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防禦型、攻擊型投資與40%上限 P.18

防禦型、攻擊型投資與40%上限 P.18

行政院宣布開放○.一八製程的晶圓登陸中國,但對中國投資四○%淨值上限則繼續維持。

前者雖然在日月光將賣給凱雷私募基金並在台下市的壓力下所做的決定,但仍然值得肯定;事實上這問題再不處理,據金融界傳言,已經有一連串的公司準備賣給私募基金了,屆時對台灣的金融市場將產生巨大的衝擊。

至於四○%投資上限不開放,實在不能不批評行政院太保守了。

最堅持戒急用忍的前總統李登輝說:「對中國之投資開始集中於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由於一九九○年代初期是台灣高科技業正在萌芽成長之時,我國經濟影響並不明顯」,又說一九九五年後「開始有大鋼廠、大電廠、石化之投資熱潮」,所以,政府訂定「戒急用忍政策」。

從這些話看來,李前總統要戒急用忍的目標應是大鋼廠、石化及電廠等基礎性產業和高科技業,而不及於一般傳統產業,他甚至認為一般傳統產業出走對我國經濟「影響並不明顯」。

然而發展到今天,石化、鋼廠固然被限制住了,但高科技業的下游廠商卻已出走殆盡,電子資訊產業留在台灣的產值在○五年時剩下六.八%,這時受到限制的產業反而是李前總統認為對台「影響並不明顯」的那些傳統產業。

有人說,四○%是很寬鬆的限制了,如果四○%不夠用再增資一倍,就又有另外的四○%可以運用了。

這說法有一個誤解和兩個盲點。

誤解是四○%的限制,依目前的規定是使用在淨值五十億元以下的公司,超過五十億到一百億元便只能運用三○%,超過一百億元便只剩下二○%。

至於盲點之一是像食品、玻璃、紙器等產業,以內銷市場為主,產能早已過剩,再沒有增加投資增產的空間,不像一般其他以外銷為主的產業,可以不斷地增產開拓新市場。

盲點之二是,我國廠商對外投資的方向雖然仍以新興國家為主,但是投資的目的已全然不同了。

台商過去到新興國家投資的,絕大部分原來都是外銷產業,出走目的在於尋求勞工成本更低的生產基地,以便保住外銷訂單,這是所謂防禦型對外投資,但近來由於新興國家經濟迅速成長,造就了強大的內需市場,這就吸引了內需型傳統產業前往投資,以直接攻占當地的內需市場,台商對外投資也就成了「攻擊型」了。根據一項調查,有這種投資意願的企業已占五成以上,而降低成本的防禦型則剩一五%。

從這樣的發展態勢來看,十年之前設定的四○%已不符合實際,行政院實應重新思考。

延伸閱讀

存股族看這邊!7檔月配高股息ETF該選哪檔 00940、00939仍破發...唯獨「它」連10次配息越配越多

2024-05-19

高股息ETF新上檔這麼多,為何獨鍾00878?波動低、填息快...達人:存股族最愛這樣賺

2024-05-31

00878、00929、00946…台股ETF受益人連13周創高,高股息ETF誰人氣最旺?這檔新兵他早預測會噴

2024-05-29

誰說高股息ETF報酬率一定輸市值型?他47歲提早退休、年領百萬被動收入「1招賺贏0050」,景氣好壞都能用

2024-05-21

新光高股息ETF暫停募集為哪樁?市場訊息嗅端倪!0056、00940...從「換股時機」看選股眉角

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