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人不能窮一輩子 P.54

人不能窮一輩子 P.54

2004-08-12 16:10

人不是天生公平的,有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有人一輩子與貧困的命運搏鬥,但是,
命運有一半是操之在己的,只要有力爭上游的意願,人終究可以擺脫困蹇,迎向更美好的明天。

八月的艷陽以三十六度的高溫照射著路上的行人,讓人只想來一大杯冰茶,好澆息那令人幾要昏迷的毒辣熱氣。台北市福德街上的「神飲奇冰」店門前,就常排著許多這樣的客人。
初看「神飲奇冰」,就跟一般賣珍珠奶茶的冷飲店差不多。但再細看會發現,「神飲奇冰」除了價格比人家便宜,招牌上還有著別家看不到的一行字:台北市家庭發展帳戶脫貧專案。原來,去年九月開幕的「神飲奇冰」是這個脫貧專案中自行創業的第一家店。
店主人吳秀珠時而忙著煮茶,時而忙著外送,空檔時間則自製外送箱,念小學的女兒趁暑假沒課在一旁熟練地幫忙。儘管小店裡沒有冷氣,工作時間又長,但只要客人一上門,母女倆黝黑的臉上一定掛著笑容,「不能把心情帶進表情裡,這是做生意的基本禮貌啊!」吳秀珠說。
吳秀珠能開這家店並不容易,要維持下去也不容易。但對她一家人來說,最困難的事則是參加脫貧專案的計畫,因為為了要完成這項計畫,全家人得改變生活方式、以及用錢規畫。

脫貧步驟一:
全家人同舟共濟 一起努力


四年前,顏面有火紋痕跡的吳秀珠和右手截肢的先生,都處於失業狀態,一家六口靠著低收入戶津貼過日子。那年七月,滕家收到社會局寄來的「台北市家庭發展帳戶」專案簡介和報名表。這項專案是以相對提撥的做法,要求參與者穩定就業、定期進修、定期儲蓄,然後將儲蓄所得運用於教育、創業或購屋上。
「存一元變二元,會有這種好事嗎?」雖然吳秀珠心裡存疑,但這樁「好事」成了滕家人為脫貧而打拚的引擎。一定人決定以二十五歲大兒子滕用青的名字報名參加,成為第一三三號的後補家庭。雖然不知何時能成為正取家庭,但因為該專案的第一個要求是穩定就業,因此吳秀珠夫婦倆就更加努力的找工作。半年後,就在吳秀珠夫婦找到工作的同時,滕用青也接到社會局的入取通知。
吳秀珠和滕用青母子開始三年不得缺課超過十堂的課程訓練,以及每月要存上限四千元的儲蓄計畫。在那三年裡,每個月為了湊足四千元,全家省吃儉用,每天不花超過三百元。三年後,滕家用儲蓄的十四萬四千元、寶來集團相對提撥的捐助及利息、以及跟親友借來的四萬元,開設了這家「神飲奇兵」,踏上創業之路。
「由於我跟大兒子輪流上課,所以上完課,我們就會討論和一起寫計畫書。」吳秀珠說。尤其,在社會局所設計的課程中,除了理財、創業外,最重要的是人際與親子關係,以及情緒管理。因此「全家人做好心理建設,並且同心協力,是脫貧的第一步。」吳秀珠說。

脫貧步驟二:
改變經濟習慣 跨出貧窮線


今年三月,開店累積虧損了六萬多元,對於好不容易才跨出低收入戶的滕家,實在是一大壓力。幾乎快要撐不住的吳秀珠,一度打算要收店。但在社會局的鼓勵與家人共同堅持下,吳秀珠重新調整經營方式,改採低價策略,並將店面改漆成可刺激食慾的橘色系,並開始上網找附近的學校、公司行號,然後傳真外送訂單,以增加銷量。
「五月以後,營業額果然有增加。雖然同樣賺一百元,現在卻得多做一、兩杯,工作量比較大,但正好也讓技巧變得更好。」正面思考的吳秀珠笑說。
儘管營業額增加了,但吳秀珠已經在為三個月後的冬天淡季未雨綢繆,試圖開發新的飲品。吳秀珠說:「上課、寫計畫書的最大心得就是,不斷先想未來會遇到什麼困難,再不斷想解決的方法。」
雖然,滕家夫婦並無法傳授什麼致富心法給子女,但他們透過工作、生活與用錢方式的改變,先脫離低收入戶的那一道貧窮線,不讓貧窮在滕家循環下去,而轉向累積財富的目標一步一步地前進。

脫貧步驟三:
把存錢當作賺錢的目標


曾經,林瑞麗是位生活無憂的貴夫人,但一場意外,讓她變成了為生活奔波的打掃阿桑。
十一年前,林瑞麗開綠化工程公司的先生被飛車黨砍傷脖子,雖然手術挽回了先生的生命,但腦神經受創的先生再也無法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然而厄運並未遠離,朋友倒債讓林瑞麗的家被法拍,全家被迫要租房子過生活;公公又因罹患癌症,必須時常往來醫院,而原先在唱片公司的工作又因公司結束而告終。
一連串的變故重創林瑞麗的家庭,但硬骨氣的她,知道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林瑞麗不斷地到職業介紹所求職,總算讓她找到了一份居家清潔的工作。但是居家清潔不一定每天都有,在景氣差的時候,一周才有一天的工作機會,平均一個月收入不到二萬元。
儘管收入少,要照顧先生、養育兩名小孩的她,無論如何都得維持十萬元的準備金存放在銀行,即使跟姐姐借也要借足,以提供小孩買書本或教學雜費等不時之需。林瑞麗一賺到錢就馬上把錢存入,不敢隨便動用這筆錢。「賺多少錢不重要,問題是你能夠存多少錢。」而且「人可以窮一陣子,不能窮一輩子。」林瑞麗要小孩們記得這些話。

脫貧步驟四:
面對困境 逐步實現願望


不過,即使生活困苦,對於小孩生活中應該有的花費,她一樣也不會少。林瑞麗說,「小孩的正常花費一定要給,才不會長大之後去偷、去搶。」另外,對於家裡從富到貧的驟變,林瑞麗並不在孩子面前強做掩飾,甚至,林瑞麗會在假日帶著兩個兒子一起到雇主家幫忙打掃,藉此告訴他們,媽媽賺錢有多辛苦,要他們懂得珍惜,他們一起陪著林瑞麗成長,一起度過難關。
「如果有一天媽媽走了,你們要怎麼辦?」有了刻苦生命經驗的林瑞麗,對二個兒子傳達人生無常的觀念,當時念國中的兒子告訴她說,「沒關係,我決定自己賺錢養活自己。」孩子的回答,讓林瑞麗很感動。
辛苦了十年,現在林瑞麗的兩個小孩都已經上大學了,大兒子就讀國立藝術大學四年級,小兒子現在就讀二專。大兒子在美術畫室打工教高中生畫畫,小兒子則是幫人家修電腦打打零工,賺取生活費。
為了存更多的錢,去年,林瑞麗參加台北縣家扶中心舉辦的家事管理培訓課程,加強專業打掃居家的技能,例如如何擦拭,才不會刮傷雇主的名貴家具等等,再加上她個人本身的誠實,讓雇主們很放心地把家裡的鑰匙交給她,還不斷幫他介紹新的工作機會,現在她平均每個月的收入已經提升到三、四萬元的水準,一家的生活改善了許多。
但林瑞麗還有更大的計畫,就是與兩個兒子在五年後,買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脫離租屋的生活。雖然買房子會有房貸,也等於是一種負債。但是「欠錢一定還錢,如果不想還,就不會去想辦法賺錢來還,也就一輩子不會有錢。」林瑞麗堅定地說。
就是這股動力,或許能讓她及早擺脫貧窮邁向富足的人生。

延伸閱讀

當年「魔鬼颱」海燕重創菲律賓 這款「台灣神器」讓災民有飲用水可喝 現在還能協助抗旱

2021-06-04

3至親接連離世、自己沒了嗅覺 吳念真:學會和遺憾共處,失去後總能收穫智慧

2019-06-13

兩個關鍵人物 讓志工、災民同心重建

2014-02-13

「台灣の避難所」關鍵字衝上日本熱搜第1名!讓獲安置災民也有隱私,日網友嘆:日本完敗

2024-04-05

小野斜槓第二人生》是爺爺也是校長、是作家也是編劇 「我是個有機會就不放棄的人」

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