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布局ETF 躺著賺選舉財 P.80

布局ETF  躺著賺選舉財 P.80

不懂基金股票,又不甘心身邊朋友大賺台股選舉財,沒關係,只要台股還會漲,ETF必然就能緊跟大盤同步上漲,沒時間挑選基金的投資人,一樣可以輕鬆安穩的掌握萬點行情。

有一種散戶,最近常常被股市老手拿來消遣調侃:「你看這群人,平常完全沒有關心股市,什麼基金股票都不懂,現在指數上九千了,才急著想要進場。」

如果這番刺耳的談話一不小心說中了你的心事,那麼,也別在意,因為即使不甚熟悉股市、基金、個股,但你仍可利用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對萬點行情進行最有效率的布局掌握。

績效追隨大盤 不必費心挑基金

對法人來說,ETF提供了絕佳的避險、套利,或是建立核心持股的管道;而對於一般散戶投資人來說,ETF則是最巧妙的懶人投資工具。簡單解釋,ETF的投資目標不是打敗大盤,而是緊緊跟隨大盤。就是從「緊緊跟隨大盤」這個投資目標開始延伸,可以發現,ETF的確是懶人與穩健型投資人的最佳選擇。

首先,因為目標只是與大盤平起平坐,所以經理人不必花費心思挑選飆股,也不必思考低進高出的最佳時機,換句話說,ETF不會出現「買錯股票」、「買在高點」的失誤,也就不會因為經理人的主觀判斷錯誤,而讓基金績效遠遠落後大盤。

在此之下,懶人一族就算不懂如何挑選台股基金,只要投資ETF,至少,你的投資績效不會落後大盤,而績效不比大盤差,往往也是穩健型投資人對於基金投資的基本要求。

其次,又因為ETF的經理人不必選股操作,所以ETF不需要大規模的研究團隊成員,這些節省下來的人事成本,會反映在ETF的相關費用上,於是,投資ETF的費用會比一般共同基金便宜一些。

綜上所說,ETF真可用「安全又便宜」來形容,不過,對於散戶投資人來說,ETF的真正誘人之處,還是在於「容易判斷買賣時機」,既然投資目標是緊緊跟隨大盤,那麼,一旦確定大盤還會上漲,就是買進ETF的時機。

日前在寶來ETF傘型基金說明會場上,聽到兩位媽媽這樣交談:「都快上萬點了,現在買這個會不會有危險啊!」對方回答:「九千點到一萬點中間還有一千點,只要大盤會漲,買這個就不吃虧啦!」

媽媽的說法一點沒錯,只要認定大盤會漲,ETF就是安全又便宜又穩賺的投資標的。不過,ETF沒有任何弱點嗎?

利空來襲 ETF難以抗跌

一位投信業者私下表示,ETF基金經理人不必選股操作,往好處想,是不會犯下主觀判斷的錯誤,發生買到地雷股或買在股價即將高檔反轉時間點的窘態;但是,如果往壞處思考,這位經理人也就沒有打敗大盤的機會。而所謂的「打敗大盤」,表面上聽起來似乎只是一種「攻擊」的行為,但事實上,它也含有「保護、防守」的意義。

在空頭時期,一般股票型基金經理人可利用主觀的選股操作策略,讓基金淨值的下跌幅度少於大盤跌幅,達到保護防守的相對抗跌效果。但ETF經理人的任務不是防守,而是緊緊跟隨大盤,所以,即使經理人的心中有一千萬個不願意,他仍然必須盡忠職守地讓基金跌幅與大盤相等。

因此,當加權指數進入歷史高檔區之後,至少對於保守型投資人來說,ETF並不適合當作主要投資部位。大盤上漲的格局明確,但仍不能完全排除意外利空的風險,保守型投資人以規避風險為第一考量,根據ETF的投資效果,漲得不會比爛基金少,但是一旦指數在高檔遭遇意外利空,ETF跌得卻會比好基金多。


整體而言,積極型投資人期待超越大盤,保守型投資人要求相對抗跌,還是穩健型投資人與懶人一族較為適合把ETF當成掌握萬點行情的最佳工具。

連同寶來投信日前所發行的台商收成、電子科技、金融等三檔ETF,目前鎖定台股市場的ETF已有七檔。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認為,目前市場上的ETF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型,第一是「大盤指數型」,第二是「客製化指數型」。

其中,寶來台灣加權指數、寶來台灣卓越五○兩檔,表現貼近於大盤整體,屬於大盤指數型。而富邦台灣科技ETF、寶來台灣中型一○○,與近期新募的台商收成、電子科技、台灣金融ETF等,則偏向於客製化指數型。

產品逐漸多元化的好處,是讓穩健型投資人有更多機會借由ETF掌握每一波段的漲勢。舉例來說,只要聽到「台股還會漲」這幾個字,就可買進大盤指數型的ETF,但如果哪天聽到更進一步的說法:「電子股領軍」,那麼,雖然搞不懂什麼是Vista加Santa Rosa效應,不知道哪些是iPhone概念股,但仍可轉進富邦台灣科技ETF或寶來電子科技ETF等,只要電子類股表現強勢,這些ETF就能同步上漲。

大體看來,科技、金融、中國收成概念等三大類股,的確就是目前台股上攻萬點的三大輪動題材,而此三者也都有相對應的ETF商品可供投資,因此,若能以大盤指數型ETF為核心,並且隨勢掌握輪動步調,伺機配置不同題材的ETF,即使是穩健型投資人,也有機會創造超過大盤的報酬空間。

高檔宜區間操作 須嚴設停利

不過,就像前面說的,當大盤下跌時,ETF可是無法發揮高人一等的抗跌力道,因此,至少在九千點以上台股歷史高檔區間的中期波段操作而論,停利點的設定似乎有其必要。

說到停利點,真是個令人頭大的問題,設定太低,害怕賺不到後續行情,設定太高,又怕等不到停利點,先等到回檔轉折點。在此之下,不妨參考基金加值投資術當中的「浮動式停利點」設定法。

浮動式停利的好處,說穿了,就是「再給自己多一點觀察空間」。舉例來說,九二○○點買進ETF,當指數衝到萬點之後,雖然擔心整數關卡所造成的回檔壓力,但不妨先把停利點設定在九七○○點,換言之,如果指數拉回九七○○點再作停利,確保五百點的投資獲利。然若指數小幅拉回到九八○○點之後,就再起多頭,直奔一○五○○點,那麼,你就多掌握了五百點的獲利空間。

以此類推,當指數到了一○五○○點,再把停利點設定從九八○○點拉高到一萬點,一方面多給自己「回檔五百點」的觀察空間,另方面,也不必因為指數看回不回而後悔提早出場。

延伸閱讀

非典型通膨降溫,促成創新高股市 ——聯準會追求「經濟軟著陸」歷史定位

2024-01-31

就業數據超預期,美股漲多止步,郭恭克:聯準會上半年啟動降息路徑不變,總統大選後,台股將重回多頭

2024-01-08

美通膨回升,聯準會3月降息預期會落空?不只這變數!華爾街點出「紅海危機」等3事件得觀察

2024-01-17

聯準會暗示降息,官員卻潑冷水?「現在談降息還太早」:通膨回到「這目標」才會放寬

2024-01-20

台積電(2330)宣布調薪!平均幅度3%~5%「略低外界預期」 員工們最期待還是這「大紅包」

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