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不久的張婷婷,去年家中三位長輩先後因病住院,因而經歷一段跟金錢搏鬥的日子,體會到「保得早,也要保得好」。事後她痛下苦功,在薪水可以承擔的範圍內,幫自己規畫出社會後的第一份保單,預訂30年後的安樂椅!
「我兩個妹妹還小,那時全家的重擔,都落在我和我媽身上。」連平常一向樂觀開朗的張婷婷,回憶起這件往事,也忍不住帶著哽咽,嘆了一口氣,「更糟糕的是,那時我外公、外婆都沒有保險,只付住院費就嚇死人,我那時只好拚命打工,兼兩份差,賺錢貼補家計。」
家人先後入院 暴露防護脆弱
張婷婷的外公外婆都是上個世代的人,沒有保險觀念,一旦生病,光是手術和醫療費等支出就高達數十萬元,一晚住院費更要價四千元,幾個星期下來,就算是小康家庭也吃不消。
但是,反觀她的爸爸,年輕時買了醫療險,雖然額度不高,但現在至少舒緩了一點經濟壓力。「我爸有骨刺,需要開刀植入人工骨頭,醫生直接問:『你有沒有保險?如果有,就幫你用最好的人工骨!如果沒有,那請你仔細考慮要不要開刀!』」道理很簡單,因為這筆帳健保不給付,不是自費,就是由保險公司埋單。
儘管如此,張婷婷的爸爸仍然因為醫療險保額不足,只有部分給付,大部分的住院費用還是得自己掏腰包。張婷婷指出,保障不足等於沒保,還是得負擔一大筆醫藥支出,所以就算媽媽已經幫她買了一點意外險、醫療險,但若真正的大病痛降臨,不足額的保險也很難發揮防護網的效果。
以意外、醫療為主 量力而為
「要是有正確的保險觀念,我們當初就不必那麼辛苦了!」這半年來的艱辛,讓張婷婷悟出保險的重要。張婷婷說,她可不希望到老的時候生病,才因沒有保險躺在病床上咳聲嘆氣,花冤枉錢。於是她開始詢問在保險公司上班的朋友,研讀相關的書籍,並且還從家裡舊書堆翻出十幾年前,早已泛黃發霉的舊保單,檢視自己家裡保險組合,從中找出問題。
張婷婷認為,以社會新鮮人來說,剛出社會,月薪頂多不過三萬元,應該要「量入為出」,追求符合自己能力,又能獲得最大保險效益的保單。「保險就是買一份保障,年輕人最要緊的保障就是不要因為一場意外或生病,後半輩子得由你爸媽來照顧你!」因此,張婷婷首先幫自己加保了五十萬元意外險,另外還買了三千萬元的醫療險,一個月不到三千五百元完全搞定,大約占總收入一○%以下。另外搭配媽媽已經幫自己買的癌症險,保險種類已經是面面俱到。
保得早、保得好 事半功倍
「我算過,如果我今天因為意外和生病躺在醫院裡,我不但不需要擔心我的工作、龐大的醫療費,甚至還能多出一點錢!」行有餘力,張婷婷額外還保了小額的投資型保單,不但增強保障的幅度,又能獲得投資的效益。
「我外公一開始其實非常討厭保險,父母當初想幫他保個險都得大吵一架,最後不了了之,但當他看到我爸生病有保險給付後,出院第一件事就是去買保險!」雖然他外公年紀太大,又有病史,沒有辦法買醫療險,但最後至少還是能買張意外險保平安。
「結果買了沒多久,我外公因為爬高調整時鐘,從椅子摔到地上,竟然右手臂粉碎性骨折,住院、醫療和手術一共加起來要十八萬元!這對生性節儉的外公根本就是天文數字!」幸好之前買的那張「平安符」,把十八萬元全都吸收起來,讓全家人驚嚇之餘,還能稍稍鬆口氣。「我還記得,我外公接到保險公司寄來支票的那一刻,簡直就是樂翻了!」張婷婷說。
如果不是家人接二連三地生病,如果不是那半年陷入孤立無援的苦境,張婷婷也不會年紀輕輕,就積極建立起自己的一套保險規畫。
「為什麼人總是要事到臨頭,才會明白保險的重要呢?」張婷婷拋出了這個疑問。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雖然是句老話,但對於許多不信邪的年輕人,卻是金玉良言,或許只有「保得早、保得好」,才能為下半輩子,預訂一張舒適的安樂椅!
儘管如此,張婷婷的爸爸仍然因為醫療險保額不足,只有部分給付,大部分的住院費用還是得自己掏腰包。張婷婷指出,保障不足等於沒保,還是得負擔一大筆醫藥支出,所以就算媽媽已經幫她買了一點意外險、醫療險,但若真正的大病痛降臨,不足額的保險也很難發揮防護網的效果。
以意外、醫療為主 量力而為
「要是有正確的保險觀念,我們當初就不必那麼辛苦了!」這半年來的艱辛,讓張婷婷悟出保險的重要。張婷婷說,她可不希望到老的時候生病,才因沒有保險躺在病床上咳聲嘆氣,花冤枉錢。於是她開始詢問在保險公司上班的朋友,研讀相關的書籍,並且還從家裡舊書堆翻出十幾年前,早已泛黃發霉的舊保單,檢視自己家裡保險組合,從中找出問題。
張婷婷認為,以社會新鮮人來說,剛出社會,月薪頂多不過三萬元,應該要「量入為出」,追求符合自己能力,又能獲得最大保險效益的保單。「保險就是買一份保障,年輕人最要緊的保障就是不要因為一場意外或生病,後半輩子得由你爸媽來照顧你!」因此,張婷婷首先幫自己加保了五十萬元意外險,另外還買了三千萬元的醫療險,一個月不到三千五百元完全搞定,大約占總收入一○%以下。另外搭配媽媽已經幫自己買的癌症險,保險種類已經是面面俱到。
保得早、保得好 事半功倍
「我算過,如果我今天因為意外和生病躺在醫院裡,我不但不需要擔心我的工作、龐大的醫療費,甚至還能多出一點錢!」行有餘力,張婷婷額外還保了小額的投資型保單,不但增強保障的幅度,又能獲得投資的效益。
「我外公一開始其實非常討厭保險,父母當初想幫他保個險都得大吵一架,最後不了了之,但當他看到我爸生病有保險給付後,出院第一件事就是去買保險!」雖然他外公年紀太大,又有病史,沒有辦法買醫療險,但最後至少還是能買張意外險保平安。
「結果買了沒多久,我外公因為爬高調整時鐘,從椅子摔到地上,竟然右手臂粉碎性骨折,住院、醫療和手術一共加起來要十八萬元!這對生性節儉的外公根本就是天文數字!」幸好之前買的那張「平安符」,把十八萬元全都吸收起來,讓全家人驚嚇之餘,還能稍稍鬆口氣。「我還記得,我外公接到保險公司寄來支票的那一刻,簡直就是樂翻了!」張婷婷說。
如果不是家人接二連三地生病,如果不是那半年陷入孤立無援的苦境,張婷婷也不會年紀輕輕,就積極建立起自己的一套保險規畫。
「為什麼人總是要事到臨頭,才會明白保險的重要呢?」張婷婷拋出了這個疑問。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雖然是句老話,但對於許多不信邪的年輕人,卻是金玉良言,或許只有「保得早、保得好」,才能為下半輩子,預訂一張舒適的安樂椅!