到三五○美元,先不說黃金的供需基本面,光是五月到十一月在狹窄的三一○美元與三三○美元的整理,技術線形上看起來相當扎實,長達六個月的整理區,如果是支持金價上攻的「底部」,提供了令人屏息的想像空間。
一年的時間從三百美元漲到三五○美元,看起來漲幅也不過一七%,但是如果從黃金操作的投資標的來看,成果卻是相當驚人。根據評估共同基金表現最權威的機構 Lipper 顯示,以黃金為標的的「黃金基金」包括投資在黃金採礦公司、黃金現貨期貨買賣,去年全年,所有黃金基金的平均報酬率高達六二‧七一%,是共同基金種類裡面,獲利最高的一個族群。
根據 Lipper 的統計,相對於黃金基金亮麗的表現,其他的共同基金幾乎全數繳了紅字,例如科技基金報酬率是負四二‧二九%、通訊基金報酬率是負四○‧九一%、生化科技基金報酬率是負二九‧六五%、電力能源基金報酬率是負二四‧一八%,即使是強調分散全球、平衡投資的全球型基金,平均報酬率也是負一五‧○五%,而保本型的債券基金平均報酬率都是個位數,也就是說,去年一整年只有黃金基金一枝獨秀,而且成績傲視群倫、鶴立雞群。
十年空頭淬鍊──市場贏家出現
黃金基金報酬率大幅超越金價漲勢是很有道理的,我們就拿全球前三大黃金金礦公司來看, 全球第一大金礦公司 Newmont Mining ( NYSE 上市代碼 NEM )股價從去年初的十八美元,漲到年底的每股三十美元,Newmont 總部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過去三年持續利用黃金低迷的機會購併同業,二○○一年買下澳洲最大的黃金生產商諾曼地公司, 二○○二年再買下加拿大的 Franco-Nevada公司,目前每年生產八萬噸黃金,產地從美國、加拿大、澳洲、祕魯、墨西哥、烏茲別克到印尼,是經歷黃金十年空頭淘汰後的贏家。Newmont 股價來回,有小波段也有大行情,買賣這家股票的黃金基金獲利豐厚,自然不在話下。
全球第二大黃金公司 Barrick Gold ( NYSE 上市代碼 ABX )也是藉著購併壯大, 這家公司以財務操作著稱,十年前 Barrick 還是沒沒無聞的小公司,但是藉著放空黃金期貨、選擇權,以及各種金融操作,累積龐大的淨值後進行快速購併, Barrick Gold 去年上半年曾經出現五成的漲幅,但是後來因為遭到法律訴訟, 指稱它與 JP Morgan 連手操縱黃金市場,博取超過二十億美元的不當利益,致使股價逆勢下挫。
至於第三大黃金公司、 總部位於南非約翰尼斯堡的 AngloGold ( NYSE 上市代碼 AU )股價漲幅最大,去年一年整整漲了一倍,充分將黃金價格上揚的利益反映在股價上面。
台灣投資人參與黃金買賣的另一個管道,則是過去曾經極為熱絡,現在卻幾乎被打入冷宮的「黃金期貨」。在上一個世紀的八○年代,黃金期貨曾經吸引大量的台灣投機客,但是當時期貨公司老闆多是從香港渡海而來的地下盤商,期貨買賣的單子根本沒有進入紐約的黃金期貨市場,台灣的黃金期貨交易就成了投機客與老闆「對賭」的祭品,結果成千上萬的台灣黃金客慘賠,黃金期貨也成了令人聞之色變的票房毒藥。
不過,歷經十幾年的發展之後,現在領有政府牌照的期貨公司(元大、寶來、建華、日盛、統一等等皆是)都已經合法營業,黃金期貨的買賣單也張張順利下到紐約期貨交易所( COMEX )的交易場內,投資人的資金獲得確保, 對於了解買賣程序的老手來說,黃金期貨可以說是台灣投資人參與黃金漲勢的最佳管道。
買賣黃金期貨參與漲勢──六倍財務槓桿掌控風險
黃金期貨是高財務槓桿的投機操作,一三五○美元的保證金,就可以操作一口(一張合約)一百盎司、目前市價三五○○○美元的黃金期貨,算起來保證金只有交易價格的四%,財務槓桿高達二十五倍。如果用誇張的說法來算,今年黃金現貨上漲一七%,理論上進行黃金期貨買賣,可能出現高達四倍(一七%乘以二十五)的獲利。
但是,黃金期貨仍然只適合已具有多年操作經驗的老手,因為高度財務槓桿的運用,使得投資人的風險大幅增加,因此即使看對行情,卻很可能在一個小小的回檔過程中被迫認賠出場。因此有意嘗試黃金期貨的投資人,必須謹記「寧可少賺,也不要貪心」的原則,把財務槓桿從二十五倍降到六倍,也就是以五千美元的資金來操作一口黃金,如此才能夠確保不在震盪回檔的整理中被三振出場。
來到二○○三年,最大的疑問還是跟去年一樣:已經漲上來的黃金,是否還能續強?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我們看全球的經濟架構,美國政府已經明確喊出「美元貶值」的政策,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不斷在印發美鈔,美元的貨幣供給額迭創歷史新高,但是日本與歐洲經濟疲弱不堪,美元相對於日圓與歐元貶值的想像空間有限,因此全世界的基本物資──也就是以黃金為首的金銀銅鐵錫,就成了相對升值的最佳標的。
軋空行情可期
專門研究黃金供需的 Beacon & Associates 公司最近做了一個極為詳盡的市場研究發現,全球黃金的生產量,早就已經低於實際的需求,而需求大於供給所產生的差額,過去幾年都靠各國中央銀行出售庫藏黃金來填補。各國中央銀行運用出售、租賃,或者附買回交易,不斷供應黃金,但是當黃金價格上漲的時候,「空頭回補」的力量將迫使央行降低出售的數量,迫使黃金租賃價格上漲或是停止。
有趣的是,市場估算目前各國中央銀行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庫藏,被拿來進行上述的衍生性金融交易,經歷長達十年的空頭市場,各國央行對於如何反向掌握黃金漲勢還來不及反應,「央行被軋空」的可能性的確存在,後續的發展至今還不是大家能夠想像的,可以確定的是將會相當勁爆。此外,經歷多年的空頭市場,也使得黃金租賃大行其道,黃金商、銀行及投機客運用借來的黃金,進行大量的「避險」操作,這些利用衍生性商品操作的「黃金空頭部位」,估計在五千噸至一萬五千噸之間,黃金市場如果觸發軋空行情,火藥將會非常充分,爆發力將會相當可觀。
黃金實質需求增加
不只是軋空行情,黃金實質需求也隨著價格回升而快速增加,例如景氣低迷的日本,去年的黃金進口噸數突破一百萬噸,比二○○一年的六十四噸,整整增加了六七%。
日本黃金需求增加的背景因素極為有趣,原因之一是股市、債市的報酬率實在太低,因此投資機構把一部分的資金撥入黃金市場;原因之二是日本金融體系長期衰敗,民眾信心日益動搖,有錢的日本投資人再度開始把錢拿來買黃金,作為預防金融崩潰的保險;原因之三更有趣,日本許多銀行眼見利差收入太薄,只有積極尋求增加手續費收入,而黃金買賣每次都可以收取一‧五%的手續費,一年操作三次,銀行就有四%以上的收益,因此索性鼓勵客戶,解除「定期存款」,轉作「黃金存摺」,去年一年客戶從黃金賺到價差,銀行賺到豐厚的手續費,皆大歡喜,也因此大幅刺激黃金的實質需求。
黃金曾經是中國人最熟悉、最熱中的理財標的,但是隨著股票市場的發展,黃金失去了昔日的魅力,許多早年抱著大量黃金,認為黃金是「保值工具」的老爺爺老奶奶們,都在黃金十年的空頭走勢裡賠上多年的儲蓄。
而今黃金以浴火重生的姿態,再度吸引全球投資人的注意,已經被嚇怕了的投資人,包括我們一開始提到的那位黃金專家在內,仍然抱著半信半疑的眼神,不相信黃金的漲勢可以持續,如果我們今天在台灣做一個調查,不論是黃金期貨、黃金公司的股票,或是黃金基金,已經參與的台灣投資人肯定是屈指可數,光從這點來看,黃金的未來就可以繼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